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2年,清华大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国文一科由陈寅恪教授命题。其中有一题对对联,出句为“孙行者”。陈寅恪教授的参考答案是“祖冲之”.可谓对仗工整,饶有趣味。有一考生对以“胡适之”,亦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少考生是新式中学毕业,没学过对联课,只好乱对一通。有人对以“猪八戒”、“牛魔王”,有人一气之下对以“王八蛋”,结果都得了零蛋。  相似文献   

2.
妙趣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的结合体,对联不仅在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艺术殿堂上也放射着奇光异彩。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驭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名联佳对,浩如烟海。这里给大家展现的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可谓是沧海一粟。希望能有助于读者欣赏我国这份独特的、珍贵的文学遗产。  相似文献   

3.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主要是吃粽子,划龙舟。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不仅为端午节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也留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对联。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出现了对对联的考查。作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对联以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意蕴丰富、琅琅上口而为人们所熟知。按说高中生完成此题应该很轻松,然而高考中该  相似文献   

5.
高考中的对联题,大致有以下几种命题形式:1.自撰。通例是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并作必要提示,让考生根据内容和提示自撰一副对联。例如:“航天员杨利伟首航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某报举办了一个征联比赛活动;要求考生围绕这一事件,自撰一副对联参赛。”(可撰联“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梦想越环宇大地沸腾”或“功德圆天外人间欢舞/喜讯传宇宙世界震惊”)  相似文献   

6.
写对联可看作是句式仿写、句式变换或句子排序等题型的又一新形式,既可以综合考查考生的修辞知识及简明连贯得体地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够使考生在写对联时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深入而广泛地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因此可以说,对联题是一道以综合知识考查为重点并侧重能力命意的典型试题。鉴于此,笔者认为,对联考试方兴未艾,今后仍会继续成为高考试题中的常客;而命题形式也不会一成不变,将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新样式。一般说来,对联题可有如下几种考查形式:一、出联对句式这种题型最为常见,要求根据出句写出对句。比如,出句:“扫千年旧习”,对句…  相似文献   

7.
对联,是我们伟大祖国姹紫嫣红的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所谓“对联”,简而言之,就是“对应”“关联”的两句话。“对应”,指的是在形式上上下两句联语相同位置上的词语的词性和词组或句子的结构要对应相同;“关联”,指的是在内容上上下两句联语要互相有关系有牵连。  相似文献   

8.
2004年高考的15套语文试卷中,有7套出了对联题.一共有15条上联,其中一条未拟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9.
10.
对联又名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由独音独字独体的特点所决定的汉文的独特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一、明确对联的特点对联是由对称的上下两句组成的对偶句,上句叫上联(也叫出句),下句叫下联(也叫对句),上下联的特点为:1.字数相等。上下联可长可短,但两联的字数必须一字不差。2.词性相同。上下联要词性相同,如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作为实词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3.结构相对。上下联的结构要并列对并列,偏正对偏正,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等,这样可使形式匀称严整。例如:碧野田间牛得草,金山林里马识途。(198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征联一等奖)4.平仄相合。“平”即平声(阴平、阳平),“仄”即上、去、入三声的统称,如今入声已经从普通…  相似文献   

12.
刘靖 《现代语文》2004,(12):47-48
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文学形式,它寓意深刻,构思巧妙,语言精练,具有很高的概括能力和审美作用。对对子用作考题,既能考查语言形式的运用,又能发挥考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正因如此,对对子这种题型不约而同地成了今年许多省市的高考题:  相似文献   

13.
对联题,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应对它,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谈:一、预演题型,做到心中有数对联题,是2004年高考语文出现的一种新题型,因其新,故题型单一(只有“对句式”)。随着考查的深入,考试的题型定会趋向多样化。笔者在教学中搜集整理出以下题型,以供学生演练。1.修改式。设题示例:鄂西山区有一个故事。有户姓卓的人家,大儿子娶媳妇,请一位乡间学究写一副对联,或许是招待不周,这位学究写下一副丧气的对联:“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露秋霜百年愁。”乡亲看了无不摇头,新娘下轿看了也很不高兴,幸亏她急中生智,毅然将上下…  相似文献   

14.
高考语文试卷第六大题是命题改革的试验田,历年高考的特色题型一般都诞生在这里,今年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要决胜高考对联题,考生必须不断加强语言积累,切实提高语文素养,牢固掌握对联常识,仔细分析出句特点,善于运用联想思维和多种修辞手法,灵活化用相关知识。只有成竹在胸,做起题来才能得心应手、无往不胜。  相似文献   

16.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题写的楹联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化形式,对联在2004年高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并获得一致好评。然而,7套涉及对联的试卷都采用了给出上联对出下联的命题方式,这未免太过单一。笔者认为,在2005年高考中,对联题的命题方式定会趋向多样化。一、情境式题型示例: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境,要求考生结合“得体”这一考点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参考答案:凯歌高奏龙腾雅典…  相似文献   

18.
2008年长沙市考点学校高考对联大都典雅工整、蕴涵深刻,现撷取数联赏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我国文学百花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对联可以说是相当地普遍。作为中学生,也应该继承和弘扬这一优秀文化传统,熟悉并掌握对联的一般知识,并且要能书写出独特、新颖、精彩的对联。对联不仅能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能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学素养。因此,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中,全国卷、广东卷和浙江卷中都出现了对联试题,让人耳目一新,并且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对联的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20.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我国文学百花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对联可以说是相当地普遍。作为中学生,也应该继承和弘扬这一优秀文化传统,熟悉并掌握对联的一般知识,并且要能书写出独特、新颖、精彩的对联。对联不仅能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能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学素养。因此,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中,全国卷、广东卷和浙江卷中都出现了对联试题,让人耳目一新,并且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对联的复习备考。一、对联的基本要求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这是对联的基础,例如广东卷的出句是“荔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