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1,(40):33-34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生涯的奠基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适当学习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理解性、积累性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此种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非常值得研究,文章以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对在实际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理解性、积累性阅读的影响作用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随后还分析了课外阅读运用对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理解性、积累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琳达·达林一哈蒙德(Linda Darling—Hammond),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教育学博士,美国当代教育改革分析家,美国教师专业化改革取向的领军人物,奥巴马政府现行教育政策改革团队领导人.斯坦福教育领导研究所和斯坦福教育机会政策中心联席主任。她和她的团队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聚焦于教育教学改革及实践研究。2008年出版了《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一书,该书是琳达·达林一哈蒙德(Linda Darling—Hammond)与布里基·巴伦(Brigid Barron)等7位知名学者花了10多年进行学习研究的成果。作者基于人是如何学习的理论观点,聚焦于阅读与素养、数学、科学这三大主要学科领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了“理解性教学”的教学形式:基于项目学习、设计的学习问题的学习,阐释了在新技术的强大支持下,革新课堂学习环境,促进高效学习的策略以及影响这些策略有效性的因素与条件。作者还提出了变革学校体系,为理解性教学重构学校的主张。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团队翻译了琳达·达林-哈蒙德的这部著作,并就该书中的高效学习与理解性教学的教育思想与作者进行了深度交流。琳达·达林-哈蒙德教授的思考给人们提供了认识21世纪学习的新视角,也会对21世纪学校体系变革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的发展使得"理解性学习"成为新的教育课题,理解性学习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要求教师要摒弃"灌输—接受"式教法。对理解性学习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问题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殷明 《职教论坛》2023,(4):52-59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在实施成果导向教学时,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顺利达成学习成果提供更多的支架,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技能与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构建了成果导向形成性评价工作模型,侧重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及“对新知识与学习成果关联性的建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形成性测验能够促进对学习成果所涉及知识点的巩固、理解与应用,且学生能够将在形成性测验中所获得的理解与思路迁移到学习成果评价任务中,对达成学习成果起到参考或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开放式个性化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现差异共享的教学理念,将开放式看做是自变量,将个性化视为因变量。开放式个性化教学中存在诸如学生自由学习进度PK教师规定统一的学习时间,教学的预设性PK教学的生成性等几个悖论。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固有教学思维以及对个性化教学的理解不够等因素。为此,教师需要形成开放式教育理念,对开放式个性化教学充分理解,进行角色转换,促进小班化教学以及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等来超越个性化教学中的现实悖论。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初中英语教育"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较为普遍,英语教学迫切需要一种深刻的新教育理念来支撑,否则难以实现高效。在此情况下,如何进行英语理解性学习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研究中急需关注的课题,其所提出的"为理解而教",展现出一种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阐述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问题探讨基于"理解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与促进英语理解性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理解性学习过程是以学生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不断统一的过程,中学数学理解性教学应是融入情感教育的创造性教学.针对中学数学理解性教学目标在实践中的认知领域与情感因素、情感领域的心理因素与条件、应用领域与情感关系的分析,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建构及应用,关键是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体验过程中感悟与思考.从而,实施数学理解性教学,应采用“情境一问题”教学模式,运用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说课学习、鼓励性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8.
从创新教育的概念论述入手 ,拟对实施创新教育这一系统工程进行系列探讨 .现就创新教育中有关学习层次问题进行探究 ,并提出将学习分为机械性学习、理解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等 3类的观点 .结合长期数学教学及研究的实践 ,以例证方式论述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的方法与途径 .以期为数学教学把学生对学习的追求引导到创新性学习层次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章晓剑 《教师》2013,(28):63-63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政治课程中的改革也加快了步伐,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体系有了明显的变化,新的教学理念融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开始提倡学生相互研究的学习方式,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变为了以启发感悟为主的理解性记忆学习,注重学生的能力开发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已经渐渐被任课教师所接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线性代数学习中难以理解向量的线性相关性、无关性等概念.许多数学教育研究的是关于线性代数课程以及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而关于学生怎样学习这些概念的国内外文献较少.学生对向量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它的坐标表示方面,而没有关注向量具有的线性运算性质.学生难以处理低维空间上线性无关向量几何表示与代数表示之间的转换.大多数学生没有建立线性无关概念的丰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远程教育杂志》2010,28(2):58-58
【本刊讯】《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一书2010年1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研究成员冯锐博士的带领下完成的,为教育系统的决策者、教师、管理者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智慧、实践案例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的美国教育界和学术界兴起了一股强劲的强调理解性学习的思潮。本文挖掘了这股思潮兴起背后的根源以及理解性学习的内涵,并通过对该思潮兴起过程的回顾,呈现了当前美国学界对理解性学习的主要观点,最后探讨了这股思潮对我国教育所蕴含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环境科学教育中的“项目学习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华 《生物学教学》2008,33(9):57-59
本文结合近两年的环境教育教学中对“项目学习树”教育理念的理解以及所开展的多项相应模块式教学活动。说明“项目学习树”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4.
理解性学习基于理解力培养的课程设计理念,其主要运用"逆向设计(简称Ub D)"实践模式来组织教学。在研究理解性学习的过程中,先构建了理解性学习的理论框架,而后探索了其实作模式。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索如何在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一书2010年1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研究成员冯锐博士的带领下完成的,为教育系统的决策者、教师、管理者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智慧、实践案例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社会的信息化带给教育多方面的冲击: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全球化视野,课程内容强调综合化和开放性,学习方式趋于自主和探究,学习者的角色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经营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既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信息化时代教学的价值追求。宏观设计教育系统理论告诉我们社会转型与教学设计之间的紧密关系,为提升教学品质,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应从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设计,转变为以理解为宗旨的教学设计,以理解作为应对社会转型的手段。文章阐述了理解性教学的内涵,提出了理解性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即设计衍生性主题、创设理解性教学环境、确定理解的目标、组织理解性活动、呈现理解的表现和持续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的思想源起与内涵论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解性学习与教学有着悠久的思想源流,在从默会认同到显性研究的过程中,这一论题吸引着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与青睐。对于理解性学习的内涵,目前国际学术界存在着表征观与实作观两种彼此对峙的观点。挖掘两种观点的内涵,采用一种辩证融合的视角,可以更好、更准确地把握理解性学习的教育真义。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课程改革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学课程教学采用传递-接受性的教学模式。缺乏以问题探究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教育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应该是既要亲近教育实践,也要走进教育研究领域。因教育案例内隐着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和教育研究的理论性。所以让教育案例走进教育学课程。开展案例教学。有利于师范学生理解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超越与回归。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中种种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教育中主客体间理解性的缺失。教育质量低下源于教师不理解学生与教学;学生学习质量低下源于学生不理解自己、教师与知识;学校管理质量差源于校长不理解师生、不理解教育。理解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中种种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教育中主客体间理解性的缺失。教育质量低下源于教师不理解学生与教学;学生学习质量低下源于学生不理解自己、教师与知识;学校管理质量差源于校长不理解师生、不理解教育。理解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