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绰号﹃老农民﹄谈起郑梦熊《新闻战线》的编辑约我为《名人专栏》写稿,我笑着说:我不是名人,报社同志送我的绰号叫“老农民”。编辑说:那您就从“老农民”谈起吧。其实,我不是在农村长大的老农民,而是从农村锻炼出来的老报人。记得家乡解放那年,我还是个住在城镇...  相似文献   

2.
我写的《农民识字歌》,荣获全国农村读物二等奖。在发奖大会上,邓力群同志亲自给我们颁发奖状,并鼓励我们说:“以自己的努力,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农村读物的编写出版工作。”这使我受到很大的鼓舞。我是怎样写起《农民识字歌》来的呢? 一、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写农民之所需。我是农民的儿子,不能忘了没有文化的农民。早在1960年,我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回来,我感到,党和人民给了我荣誉,自己应该百尺竿头更上  相似文献   

3.
我这位生在农民家庭,在农村困难时期长大的农民的儿子,注定一辈子都离不开农民。一次终身难忘的采访,让我抱定了一个决心:农民的儿子就要为农民写一辈子新闻!那是1994年春节前夕,我刚走上专业新闻工作岗位一个多月,到重庆市綦江县采访农民如何过年的情况。在县民政局,局长给我介绍说县城所在的古南镇一个村民组的农民由于贫困,过年都非常困难。我提出要去这个村民组看一看。可这位局长怕我把真实情况报道出去后造成不好的影响,无论如何都不让我去。当天晚上10点多钟,我设法找到了古南镇分管民政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说明情况后,这位书记非常支…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农村记者,我每年都要到农村走几次,以便对每一个时期农村和农民的情况真正地有所了解;但是,深入到农村之后,我又常常感到惭愧。尽管我们有几十万新闻大军,尽管有人说“记者满天飞”。可就是有人想见记者而难以见到。这就是农民! 今年夏天,我们在湖北大别山区采访,当我提出要去农村到农民家里看看时,县委书记显得挺惊讶,对我说:“北京来的记者能下到县里就不错了。”就是在这个县,我听说,一次县委书记深入到山  相似文献   

5.
有人讲,写赞扬性稿件写过头没关系,可我采写的一篇歌颂性的稿件却给我惹出了小小的麻烦,使我至今感慨。大前年,朝阳区一位女青年农民被北京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成为北京市第一位女农民会员。我和《北京日报》的编辑打了招呼,骑自行车跑了十几里,去采访她.一见面我就把来意说清楚,要报道她。这位女农民喜形于色,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了她如何买相机学照像,和组织乡农民摄影学会的经过。我当时奇怪,她一个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人,  相似文献   

6.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多个场合不止一次说过"我是农民的儿子",他很骄傲,因为农民是创造价值的群体。多少伟人不是出身农民家庭?多少企业家不是来自农村?但农村穷,农民苦,这又是当下中国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中西部欠发  相似文献   

7.
感谢与答复     
《中国广播》编辑部的同志将浙江台李方存同志的文章清样转给了我,问我有什么话想说,并告可以写下来,作为学术交流。首先我感谢李先生的文章,它有助于开阔我的思路,其次我想说这样几句话:解决问题,找准切入点十分重要。人们通常的理解是,找准了切入点,整个问题就可以顺利解决了。也可以说,切入点是问题的关键之点。培训进城打工农民,有利提高这部分农民工的素质。那么,抓住了这个“点”,“农业、农村、农民”这个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就可以顺利解决吗?这个立论,  相似文献   

8.
编辑部约我这个农民出身的通讯员谈谈怎样写新闻,使我非常作难。我只能说些支离破碎的意见,若能对通讯员有所帮助,我就喜出望外了。抬杠话上了大报头版常听一些同行说:“身处弹丸之地,岂能写出一碰即响的新闻!写点豆腐块,填填报缝就算不赖咧。”我觉得不尽如此,因为新闻事实来自现实生活之中,通讯员生活天地虽小,只要留心观察,精心采写,也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村边、地头、饭场到处可以听到农民议论怎样致富问题,有时争论得面红耳赤。有的人认为,农民应以农为本,丢掉土地去搞其它,就是不务正业,应该制止  相似文献   

9.
王文清同志出生在扶沟县一个农民家庭,毕业于河南大学。农民的淳朴、厚道,良好的教育造就了他聪颖的智慧和憨厚的品格。身为局长不骄不躁,从不摆官架子,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带领扶沟县广大档案工作者默默地为全县档案事业贡献自己的热血和激情。“群羊上山靠头羊”。他常说:“既然党和同志们信任我,把我放在档案局局长的位置上,我就要对得起党对我的培养,对得起同志们对我的信任,把扶沟的档案工作做好,当好这个领头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常说:“档案工作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工作,不是形式主义、花架子工程。看准的事情就要…  相似文献   

10.
8月23日,柳州新闻网转载某报一篇题为《致富后不忘维护生态环境农民掏钱养蛇放生大自然》的文章。文中养蛇放生的农民黄书平说的一段话,让当时曾在现场采访的我异常惊讶。黄书平说:‘蛇这种野生动物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们通过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到农村采访,问及农民朋友喜欢看什么样的报纸,一位农民朋友开玩笑地对我说:希望看报纸就像我们吸“地头烟”那样过瘾。这句话深深打动着我这个农民报的办报人。“地头烟”是农民朋友在田间地头劳作间歇时吸的烟,因它既能解乏又能提神,吸来十分过瘾。所以在农村,“地头烟”不亚于城里的“人头马”,农民朋友很看重它。农民朋友既然把农民报与“地头烟”联系到了一起,其意就是说,农民报要办到农民的田间、地头、坑头.办到农民的  相似文献   

12.
我在农村大众报做记者10多年了,其中有三五年的时间主要做舆论监督报道。这期间为农民说了少许的话,做了更少许的事。开始做记者时充满“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豪情,如今面对着农民渴盼的眼神,自己只能心虚地安慰他们说:“也许是不能见报的,  相似文献   

13.
我是农民通讯员, 拿笔写稿七八年。要问写稿难不难? 听我说个小快板。写稿态度须端正, 写作要点记心间。主题思想搞明确, 不要好坏一齐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民报的编辑同志认真处理读者来信,使我们打心眼里高兴。去年秋季,我对花生超交奖粮政策有点意见。根据山东省规定,奖粮标准只能吃到500斤,再超交就不予以奖售,我觉着这一规定太死,不利于调动花生产区农民的积极性。于是,我写了一篇读者来信给中国农民报,很快就得到了该报群工部的复信。复信说,由于各地情况不同,规定不一,我们已将您的来信转  相似文献   

15.
从事广播播音工作之初.我曾问过一些农民朋友,什么样的播音他们最喜欢听?他们告诉我,一要实在;二要好懂:有人说得更直白,他们喜欢“拉家常”一样的!  相似文献   

16.
我是鄢陵县南坞乡的专职通讯员,去年12月我在《河南农民报》上发表了要保护农田水利设施的批评稿,反映本乡水利设施破坏严重的情况。稿件见报后,我预测到,书记非批评我不可。乡里一些人也说,上次你写了批评稿,书记(现已调走)批评了你,这回你又写一篇,情等着好看了。于是,我怀着不安的心情,来到崔书记的办公室,谁知,书记不但不批评,反而说:“你写的那篇报道,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些农民确实不象话,扒井房,破坏水利设施,你反映的问题在咱乡普遍存在,批  相似文献   

17.
2007年9月,我在美国中北部做农场调查时,有一晚住在衣阿华州的农民盖瑞家。盖瑞只耕作2英亩土地,拥有一个小型农场。晚餐中,我们谈起了食物收益的分配结构。他深有感触地从柜子里拿出了一盒早餐燕麦片,问我:“你说,这盒燕麦片我们农民能得到多少钱?”他告诉我,这盒美国人最常见的早餐食品,  相似文献   

18.
去年5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巩留县广播电视局局长办公室里,一位农民送来一封“感谢信”,并悄悄地说:“赵局长,你帮俺办了录像放映营业执照,达是俺的一点意思,以后还求你多给帮忙。”赵鹏元把“感谢信”拆开一看,里面装着五百元人民币。他马上把它退还这个农民,坚决地说:“你把钱收回去!批营业执照是我的职责,如果不符合国家规定,你送什么我也不批。”但这个农民执意不肯收回,还说“现在办事都兴这个”。赵鹏元反复给他讲道理,并且严肃地告诉他:“你要是不收回,我们要通知工商机关吊销你的营业执照!”农  相似文献   

19.
学者秦晖先生在其文章《农民反对地权归己吗?》里曾说过:土地问题并不能归结为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问题。李昌平先生曾主张“慎言土地私有制”。我在一定程度上同意这个说法:私有制有各种各样,我当然不能同意那种以专制权力“跑马圈地”、赶走农民而造就地主的“私有制”。  相似文献   

20.
1979年上半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长阳县农民诗人习久兰身患重病,在宜昌市医院逝世了。他住院期间,宜昌报文艺副刊《西陵峡》的编辑去探望时,这位被誉为“泥巴腿子上诗坛”的农民诗人,眼泪扑漱漱地涌流出来,紧握编辑的手说:我不会忘记,是党报扶持我登上了诗坛。我的老师很多,宜昌报是我的第一个老师,《西陵峡》是我的第一块园地。多少年来,宜昌报《西陵峡》副刊立足本地,眼睛向下,发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农民、工人和小知识分子的业余作者,工人诗人黄声笑、农民诗人习久兰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都是在副刊上不断发表作品数年后,才在省以上报刊崭露头角。副刊编辑要真正做到眼睛向下,面向农民、工人取稿组版,是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