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模仿是猴的天性,小时候就读过一卖草帽的老汉因在树下睡觉而被猴子抢走了帽子的故事,后来老汉通过猴子的模仿天性把帽子悉数收回。从那时起就对猴子的模仿能力颇感吃惊,猴子如此,人类又何尝不是,人类现在取得的许多科技奇迹都是通过模仿得来的。在足球场上,球员们也传承了模仿才能,他们用模仿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他们用模仿来感染身边的人群。 当年巴西球星贝贝托在世界杯赛场上的“摇篮”庆祝动作如今已经成为球员们竞相模仿的招牌动作,球员进球后的狂喜与自己即将或者已经成为人父的喜悦浑然成为一体,成千上万的球迷们也不禁为他的进球和他的初为人父而高兴起来。  相似文献   

2.
每场足球比赛中,都有一群特殊的观众,他们比谁都投入、都兴奋,他们就是比赛双方的替补队员和教练。别看他们都不上场,只是坐在场边,但他们可从不闲着,光是这教练,那就形象各异,你看那一本正经端坐如雕像的,其实他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响着呢,绝对的老谋深算;还有就是像烫着屁股的猴子一样,赶上场上有什么变化,他比队员都急,上蹿下跳的,别以为这怎么样,人家这叫做激情领导,也是一门艺术。 要说教练坐板凳那是因为他本来就不需要上场,可他就这么多事儿了,那身为球员却上不了场而坐在场边的岂不是要抓狂了,你看他们一个个,什么样的都有,那些安安静静坐在场边的,不可否认大多数都是希望队友们取得胜利,可还是有那么一小撮就憋着上面的赶紧有一个完蛋他自己好上场,多狠啊!  相似文献   

3.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球员,但没有几个球员可以像乔治·维阿那样成为整个国家的象征,也没有几个球员可以像乔治·维阿那样在国家拥有上帝一样的身份和地位。 在利比里亚的首都蒙罗维亚,随处可以看到他的画像,曼德拉则称他为"非洲人民的骄傲"。当饱受战乱的利比里亚需要从废墟中重建时,利比里亚人民想到了他--"只有维阿能领导这个国家,只有维阿能给我们带来食物。"  相似文献   

4.
十多年来,国家足球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苏永舜那批球员。这是由于他们离世界杯最近,球队也最有特色,而球员又最可惜。现在这批球员有的如容志行、李富胜当了领导,有的像陈熙荣、迟尚斌、杨玉敏成了国内有影响的教练员,有的像古广明、沈祥福虽出了国但仍从事与足球有关的工作。似乎只有王峰,近年来与足球脱了钩,当着银荔集团总经理助理。说下海又不全是下  相似文献   

5.
效率强人     
相比各项统计数据,NBA对球员有一个综合判断指数:效率指数。它可以相对全面地反映一个球员所做的贡献。面且这个效率指数保障了不同位置的球员可以在通过换算后的同一起跑线上进行比较。效率公式的出现虽然可以为所有球员搭建一个相互比较的平台,但它还是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星不科学的地方。首先数据并不能100%反映一个球员的真正实力,联盟中一些苦力球员的作用很重要,但数据并不亮眼。其次就是这个公式排除了上场时间因素,只考虑出场次数。这就意味上场打1分钟和48分钟所得到的成绩都算为一场效率,这显然对那些上场时间较少的球员并不公平,像邓肯(32.3分钟)和小斯(30.2分钟)有意被主教练安排多休息,而詹姆斯的上场时间达到39.8分钟,两相比较自然有失公允。另外,五项技术统计的基准数都是1也不合理,得分多的球员毫无疑问占据极大优势。像纳什每次助攻至少为球队带来两分,但在效率榜上,助攻的价值和得分是一样的。就像当初技术统计的诞生就是为了客观地记录下球员在场上的表现.虽然效率公式远非完美,但越来越多的篮球迷还是开始关注起这个技术统计方式。  相似文献   

6.
青春枪手     
至少在2006年2月22日之前,伯纳乌球场对于英格兰球队始终是一个禁地,即使曼联也没能在那里取得过一场胜利,但在2006年2月 22日这一天,阿森纳却打破了这个魔咒,以1比0在伯纳乌球场击败皇马,而在这场“转折之战”中温格派出了8名24岁以下的球员,这8名 24岁以下的球员就是阿森纳的“青春枪手”。让我们把视线再转回到2006年2月4日,阿森纳在这一天以2比0 战胜了伯明翰,这并不是一场值得炫耀的胜利,但在阿森纳的首发11人中出现了7名21岁以下的球员,这7名21岁以下的球员也是阿森纳的“青春枪手”。温格曾经对亨利说过:“留下来吧,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将强大起来。”足球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而且还不如弈棋,不可能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然而,温格敢于拿青春赌明天,只因为那些“青春枪手”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如果问您,世界上最调皮的动物是什么,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猴子。别看猴子的身体长得不是很大,但却满身都是“笑料”,因为它的外形很像人类,所以善于模仿的猴子要是真正耍起猾头来,还真未有哪种动物能与它比试。在足球场上和场外,球员们搞笑的动作比比皆是,有些时候甚至比猴子还调皮!  相似文献   

8.
牟永利 《收藏》2010,(4):154-155
我从小就痴迷于雨花石这美丽的精灵。可是以往的动荡岁月,生存尚难,哪有闲心和闲钱去收藏。记得20世纪60年代,南京雨花石市场只有十来位石商,他们在雨花台门口或夫子庙大成殿前摆上一排小碗,注入清水后,一颗颗石头像变戏法似的显现出不同的图像:或像一只猴子在戏耍,  相似文献   

9.
皇家马德里,一个对很多球员来说极具吸引力的名字,可是你在“银河战舰”真的可以得到预想中的成功吗?对于与皇马有过或正有“瓜葛”的巴西球员来说,在成功与平庸之间,大多数人的命运都属于后者。相比之下,有很多巴西球员都是在巴萨取得了成功,并达到了事业的巅峰。如今,加盟皇马的第18位巴西人已经诞生——马塞洛,这个18岁的小伙子会如前辈卡洛斯这么功成名就,还是像大多数人那般碌碌无为?我们能做的,只有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0.
冠军在望     
当2005-06赛季冠军联赛8强分组抽签揭晓时,博彩公司威廉希尔立即为8支入围的球队开出了赔率,巴萨依然是最被看好夺冠的球队,赔率只有1赔2.5。在胜利的同时.还能踢出赏心悦目的艺术足球,这就是巴萨。而作为巴萨的一份子,巴萨球员也始终把胜利并艺术看作为己任,而通过对他们的访谈,每一位巴萨拥趸都将与自己心中的英雄进行一次最亲密的接触。  相似文献   

11.
角色之战     
段超 《当代体育》2013,(11):66-68
一支球队的胜利不仅仅依靠核心球员的逆天表现,更需要角色球员的不断填补,正如一组拼图,不同的组成加在一起才能合成一张完整的图画。这之中有些看起来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其中却隐藏着线索与启示,除了自身是图案的一部分以外,还是连接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2.
知情--大事小情,了然于胸布拉特"怂恿"罢赛 虽然反种族歧视的大旗一直在欧洲赛场高高飘扬,但黑人球员受辱事件还是不断发生。继亨利在瓦伦西亚的主场遭遇难堪一幕后,英格兰球员阿什利·科尔和菲利普斯又在西班牙伤了自尊--现场观众极尽侮辱之能事,竟然模仿起猴子的叫声,同样遭遇尴尬的还有伯明翰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球员约克,老东家布莱克本的球迷用"黑×"、"猴子"的骂声迎接他。面对越来越多的投诉和越来越声势浩大的舆论压力,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情急之下竟然给黑人球员出了这样的主意:"再有类似事件发生,不妨退场。"无奈乎?无能乎?一言难尽也。  相似文献   

13.
暂停的艺术     
暂停是篮球比赛的一门学问,要想阐述它的精髓,恐怕一本书都写不完,况且每个教练和球员对暂停的作用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叫过暂停之后,你最好知道该说什么、做些什么,毕竟这短短的几十秒时间可以决定哪支队伍将会赢得最后的胜利,它就像一根救命的稻草,另一头牵着的或许就是球队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降半旗,为国家荣誉默哀。 网球也许是与国家荣誉最搭不上边儿的个人运动。网球运动员们就像一个个仗剑(拍)走天涯的大侠,无根、无家、无国籍。 除了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美国这几个大满贯主办国急切地盼望本土球员可以夺冠外,其他情况下,无论球员还是球迷对国籍都淡化了。 于是国家荣誉在球员的个人奋斗中被遗忘在不知名的角落。  相似文献   

15.
十多年来,国家足球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苏永顺带的那批球员。这是由于他们离世界杯最近,球队也最有特色,而球员又最可惜。现在,这批球员有的如容志行、李富胜当了领导,有的像陈熙荣、迟尚斌、杨玉敏成了国内有影响的教练,有的像古广明、沈祥福,虽出了国但仍从  相似文献   

16.
归阵日记     
段超 《当代体育》2015,(1):46-49
漫长的赛季,球员们就像不断运行的机器,持续工作,生产效能。可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永动机,更没有不需要保养的机器,而球队的队医和康复训练师就像是为这些机器提供保养的修理工。无论是球员需要"上点机油",还是需要来一次"返厂大修",都是队医和康复师们的工作。然而这份工作却不像只是修理好就行那么简单,毕竟,球员是人,他们并非真正的机器,有感情,有怪癖,会  相似文献   

17.
千怀不醉     
雨人 《当代体育》2010,(2):30-32
在本文出现的这些球员面前,千万不要因为暂时的胜利而露出穷人乍富的本性,那样会让人笑掉大牙的,就像你再优雅也优雅不过奥黛丽·赫本。  相似文献   

18.
成熟之战     
段超 《当代体育》2014,(14):56-58
能够像勒布朗一样在还没有进入联盟时就已经名满天下的球员在历史上实在是太少了。更多的球员还是从进入联盟时的小人物、小跟班,一点点通过努力和抗争才逐渐走进联盟一线球员的行列的。凯尔·洛里和达伦·科利森在初入联盟时均是顺位不高,勉强进入首轮,然后从小替补打起,接着逐渐获得信任,地位逐渐得到提升的球员。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亚洲,有一种捉猴子的陷阱,猎人们首先将椰子挖空,然后用绳子困绑起来,接在树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了一个小洞,洞里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让猴子空着手伸进去,而无法握着拳头伸出来。做好这一切,猎人们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猴子在闻到食物的香味后便赶  相似文献   

20.
大家议论     
《上海集邮》2005,(8):39-39
2004年1月22日《汇报》载有黄永玉先生撰写的《第一张猴票的诞生》,中写到:“一个好友在广州送了一只猴子给我,养了几年,不慎吃坏东西英年早逝……柏林说要我设计猴子邮票恰巧在这个时候,我画了一张草稿,得到认可,再画了一张正稿,邮票就这样印出来了……”这段字明确地告诉我们,黄先生画的是猴子邮票,他还曾在家中养过猴子。至于说这只猴子像大猩猩,那么只能说画家的独特风格形成了画的是猴,作品像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