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且这第一任老师具有无可替代的教育优势。作为一个教师,如何与家长相处,并最大程度地获得家长对老师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最大限度地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形成合力,这是一门艺术。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大规模的家访活动,老师走向学生家庭,与家长促膝交谈,及时反映孩子在校的情况,同时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在沟  相似文献   

2.
梁颖 《考试周刊》2012,(41):179-180
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学校中的后进生。本文分析单亲家庭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从多方面入手帮助他们,让他们最大限度地获得来自家庭、学校、老师、同学的关爱和温暖。  相似文献   

3.
教育好下一代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让学生平稳地度过小升初这一关键期,家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帮助他们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携手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4.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家庭走进学校,老师成为他们最亲近的人,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从事班主任的十一年里,我用普通而深沉的爱哺育着一棵棵小苗.十余年的艰辛喜悦,酸甜苦辣,留下了学生们成长的印记.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89):25-26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可见,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因此,本人针对学生家长、老师就如何构建家校共同体,共同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杜淑娟 《集宁师专学报》2006,28(2):77-78,96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孩子是父母的天职。家庭的心理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卢富勒(Mary Lou Fuiier)在《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一文中明确指出:“由于孩子在学校受教育带着他们在家庭的经历和烙印,所以教育者为了了解孩子,必须了解他们的家庭。”还强调:“作为一个教育者你必须了解家庭的结构以及他们的运作方式。”班主任老师作为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正>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我们做老师的都有很深的体会: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成了孩子学习和效仿的对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成长。作为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现在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里没有与同龄人共处、磨合的经历,这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一个天然缺陷。孩子  相似文献   

9.
<正>古有孔老夫子"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今有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还有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他们都在谆谆教导我们:培养习惯的重要性。并且反复强调:孩子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影响一生。可见教育孩子并不仅仅靠老师,更不是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完事的一件事,而是家庭、学校共同努力、倾城合作方能做  相似文献   

10.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父母对孩子们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怎样才能科学的教育孩子,家长又怎样能够胜任第一任老师的重任呢?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各位家长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1.
从教多年,我第一次踏实地走到低年级的孩子中去,真的是别有一番滋味。起初我学着适应他们,整天在班级同孩子们在一起,观察他们的行为习惯,并深入到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我初步感觉读懂了孩子,融入到了孩子中。  相似文献   

12.
家长难道还不了解他们自己的孩子?其实很不然。学生在校学习、交往、活动等方面的表现有时他们并不是十分的清楚,而这些又正是家长们十分关心非常想知道的,也是需要让他们知道的。家庭是学校教育的保障和延伸,学校教育非常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双方应常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家长出于对子女的特别情感,对老师谈及关于自己孩子的看法会十分敏感而在意。因而,善于亲切、合理、科学地向家长“介绍”其子女在校的表现,是老师与家长沟通交流取得成效的关键之一。为了能深层次地沟通学生、老师、家长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使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  相似文献   

13.
孩子成长期间,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不是老师不是朋友,是孩子的父母,正所谓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自己的家庭。对于学前阶段的学生,家庭是他们最重要的教育场所,父母也是他们最好的老师,这个阶段的学生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决定着孩子今后的个性发展,孩子的习惯以及学习态度的养成与父母的教导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人的一生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基本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也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素质,家庭的环境,都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阶段,是孩子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塑造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人生关键的成长时期。  相似文献   

15.
石海玲 《文教资料》2012,(8):158-160
家庭是孩子出生以来的第一所学校,家里成员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学习到的文化知识、素质培养和性格形成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教育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在成人之前,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青少年除了接受学校的教育外,就是家庭和社会教育,而家庭又是学生了解社会的起点,家长则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学校要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就得了解家庭教育,取得家庭的配合.我们在1986年6月至9月对平罗中学、平罗二中、平罗糖厂学校初、高中不同年级的50名学生及家长进行了一次调查,了解到家庭教育的一些情况.一、学生对家庭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你对家庭的看法和要求”调查时,不少同学的回答是:“家庭温暖、和睦,但又觉得家里没人能真正了解我,所以偶尔伤心.”“家庭  相似文献   

17.
如今,有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迫切。但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学校与老师的身上,而忽视了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很好地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对孩子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可影响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旺、家庭的幸福、个人的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我校在办学过程中.认真贯彻实施《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执行《广州市家庭教育工作“九.五” 计划》,注意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发挥教育的合力,做了一些工作,也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很多孩子都表现出两面性,他们在学校和在家庭以及老师在场和老师不在场时的表现都不一样。而小学生的两面性和我们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学习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往往又是分离的,好比两个世界,这样便给父母和教师共同教育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父母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教师也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以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  相似文献   

20.
孙国瑾  魏雷 《教育》2012,(30):60-6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尤其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这段话精辟地阐述了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地位和责任。孩子的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参与教育的结果。其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