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知识女性是中国妇女中素质优良、层次较高、传道授业的一个群体,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以及发展状况对社会女性有着较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因此,研究高校知识女性的职业发展问题,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咏洁 《文教资料》2012,(21):117-119
我国科研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别分层现象,主要表现在科研领域中层次结构、科研产出及所获得的职位、声望的性别差异。女性层次结构和科研产出偏低,从事尖端研究的女性更是凤毛麟角。本文研究发现,高校女性科研人员在职业发展的特殊年龄阶段,尤其是刚进入婚姻家庭生活的时期,是值得特别关注的关键期。高校女性科研人员在职业发展的关键期,主观价值取向悄然发生微妙的变化,与此同时,社会因素的同行评议的隐性性别歧视和现有政策、激励机制的性别盲视加剧了她们职业发展关键期的劣势积累。因此,改变高校女性科研人员职业发展不利现状的根本途径,就是高度关注其职业发展关键期主观价值取向的微妙变化,大力营造有利于高校女性科研人员奋发有为的氛围,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推动她们不断向高端、尖端领域攀登。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服务性部门,服务于师生,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科研,是高校行政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图书馆青年女性馆员的发展是推动高校图书馆发展最主要的力量.青年女性馆员职业发展困境是制约青年女性馆员职业发展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高校青年女性馆员的职业现状,探讨促进青年女性馆员职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高校知识女性在职业发展、自身价值实现等方面出现了诸多的困惑,不仅影响了高校知识女性的工作生活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如何在社会生存结构的变化过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愿景下,重新寻找自己的生存位置和发展空间,以身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是高校知识...  相似文献   

5.
女性是生育的主体,女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自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推行以来,对高校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因生育受到影响的研究微乎其微。而产后知识资本的退化、生理与心理因素的变化、潜意识冲突等都会对女性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以上海市高校女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调查法探讨生育有关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机理,并分别基于政府、学校、家庭及个人层面提出优化高校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管理对策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国高校女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障碍和挑战,这些障碍和挑战不仅妨碍女性自身的职业发展,影响她们身心健康,同时也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通过压力过程理论的视角,探讨美国高校女教师在职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压力和障碍问题,包括性别偏见、工作与家庭冲突和微冒犯,并针对性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高校女教师的角色冲突与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就作为现代职业知识女性代表的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新时期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的四个特征做了详细阐述后明确指出:高校女教师应理性地认识到,现代知识女性由角色冲突走向角色和谐发展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历程,应该大胆正视冲突,作出合理选择,力争向优秀女学者女专家学习,为社会的协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女子教育的发展,使得女性获得职业成为一种可能,由此打破了职业领域男子占统治地位的状况,也为女性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许多女知识分子利用她们掌握的各种知识资源,开始向各个行业渗透,出现了诸如女教师、女医生、女护士、女报人等等.知识女性不仅成为独立谋生的人,而且她们的出现,提高了女性的素质和社会地位,是近代中国妇女的荣耀.谋求职业已成为一部分妇女新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9.
高校知识女性是高校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全面提升高校知识女性素质意义重大。高校知识女性素质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和女性自身等多种因素影响。高校应当改善用人理念和成就评价标准,把知识女性素质建设纳入学校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女工工作机制,推动女性更新性别观念、强化主体意识,促进高校知识女性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障碍与超越:美国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策略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地位边缘化、不公正的奖励机制、不公平的学术发展与评价制度是美国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特定的女性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期待、高校性别文化、女性学术组织分裂和女性职业发展心理是障碍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超越障碍,美国高校女教师及其职业发展组织选择以"走向联合"作为超越障碍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1.
如何克服和突破职业高原期,并在家庭、事业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三方面取得平衡,已成为现代知识女性生涯发展中必须关心和应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生涯发展为主线,强调了职业高原对知识女性的影响,阐述了影响知识女性生涯发展的因素,最后从个人生涯发展的角度,探究知识女性生涯发展之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在十种管理类期刊上发表论文的2824名作者为样本对我国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情况的研究表明,相对于男教师,高校女教师在我国管理类学术领域仍处于劣势地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教师职业发展的差别增大。国家和高校应针对女性职业发展的特殊性,为女教师的职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高校女教师也应充分了解女性职业发展规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身的职业生涯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试论高校知识女性价值取向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知识女性作为我国知识分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新旧体制转型期间各种价值观念冲突碰撞的过程中,其价值取向呈现出了追求事业成功、追求"双重角色"和回归家庭三种基本类型。导致其分化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主要原因是经济体制的转变、东西文化的碰撞和高等教育的变化发展。高校知识女性价值取向的分化为提升高校工作效率和教育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探寻高校知识女性价值取向的科学引领方法已成为新时期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以宽容态度正视多元分化现象,深化高校体制改革,弘扬主流价值观念,对帮助广大知识女性正确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关系,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在十种管理类期刊上发表论文的2824名作者为样本对我国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情况的研究表明,相对于男教师,高校女教师在我国管理类学术领域仍处于劣势地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教师职业发展的差别增大。国家和高校应针对女性职业发展的特殊性,为女教师的职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高校女教师也应充分了解女性职业发展规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身的职业生涯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福建省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生涯现状。分析认为,福建省高校女性体育教师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高原现象,层级高原现象最严重,中心化高原较为严重,内容高原尚不严重。在人口学差异下,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有差异。高校分布、学历差异对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影响不大;职称、年龄、教龄差异对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校知识女性发展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管理学领域广泛应用的SWOT分析法,用以研究"高校知识女性发展"命题,是对原有定性研究传统程式的革新,旨在通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方式切题,根据高校知识女性群分的特点,从中归纳出高校知识女性发展的政策供应与策略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职业素养是个体胜任特定职业所需的各种内在条件的总和,高校教师职业素养直接决定着高等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制约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引发了高校教育教学的巨大变革,从职业品格、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三个维度对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造成了严峻挑战。要切实提升高校教师职业素养,促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高校教师必须在理念重构、定向学习、深度反思和体验观摩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高校图书馆为例,探讨知识女性的现状和个性特征,分析影响知识女性发展的因素,提出知识女性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尽管女性越来越多地进入了高校,但她们在其中的职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高校的纵向职业性别隔离现象依然严重.对此做出解释的劳动者理性选择观是一种归咎于个体的思维方式.正是看似自主选择的"以家庭为主事业为辅"的做法导致了女性群体职业发展的不足,这种"自主"选择实质上更可能是在社会规范与现实处境约束下女性的无奈之举.不考虑女性实际上承担了比男性更为繁重的家庭责任以及女性群体长期的"累积劣势",在起点已经不公平的时候,所谓公平竞争实际上只能是一种强权逻辑.因此,在现阶段要真正改善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状况,应该考虑起点公平的问题,在制度设定方面对女性群体给予一定的补偿.  相似文献   

20.
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状况、障碍因素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分析表明: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状况不如男教师。影响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的原因,一是缺少角色榜样而带来的障碍,二是女性自身的原因造成的障碍,三是高校人力资源政策中的某些缺陷带来的障碍。改善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状况的策略有:应在高校中确立女性角色的榜样,加强对女教师的职业指导;应鼓励女教师继续深造,增加对女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应合理安排女教师的工作,同时确保绩考公平;应加强法规制度建设,确保政策的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