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马长泽 《天津教育》2009,(10):19-20
目前,“一把”校长兼课问题是个热点话题。有人认为“一把”校长事务缠身,没有时间和精力兼课,且上课也不是“一把”校长的主要职责,不能“因小失大”;有人认为“一把”校长本身就是教育资源,深入教学一线对其制定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规划、制度、措施大有裨益,兼课天经地义;有人认为校长兼课要因人而异、因校而异,因为校长的专业能力不同,学校发展状况不同……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2.
下午第一节课刚下,一阵难耐的疼痛使校长不得不向厕所走去。刚刚迈进门,就听到隔壁厕所传来几名小男生的议论:“吐了一地。真恶心!”“上次他在一班就睡着了。”“X老师真是,让王爽给他收拾。太恶心了!”校长立即警觉起来。这还了得,上课睡觉可是这所学校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校长  相似文献   

3.
什么人能称之为“家”?教育家的标准是什么?教育家范围有多大?在教育家这个范围之内分不分类?有没有层次?校长属于哪一类?哪一层?是不是所有校长都应冠以教育家之称?这一切问题几乎都没有定论,各说各的,甚至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没有教育家这个词条。  相似文献   

4.
校长要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这些基本素质归纳起来,核心是“懂”与“公”。 一、校长的“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懂教育规律,能按教育规律办事。如果校长不懂教育规律,就谈不上从实际出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而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希望寄托在突击复习,多上课多补课上,学校没有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二、具有较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首先,校长应学有所长,因为校长既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又是教师的指导者,还是教学改革的探索者。要想当一个称职的校长,首先必须当一个合格的教师。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当了28年校长,他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校长,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成为一个有威望的博学多识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教学上,民办中小学除在形式或浅表层次上稍具“个性”(譬如:采用寄宿制、请外籍教师、具有较先进的硬件等)外,几乎与公办中小学没有很大的差异。笔者对南京市15所民办中小学校中的10所作了调研,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校长和教师缺少“个性”。就校长而言,民办中小学出于对“广告效应”的追求,大多选聘原先担任省、市级重点中小学的领导任校长。这些名校的校长大多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但他们大多已退休,  相似文献   

6.
去年,《家庭教育导报》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坐在学生中间上课有错吗?》讲的是一位青年教师因为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坐在学生中间上课,不但遭到了校长的批评,而且年终考核被定为“不合格”。由此,在读者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不禁要问:坐在学生中间上课究竟有没有错?究竟什么才是创新教育?限制教师的教学方式,甚至教学方法,不是把教师管死了吗?教师的头脑僵化了,学生还能学出新意来吗?那么谈什么“发展个性特长,发扬创新精神”呢?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教人变。教人变活的是活教育,教人变死的是死教…  相似文献   

7.
王振刚 《山东教育》2004,(16):12-13
今天早上的第一节课是我的语文课,离上课还有七八分钟时,两位校长搬着椅子走进了教室。哦.这是校长在随堂听课。对于校长听课.自己一点也不紧张.因为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是我早已养成的良好习惯。可自己就是还有一点担心.担心孩子们课上“张牙舞爪”“得意忘形”。  相似文献   

8.
说实话,我是非常惧怕校长听我的课的,因为我刚刚参加工作时,校长曾经利用“听课”打击过我。 那年,我刚刚毕业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当老师。因为是学校里的“新手”,所以我对于“上课”这件事是诚惶诚恐。事实上,刚刚开始我是不太会上课的,在课堂上“不知所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教师会上,校长指名道姓地斥责张老师,张老师惭愧地低下头。最后校长还撂下一句话:“有一些教师,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我把丑话说在前头,这些教师要为你们的行为负责。将来学校有什么处罚,别怨我没说!”张老师是有点过分:上课敷衍塞责,作业批改频频出错,有时还忘记上课呢,家长都找上门来,难怪校长生气!可校长的“火”也许大了些,众目睽睽之下,没有顾及到张老师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10.
校长负责制下的校长,应该是“爱岗敬业”的典范,是一个群体的“领头雁”,是教师的表率和学习的榜样。一个校长,就是一个学校的旗帜。而校长的职责,就是“培养优秀教师”“带好队伍建设”“选用后继人才”,“树立教育典范”。如何完成这样的身份和职位的目标,如何去高效而有力地完成自己的职责。提高办学质量,那就是要先成“家”,才能够立“业”。没有“成家”是很难能够立“业”的,也就没有一所学校的发展,也就没有教育的发展和前进,只会是一个平庸的校长,只会造就平庸之才,甚至是耽误了学生的一生。  相似文献   

11.
散步式教学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钱难买健康”,“健康就是福”,我又何尝不知道呢?我每天忙于上课、学校教导处工作、班主任工作、辅导儿子学习等等,几乎没有空闲。  相似文献   

12.
“一把手”校长是否应该上课这个问题争论已久。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在2006年开学初出台的一项硬性规定——“校长不上课就要‘下课’”。一石激起千层浪,对此规定,赞同者有之,批评者更多,说什么校长已经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现在还要求他们上课,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此言差矣,笔者以为,说这句话的人才真正颠倒了校长角色的主次关系,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制定校长进课堂的考核标准,明确每学期20堂课的“底线要求”,检查校长上课的课表和听课记录,开展专题式的课程领导力培训……在上海市奉贤区,“校长进课堂”成为校园中最热的话题。 经过1年多的努力,该区60多所中小学的校长、书记在一线上课的已逾八成,其中2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长、书记上课的比例已高达95%。  相似文献   

14.
2005年4月30日的《现代教育报》上刊发了吴锡龙老师的《校长上课理所当然》一文,从校长的自身专业成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以及促进办学目标达成三个方面阐释了校长必须上课的理由,我认真学习了之后,联想到现实中情况,也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与吴锡龙老师商榷一下。首先,校长上课并没有提升自己的专业成长。吴锡龙老师说到,校长出身于教师,是老师的老师。一些中小学校长原本都是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由于多年不进课堂,丢了旧功不说,新功又练不上,在教师面前底气不足。确实这应该成为校长上课的理由,但校长真正进入课堂了,又有什么提高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要求校长上课文件的出台,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开展的中小学校长“深入课堂、研究教学”活动、长沙市雨花区“校长示范课”活动也相继展开。一时间,校长是否应该上课成了一个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教育呼唤新型师生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寿光市教育委员会张文南1999年,我随山东教育考察团到美国访问。在一所小学,我问校长:“您认为,一所学校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那位校长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最大的因素不是学校的各种物质条件,不是课程,也不是教法,而是师生之间的关系。”这话有些出乎我的意外。回国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体会到那位校长的话是多么正确。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没有感情投入、只是按照职业规则来按部就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他可以不打折扣地完成教书任务,但却难以融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这样的老师,…  相似文献   

17.
朱伟杰 《教育文汇》2003,(11):13-14
“没有遇上好校长”:这是很多老师的苦恼话题。——小王老师喜欢把笑声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笑声中启发思维。可是,校长却常常批评他上课不够严肃。他向来主张让学生在课余玩个痛快.可是校长却要批评他那个班的学生“疯得厉害,一点也不安分”。小王老师还说,校长就是喜欢经常在班上走来走去、唠唠叨叨的班主  相似文献   

18.
曾经听过一则关于“玻璃”的教育故事:某学校大厅的门老是被学生踢坏,新门换上不到一个月就散了架。德育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向校长建议换成铁门。校长没有采纳,而是请人装上了一扇玻璃门。几乎所有的学生走到新门跟前,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轻轻地、文雅地迈入,全都改掉了随便踢门的坏习惯。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校长必须把抓好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当作自己的主要职责。因此,校长必须是教学之长。一、苦练内功当内行校长抓教学,我认为关键是要精通教学,亲自上课,把自己“压”在课堂上,“定”在课堂上,从自己做起,从自...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职业》2007,(34):109
一个学校的教师是否具有教育使命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有没有教育使命感。倘若校长的教育使命感非常强烈,管理科学,评价公正,那么他所管理的学校就会是一个风气纯正、奋发向上的育人阵地,这所学校的教师就会自觉地形成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教育使命感。倘若校长没有教育使命感,把校长当“官”做,高高地凌驾于教师之上,俯视众生,自己整天跑官场,拉关系,这样的校长只能让懒惰懈怠不求上进的教师觉得舒心,那些事业心责任心很强的教师就会觉得郁郁不平了,长此以往,他们的教育使命感沦落则是必然的了。因此,要提升教师的教育使命感,首先要关注校长的教育使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