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体育与科学》2016,(5):89-97
本文利用西部某地区大样本学生数据,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结果对比同一批学生的体质特点,通过描述统计、构建随机截距广义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模型、引入交互项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身体形态、心肺功能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而对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提出建议。结果表明:1)在新标准下,同一批学生的偏瘦现象大幅减少,高中学生肥胖问题有所凸显;中小学生普遍存在明显的肺活量不足;2)从体质指标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看,肺活量不达标的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女生。心肺功能可能是影响学业表现的关键因素。因此,新标准将肺活量设为必测项目彰显了心肺功能监测的重要意义,指引着"多维健康、全面发展"的育人方向,通过学校重视、家庭支持以及社区开放等方面合力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Dr. Richard A. Berger Major Robert L. Paradi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13,84(4):666-669
Abstract Boys (N = 115) in the seventh grade of a junior high school were tested for physical fitness by the AAHPER Youth Fitness Test. In addi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age, height, weight, and socioeconomic level of each boy. Two racial groups were formed consisting of 30 white and 30 black students who were matched on age and socioeconomic leve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white and black students of equal socioeconomic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in age, height, weight, and socioeconomic level. The black students exceeded the white students significantly on the shuttle run, 50-yd. dash, 600-yd. run and composite fitness score. It was concluded that black male students of similar socioeconomic level to white students in the seventh grade, have a higher level of physical fitness. 相似文献
3.
Pentti Teräslinna A. H. Ismail D. F. Macleod L. W. Combs J. E. Christian M. V. Kessler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13,84(3):735-747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a) to determine through factor analysis techniques the basic factors underlying selected blood variables, metabolic variables, and previously determined physical and athletic fitness variables at four fixed stages of metabolic stress and (b) to determine with the t-test and through discriminant function techniques those blood variables which can discriminate between high and low levels of physical fitness. The objective of the analyses wa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vealed information in light of previously found knowledge on the relationship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susceptibility to heart disease. Four factors were extracted and interpreted: the effect of weight on motor fitness, the detrimental effect of aging on physical fitness, metabolic readiness, and fitness and NEFA mobility. The t-test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hysically fit and unfit group means in resting serum cholesterol, submaximal exercise serum cholesterol, maximal exercise blood pH, and recovery period blood pH. The discriminant function of the combined resting and submaximal exercise serum cholesterol has a statistically determined discriminating power for the physically fit and unfit groups. 相似文献
4.
李非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1):98-9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民健身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火热程度,健美运动在此时更是越发普及.在高校,健美训练更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健美运动能够塑造人的体型,通过力量练习来发达肌肉,从而提高身体素质.本文就健美训练与身体素质五项指标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研究,进而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学儿童体力活动与身体素质、骨密度的关联,为促进小学儿童体质健康干预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通过ActiGraph GT3X+型加速度计与CM-200超声骨密度仪分别对扬州市某小学313名六年级学生进行体力活动水平与骨密度的测量,最后对小学儿童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结果 与结论男孩的MVPA与50m跑、1mi... 相似文献
6.
网球运动以其特有的魅力深受大众的喜爱。随着网球运动发展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网球运动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但目前尚未见到有关体适能与网球运动关联的报道,此文试从体适能的各个方面多角度探析体适能与网球运动的关系,以期对网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社会经济发展与国民体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统计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国民体质发展的影响。主要结论:1)社会经济发展对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生理、心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其影响的方式和力度是不尽相同的;2)社会经济发展对国民体质的影响表现出差异性、阶段性、边际效应性特征;3)社会经济发展对人们体质的影响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改变决定体质发展的后天因素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数量上弄清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与体质的关系,本研究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手段,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与体质的关系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朝着更加科学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很多消费结构指标与城镇居民体质有很大的相关性,对体质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体育和非体育专业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健康体适能和部分生化指标的异同,从"健康第一"的角度为两个专业的学生提供些许锻炼的建议。对象:从广州大学在校大学生中随机选取受试者40名,其中体育和非体育专业各20名男生。方法:进行相关健康体适能的测试,并进行部分生化指标的生化实验,进行数据提取和等级划分。结果:体育组的部分健康体适能指标优于非体育组,部分血常规指标、肺活量、时间肺活量以及FEV1/FVC方面和非体育组男生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体育组男生的脂肪百分比高于非体育组男生。 相似文献
11.
12.
陈斌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9):88-90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苏州地区初中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现状,并分析体质与体力活动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苏州市初中学校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体力活动和体质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苏州某初中657名初中生进行体质测试,对其中280名初中生发放"Bouchard体力活动日记"和Yamax Digi-walker701型计步器,记录其每天的步行数,共记录一个星期。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初中男、女生周末步行数与体质成绩呈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p〈0.01)和0.157(p〈0.05);周末静坐时间和一周静坐时间与学生的BMI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3(p〈0.05)和0.111(p〈0.05)。结论:初中生的体力活动与体质有一定关系,周末的体力活动量对于学生的体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我国成年人体质水平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我国国民体质水平地域分布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以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中20~59岁成年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监测城市为单位(共93个单位),选取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身体形态综合指数、身体机能综合指数、身体素质综合指数和体质单指标等作为体质数据分析指标;登录国家和地方气象局和测绘局网站对93个监测城市自然地理指标进行调查、整理.计算比较体质数据、指标数据与自然环境指标数据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分析;结果:国民体质综合指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随着地球经度的增加呈增高趋势;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与距离河海路程呈显著相关关系,越是靠近河海,人群体质水平越高;气温、海拔高度、地球纬度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北方地区人群身体形态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南方地区;身体机能综合指数随着地球经度和纬度的增加呈增高趋势;南方地区人群素质水平与海拔高度、地球经度的关系密切程度要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肺活量与海拔高度简单相关系数为-0.315,偏相关分析后相关系数为-0.508,不同的海拔高度的人群,肺活量差异具显著性;结论:我国成年人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与地球纬度相关系数很低,且无统计学意义;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与经度呈正相关,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即成年人体质水平总体上无南北差异,主要呈东高西低分布. 相似文献
14.
《湖北体育科技》2018,(4):322-325
目的探讨吕梁学院大学生BMI值与体质健康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吕梁学院大学生BMI值的分布现状。结果吕梁学院大学生中低体重占15.7%,正常占77.9%,超重或肥胖占6.3%;BMI≥24时,男女生BMI值与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呈负相关(p<0.05);BMI≥24时,女生BMI值与50米跑用时呈正相关(p<0.05),与仰卧起坐呈负相关(p<0.05);BMI<24时,女生BMI值与仰卧起坐、800m用时呈正相关(p<0.05);BMI<24时,男生BMI值与1000米用时呈负相关(p<0.05)。结论吕梁学院大学生BMI值大部分在正常范围内;BMI值与身体素质在BMI≥24时呈负相关。因此,建议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个体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调查和分析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心理应激、心理健康、心理适应及人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尤其是男生心理与体质联系密切,体质状况越好,则相对心理应激水平较低,心理困扰较少,心理适应能力较强,人格与体质关联较弱。 相似文献
16.
17.
中外优秀全能运动员身体形态及素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全能运动员良好的身体形态是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成绩的重要基础 ,而身体素质则是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成绩的关键 ,二者对全能运动员尤其重要。通过对中外优秀全能运动员身体形态及素质的比较研究 ,为全能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20.
我国成年人体质水平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质水平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关系,为今后我国体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方法:以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中20~59岁成年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省区、市为单位(共31个单位),选取体质指数、代表性体质单指标等作为体质数据分析指标;登录国家和地方统计局网站对31个监测省份社会经济指标进行调查、整理。计算比较体质数据指标数据与社会经济指标数据之间关系,并进行分析。结果:体质综合指数与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文盲率、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5以上,且都呈显著性相关(p〈0.01),与人文发展指数相关系数更是达到了0.67(p〈0.01);当人文发展指数大于0.8时(2000年此数值为0.7),体质水平随人文发展指数增长而提高的幅度将有所减小;在相关有意义情况下,恩格尔系数与所有体质单指标呈负相关,纵跳值与所有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发现,人文环境越好、经济收入越高、文盲率越低、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城乡居民体质水平越高,也证明了我国成年人国民体质水平东高西低的现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