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燮是一位在中国美学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他的《原诗》建立了以理、事、情——才、胆、识、力为中心的相当严密的唯物主义美学体系。这个美学体系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种总结。当代学者金克木在谈到对清诗的评价时认为,叶燮的《原诗》“几乎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它不但全面、系统、深刻,而且将文学观和宇宙观合一”,“组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并认为叶燮的美学体系“很有近代、现代意味”。这个评价是相当中肯的。本文拟就叶燮的美学思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论叶燮的诗歌美学思想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叶燮的《原诗》为主要研究对象,剖示了叶燮在中国诗歌批评史上的重要意义。叶氏的诗歌美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批判性、进取性、开创性和系统性。叶燮强调了诗歌艺术的发展变化,他从四个方面高度总结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发展的特点,认为诗歌表现的的本源在“物”与“人”的双向往返高度交融之中;诗歌艺术的诞生,必须兼备主体与客体两方面的条件;诗歌创作应有感而发、有为而作;后代的创新意识是推动诗歌发展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3.
从美学角度审视,叶燮是时下公认的大家,历来论述颇多.全面客观认识叶燮《原诗》的美学思想,须结合清初背景从“理、事、情”,“活法”等方面进行评述.叶燮的美学思想之所以不能影响乾嘉学人,与清初的文化大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熙载以前的中国古典美学,于艺术发展多依违于汉儒“正变”之肤说,主要注意力放在风俗兴衰和政教得失上,满足于社会学的角度对艺术发展的外部规律作粗线条的描述。到清代中叶,叶燮曾一反“(?)正(?)变”的传统观念,提出“时变而诗因之”的主张,认为“时变而失正,诗变而仍不失其正”(《(?)诗》内篇)。但叶燮之论仍局限于单一的社会学角度,而且还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他把他所说的‘时变而诗因之’的道理只限于用来  相似文献   

5.
叶燮是清初著名的诗论家。《原诗》是他的一部体系完整的诗论专著,体现了他丰富的美学思想,本文论述他对“美”的本质的深层认识,即“自然全美”的观点的提出对创作主体的本质力量的深掘。  相似文献   

6.
叶燮在其诗歌理论批评著作《原诗》中提出了他的诗歌意象特征论——理、事、情,认为三者在诗中构成不可或缺的诗歌意象,揭示了诗歌的内容特征。本文从诗歌艺术本质出发,分析“理、事、情”三者的意义所在,提出对诗歌创作美学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7.
清代初期的叶燮(1627——1730)是一位值得高度重视的文学家兼文学理论家。他的诗文创作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但也仍有闪光的东西在;他的文学理论(主要是诗论)是一笔富有民主性精华的遗产,其中有很多精辟的见解,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文学评论仍有借鉴意义。叶燮及其著作,历来不受重视,这和叶燮的社会地位低微,其理论不与时合有直接关系。解放以来,郭绍虞、霍松林、敏则、蒋凡诸先生相继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此项研究打开了局面。特别是敏则在其《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对叶燮及其《原诗》作了相当高的评价,指出叶燮是“我国十七世纪的一位重要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我国美学和文学理论批评  相似文献   

8.
《原诗》是叶燮的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探讨诗歌艺术的著作。对于这部著作,人们一般都重视它的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这是正确的。然而,我以为,《原诗》中还有着许多辩证的思想因素在闪光。这些也是值得我们去整理研究的。这些辩证的思想因素的产生,究其原因,是因为叶燮能实事求是地观察事物,从事物本身出发,所以,他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它们的发展和变化。正是这些朴素的辩证思想因素,使得《原诗》的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叶燮的诗学论著《原诗》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批评著作中属于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著作。其“系统”并不是指他有一种有“体系”的方式建构了一种不落俗套的理论,而仅仅是因为他写出了有“系统”性质的著作。文章将围绕叶燮为什么抛弃中国传统的“诗话”写作话语,而采用一种“系统”的书写方式原因在于:一是“末世”中的清理;二是“当时体”的匮乏。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有没有形成体系?形成于何时?谁是集大成者?这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一大难题。有人认为:“叶燮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有人认为:“王夫之和叶燮是中国美学史上的双子星座”,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始终没有提出建立独立的美学学科的意见”。王夫之和叶燮确实提出了相当丰富的美学思想,“某些观点具有超前的价值,例如王夫之从哲学的高度提出“无象外之道”,在认识论上对“形”(感  相似文献   

11.
一、李泽厚美学的哲学基础——抽象实践论李泽厚同志一向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家自居的。他把自己的美学自称为“真正的”“实践观点”的美学(《美学论集》,第166页)。他说,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也即他自己的美学——不是从“意识或艺术作为出发点”,而是“从社会实践和‘自然的人化’这个哲学问题出发。”(《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第414页)“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实践  相似文献   

12.
叶燮是继刘勰之后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又一位理论大家。他的《原诗》是继《文心雕龙》后又一部系统的论诗理论著作。布瓦洛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代言人,《诗的艺术》一书,集中体现了他的诗学思想。叶燮与布瓦洛分别作为中国和法国的著名作家和理论家,两人的诗学思想有一致之处,但由于置身于不同的文化历史土壤和生活环境之中,两人的诗学思想又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1866-1952),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美学理论家之一,克罗齐及其美学思想的追随者们所建构的表现主义,从20世纪初直到二次大战前夕始终都是引领潮流的重要流派。克罗齐的主要美学著作有:《文学批评及其在意大利的条件》(1895)、《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1902)、《美学纲要》(1912)、《美学精华》(1929)和《诗论》(1936)。它们分别是克罗齐美学思想方面不同时期的代表作。 在克罗齐一系列美学著作中,贯穿着这样一个纲领性的论点:“直觉即表现亦即艺术。”他的基本美学思想可以用以下五个肯定句式进行高度概括:一、直觉就是抒情的表现;二,直觉就是艺术;三,创造同时也是欣赏;四,美就是成功的表现;五,语言就是艺术(语言学就是美学)。“直觉即表现亦即艺术”定义所包含的否定方面也有五个:一,艺术不是物理的事实;二,艺术不是功利的活动;三,艺术不是道德活动;四,艺术不是概念或逻辑的活动;五,艺术是不可分类的整体。 克罗齐发展了维科的想像思维说和托尔斯泰的情感论思想,他把艺术从人类实践、社会生活和理性思维等与之密切关联的事物中孤立出来,并把艺术定位在最纯粹的“直觉”层面。他认为,直觉作为“心灵的综合作用”既表现了情感,  相似文献   

14.
叶燮(1627——1703),字星期,号己畦,浙江嘉兴人,晚年定居江苏吴江横山,世称横山先生。叶燮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学者,也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位重要的理论家。他的《原诗》,在我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重要著作。他的同时代人林云铭,高度评价了《原诗》的理论价值:“直抉古今来作诗本领,而痛扫后世各持所见以论诗流弊。娓娓雄辩,靡不高踞绝顶,颠扑不破。”(《原诗叙》)著名文学家孔尚任曾题诗赞扬叶燮在诗歌理论上的求索精神:“未解深心扶古雅,若为刻论吓时贤。”(《叶星期过访示<已畦>诸集》)。当今学者也充分肯定了《原诗》在我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上的突出地位。如郭绍虞先先曾指出:“横山论诗所以能‘创辟  相似文献   

15.
《原诗》是中国古代诗学批评的重要论著。叶燮在《原诗》中以杜甫为核心,以杜诗为参照系,通过对韩愈、苏轼等个体诗人与“俗儒”“宋人”“今人”群体诗人的诗作品评,构建起一套关于“情”“事”“理”“自我”“面目”“胸襟”“议论”“风会”的诗学思想理论体系。同时,叶燮的杜诗批评具有思辨性,彰显出以杜诗为参照的叶燮诗学思想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周来祥先生在《美和崇高纵横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中把艺术分为美(侠义)和崇高两种基本的美学形态,认为美艺术是一种和谐、均衡、稳定、有序的形态,属于古典的历史范畴;崇高艺术是一种对立、斗争、动荡、无序的形态,属于近代的历史范畴,而以“反和谐的丑作为追求的理想”的西方现代派艺术,周先生则认为是近代崇高型艺术的“极端发展”,仍属崇高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清代著名文论家叶燮的《原诗·内篇》中包含了丰富的修辞思想 ,尤其是他对诗歌修辞的核心问题———“活法”的深刻论述 ,对我们认识诗歌语言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诗歌修辞的角度 ,结合叶燮在文中的有关论述 ,对“活法”的概念、“活法”产生的内在必然性、诗人素质要求以及诗歌语言变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叶燮是清初一位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他的一些关于诗歌理论和美学的卓越见解,除了见于探讨诗歌发展本末源流的专著《原诗》外,更多地散见于他的诗文集中。这些见解,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而在探讨诗歌的创作方法时,对于诗歌创作中的形象思维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鲁迅《野草》,除了受到波特莱尔、屠格涅夫和尼采“散文诗”的影响,象征主义、现实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也受过佛教文学创作和佛教美学思想的影响。他所主张的“发扬真美,以娱人情”与佛文化的美学思想“妙悟说”与“神韵说”关系密切,《野草》的艺术追求价值取向与佛文化艺术实践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0.
《窦娥冤》是一部伟大的悲剧作品。正如王国维所说:“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它之所以享有如此高的声誊,是与它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分不开的。 现实主义美学理论创始人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然而,生活就是斗争,人正是在与种种灾难和不幸斗争中,才显示出其思想美、心灵美和性格美的,所以人类在和灾难、不(?)的奋斗中,就产生出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