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万历《滁阳志》是滁州地区现存最早的方志.这部方志在编纂方面具有诸多特点,也存在诸多不足.前者主要体现在:人物传中正反人物均录;能真实反映人民所受痛苦;重视经济方面内容的记载;保存了大量有关滁地的古诗文.后者主要体现在:宣扬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污蔑农民起义;行文中议论较多;文字方面存在讹、衍、脱、倒现象.  相似文献   

2.
吴晶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2):10-11,86
史梦兰是清代中后期京东的著名人物,编有《乐亭县志》《永平府志》《迁安县志》《抚宁县志》四大方志。文章拟从方志的性质、方志的作用、修志的原则、修志的体例与方法四个方面,对其方志思想进行研究,以期对现代方志编纂工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3.
蜀人从事方志编纂有着悠久的传统。在蜀学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刘咸炘编纂《双流足征录》,以文献"足征"为宗旨,具有浓厚的资料长编色彩。但《双流足征录》并非不讲体例,而实有章法可寻,其中有些灵感源于史志编纂,或承前代史家之意,也有刘咸炘的独得之见,凸显了方志本色。刘咸炘在文献的搜集和整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无疑强化了方志的学术品格。刘咸炘在方志编纂旨趣、体例以及方志的史源学考索等方面,提出了重要的见解,在民国时期的方志学发展史和史学史上具有不容忽略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章学诚方志编纂思想的重心有过两次大的转变,从关注方志的艺文著录转向关注如何保存地方掌故,从企图在方志书志部分保存掌故转向方志"志"体与掌故分立,而每一次转变都与对《周官》有关问题的认识密切相关,对于《周官》相关问题认识的深化是促成章学诚方志编纂思想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5.
随着清代考证学主流地位的确立,方志编纂受其影响,也发生了典范的转移。以往备受推崇的《武功县志》,在新的时代学风下一变而成为修志的鉴戒,取而代之的是以"详慎"著称的《历城县志》。乾嘉朴学家在修志取向上保持了总体的一致性,一部名志首先便是一部标准的考证学著作。考证学规定了新方志的撰述,新方志典范也在相当程度上支撑并延续着考证学学统。  相似文献   

6.
明清至民国是台州地方志编纂的完备时期,其中集大成者为喻长霖的《台州府志》,是继宋陈老卿《嘉定赤城志》之后台州方志编纂的一个新的高峰。台州方志既有卓越成就,也存在着重政教轻经济科技;编纂思想偏于保守,缺乏进取精神;编纂格式也嫌创新不足。  相似文献   

7.
一、编纂概况 方志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化和发展,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宋以前的方志,是以图经为主,逐步向方志演变的时期;第二,宋元时期朝廷下令设九域图志局,并统一方志内容、体制,是方志日臻完备的时期。这一时期中编纂有《浑源州记》、《应州记》、《浑源州图经》、《应州图经》、《云中图经》、《朔州志》等;第三,明清时朝廷多次下令编修志书,并制定统一体例,是方志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纂有《浑源州志》(7次)、《应州志》(6次)、《朔州志》(8次)、《云中郡志》(3次)、《大同府志》(6次)、《朔平府志》(1次)、《大同县志》(3次)、《阳高县志》(1次)、《天镇县志》(4次)、《广灵县志》(5次)、《左云县志》(3次)、《右玉县志》(1次)、《怀仁县志》(5次)、《灵丘县志》(4次)、《马邑县志》(5次)、《山阴县志》(2次)、《平鲁县志》(1次)、《浑源县志》(1次),以及其它专志8次;第四,辛  相似文献   

8.
刘咸忻是近代蜀中著名学者,在方志学研究方面造诣非凡,独树一帜。他认为地方志应“自有其精神与体例”,指出“方志者一国之史”,明确提出秉笔直书的编纂原则和广搜材、慎择材、重考材的选材主张。在方志的编纂体例方面,刘咸忻指出:应在方志中新建《事纪》一目;方志中的《地域志》应“图表”兼备;应对方志各目进行整合,并他目于《地域志》中;将方志中的《政略》改为《治者略》。  相似文献   

9.
民国是方志体例的大变革时期。民国《汝城县志》是在内政部颁布《修志事例概要》并通咨各县搜集新旧志书的背景下纂修而成的。其体例和内容上既有因袭,也有裁汰;既有调整,亦有增益。该志虽算不上佳志,但对于我们考察民国方志编纂和方志学都具有普遍意义。因此,探讨该志纂修背景、纂修者及体例内容等方面,可以从个案管窥民国30年代初期的修志面貌。  相似文献   

10.
张维是民国时期有影响的方志学家,其《陇右方志录》是一部区域性的方志目录,著录今甘肃、青海、宁夏历代方志共329部。各志除了注明其存佚情况、成书年代、撰者、卷目之外,最后还以按语的形式对其进行评价,类近解题之体,其中涉及有关旧志编纂的体例问题,主要表现在方志的分类归属、记述范围、体裁运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齐乘》是元代著名学者于钦所编纂的志书,是山东现存最早的方志。《齐乘》的留存不仅为研究山东历史特别是宋元时期的山东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而且共编纂以“辞约而事核”而著称,在当时方志中亦极有特色。本文将就《齐乘》的作者于钦、《齐乘》的内容,史料价值及其在方志学中的贡献等分别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张维是民国时期有影响的方志学家,其《陇右方志录》是一部区域性的方志目录,著录今甘肃、青海、宁夏历代方志共329部。各志除了注明其存佚情况、成书年代、撰者、卷目之外,最后还以按语的形式对其进行评价,类近解题之体,其中涉及有关旧志编纂的体例问题,主要表现在方志的分类归属、记述范围、体裁运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地方志,简“方志”。 方志,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书?目前尚未有准确的定义。按字义讲:方,指方域,方里,志,指记述,“志者记也”。凡记述方里事物主书皆可称“方志”。 明代《武功县志》的主编康海认为:方志是“记其风土文献之事,以备地方官‘资治’之书”。 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认为:方志乃“一方全史”。 《辞海》方志条称:方志是“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 八十年代开展地方编纂工作时,曾经展开过关于方志性质问题的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更提出:方志是“一方古今总览”、“地区史地综合图书”、“区域性百科全书”、“综  相似文献   

14.
评《敦煌市志》程喜霖秦明君1994年6月,新纂《敦煌市志》(简称《新志》)出版问世,这是敦煌学界一大盛事,也是方志编纂的大成就。当一口气读完这部140余万字、图文并茂的皇皇巨著后,发现这是我近几年看到的新编方志中的一株奇葩,许多感想涌入心田,抑制不住...  相似文献   

15.
张登来 《学周刊C版》2011,(2):185-185
一、考点阐释 所谓“文体”,是指《考试说明》中提到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常用应用文等文章体裁。“符合文体要求”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二是指所写文章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求。无论是哪个意思,同学们在选定了文体之后,就一定要按着该文体的规则和要求行文。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编写志书属于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的范畴。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是一项认识过去,服务现在,开创未来,不仅有近期社会效益,而且可以产生久远社会效益的意义重大的事业”。(《在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近年来,“盛世修志”犹如雨后春笋。许多高校也相继编写了一批社会主义的新校志。  相似文献   

17.
规范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这既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也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根本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写字、发音、得义、行文等方面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江西为方志的发达之邦,具有编纂地方志书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光绪江西通志》是江西封建地方志书编纂史上首屈一指的佳作,就是把它放在全国范围内来看,也是一部难得的上乘之作。它与同时期编纂的《山西通志》是其时通志中南北遥相辉映的双璧。《光绪江西通志》的显著优点和特点,在于它具有较为完备而整秩的体例和较为丰富而翔富的志材,  相似文献   

19.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推出杨成彪主编的《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9卷13册。《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整理了楚雄州明、清及民国时期编纂并流行至今的各种府志、州志、县志、盐井志以及乡土志等54种,约700万字。《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实为继承遗产、弘扬传统、服务现实、功在当今、惠及后世的文化丰碑,不仅在云南省开创了以自治州(市)为单元全面、整体、系统收集整理旧方志的先河,而且也是近年来罕见的旧志整理硕果,因此,这套书成为举世瞩目、好评如潮的古籍整理工程。我们禁不住喜悦的心情,为楚雄州的这项推陈出新、古为…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山东方志纂修者们顺应社会潮流,在志书记述内容、体例及编纂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变革创新,使得在我国封建社会流传了千百年的旧方志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即促进了方志的发展,也为当今方志的编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