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几何初步知识教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几何求积是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指导学生进行几何求积时,应使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一、建立对周长、面积和体积的初步认识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可让学生准备好细铁丝或小棒等,通过绕一绕、搭一搭,完成一个基本的长方形;再进一步让学生观察教具——长方形框架,让学生用手绕  相似文献   

2.
张国红 《中国教师》2013,(20):12-13
针对"圆柱和圆锥"这一内容,通常的教学顺序是:首先通过图形的旋转引入表象的圆柱和圆锥,然后借助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最后利用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这一关系,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从教学结果来看,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较好;二是学生对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掌握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圆锥的体积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最后一个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内容。学生在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经常忘记乘以1/2,其主要原因就是对“为什么要乘以1/2”印象不深,这与教师设计教法时没有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关。针对这一问题,可采用突出同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进行导学。  相似文献   

4.
一、说教材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十二册第三单元“圆锥的体积” ,它是小学阶段几何初步知识的最后部分。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和认识圆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这个内容 ,可以为学生升入初高中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教材通过实验的方法 ,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例1是直接利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例2是一个简单的实际应用题 ,课后练习中安排了层次不同的应用题及操作题。教学大纲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要求是 :“会计算圆锥的体积”。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一、两次教学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去年教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我尝试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先猜想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自由探索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由于只提供了一个圆锥与一个与之等底等高的圆柱,探索的途径只有一条,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教师花时不多,同时学生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但学生在圆柱圆锥体积混合运算时,总有学生把圆锥体积计算公式中的1/3忘记.  相似文献   

6.
【案例】课题:“圆锥的体积计算”。课一开始,教师出示两个圆锥(其中一个底面积是另一个圆锥的2倍,而另一个圆锥的高是前一个圆锥的2倍),让学生猜测:哪一个圆锥的体积大?学生有多种猜测,教师请两个学生上台做“倒沙”实验,验证的结果学生发现它们的体积一样大,不禁产生了困惑:为什么底面积不同、高也不相同的两个圆锥体积会一样?圆锥的体积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师让学生按学习小组做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底面积相等、高不等的两个圆锥,高相等、底面积不等的两个圆锥”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发现:底面积相等的两个圆锥,高大的体积大;高相等的两个…  相似文献   

7.
一、说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三单元“圆锥的体积”,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和认识圆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倒沙土的实验 ,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例1是直接利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例2是已知圆锥小麦堆的底面直径和高 ,求小麦的重量。这是一个简单的实际应用题 ,通过这个例子的教学 ,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解决一些与计算圆锥形物体的体积有关的实际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 ,课后练习中安排了层次不同的应用题及操作题。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圆锥体积的推…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课本第十二册24、25页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4.向学生渗透知识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习将新知识转化为原有知识的方法。教学重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教学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教具、学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空心实物,任意一个圆柱和圆锥,若干沙子或水。教学过程:一、进入学…  相似文献   

9.
一、说教材圆锥的体积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三单元内容。这是学生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和认识圆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倒沙土的实验 ,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例1是直接利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例2是已知圆锥形小麦堆的底面直径和高 ,求小麦的重量。这是一个简单的实际应用题 ,通过这个例子的教学 ,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解决一些与计算圆锥形物体的体积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 ,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并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圆锥的体…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且能应用圆锥体积公式正确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分析、抽象、归纳、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向学生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和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观点。教学重点:掌握公式,应用公式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圆柱、圆锥形容器各一个,红色水若干,投影仪、投影片。学具:圆锥、圆柱形容器若干,小米若干。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想一想,圆柱的体积是怎样…  相似文献   

11.
在《圆锥体积计算》一课教学中,有一个多年困扰教师的问题:学生的实验材料是教师直接给定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还是为学生准备多种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选择第一种方案,直接提供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各一个,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底与高之间的关系,进而猜想体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锥体积的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教学重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教学过程:一、复习  相似文献   

13.
一、让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创新精神 现代思维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教师出示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塑料片、圆形铁片、长方形纸片,提问:要想测出另一大长方形纸的面积,用哪一种图形做标准合适呢?要求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领悟到:(1)只有摆满长方形纸,才能测出它的面积。(2)利用圆形铁片…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学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空心模型、沙子、直尺、三角尺。教学过程一、激发探索兴趣课件演示稻谷丰收的景象。师述:稻谷丰收了,农民伯伯忙着收割稻谷,他们把收好的稻谷堆成一个这样的图形(圆锥图略),同学们认识吗?你能想办法算出这堆稻谷的体积吗?小组讨论后汇报算法。生甲:把这堆稻谷装入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仓库里,再量出长方体(正方体)仓库…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四省市编数学第十二册第10~11页例1。教学目标:①能说出圆锥的特征,识别圆锥形的物体;②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能指出圆锥的底面、顶点和高;③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圆锥的体积。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教师先出示圆柱教具提问:圆柱体有哪些特征?再出示圆锥教具让学生判断:这是圆柱体吗?然后告诉学生:它就是这节课上我们要学习的“圆锥体”。(板书课题) [评析:复习圆柱的特征,让学生根据圆柱的特征对圆锥作出判断,在学生渴望知道圆锥这一名称时,教师揭示课题,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另外,  相似文献   

16.
杭兴华 《广西教育》2012,(33):32-32
在一次教学《圆锥的体积》的公开课上,一教师精心为学生准备了等底等高的一组圆柱和圆锥,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很快得出答案: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初一看,本环节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得出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圆锥的体积》是小学数学几何形体教学的最后一个立体图形,圆锥的体积公式是通过实验推导出来的.至此,学生已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如何借用圆锥这个教学素材,在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如何借用圆锥的公式,在实证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如何立足圆锥的学习,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培养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教材简析:"圆锥的体积"是在学生对圆柱、圆锥的特征有了很深的认识,能熟练计算圆柱体积、表面积、侧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往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倒水或倒沙的实验,得到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以旧引新,让学生主动感知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一些与圆锥形物体的体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圆柱的体积》是六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设计怎样的练习既能巩固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思维学生的能力?教学中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练习。一、开门见山,引发猜想1.独立思考。教师呈现一张长方形纸(长8厘米,宽4厘米),引导学生思考:(1)绕着一张长方形纸的一条边旋转一周,会得到什么图...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并能识别圆锥形的物体。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会用计算公式解决有关简单的实际问题。3.结合圆锥的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三、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的计算公式。四、教具、学具准备:圆柱、圆锥体实物、模型,铁皮直角三角形容器、小旗和三角形等。学生把课本后附页上圆锥模型的纸样剪下来,粘贴成圆锥体。五、教学过程:(一)生活引入,定向激情。1.教师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