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白石是我国杰出的国画大师。一次,作家老舍请他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画一幅画。“蛙声”乃是听觉形象,要用视觉艺术的绘画来表现,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规定的背景又是“山泉”,只能借“山泉”来表现“蛙声十里”就更是难上加难了。白石老人没有着意去画那些鼓腮噪鸣的青蛙,而是作一片急流从山涧乱石之中飞泻而出,内中夹着几个活蹦乱跳、极富生命力的蝌蚪;  相似文献   

2.
浅谈修辞手法中的“通感”江苏泗阳县广播电视局史文贵当我们仔细品味两个普通而生动的词:"冷眼"和"热望"时,都会明显感觉到,"冷眼"把对人的轻视态度,"热望"把人的盼望心情,表现得是那样的深刻和贴切2这种动人心弦的效果是怎样产生的呢?认真研究一下就会发...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通感”呢?达·芬奇在《笔记》中说:图画中和谐的人体形象是美的。这种美不但用眼睛看起来是美的,而且同样可以吸引其他感官。嘴巴想把它一口吞下,耳朵喜欢听人赞扬它,毛孔想将它吸收,鼻子猛嗅它散发的气息。这里,他虽然没有提“通感”二字,但已认识到五官感觉可以交互贯通。简言之,通感就是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沟通起来,彼此交互运用于描写事物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也有人把它称做“移觉”。下面以记叙文、散文为例,谈谈通感在作文中的具体运用。在记叙文、散文中运用这一方法,主要是为了增强描写的形象性。因为散文比记…  相似文献   

4.
范溃 《华章》2011,(35)
通感是一种较复杂的心理现象,指某些感觉器官的相互沟通,在文学描写中也不少见,作为一种语言修辞手法,它可以调动人的各种感官,使它们彼此之间互相沟通,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以感觉写感觉”,造成读者在感觉上的移位,从而使读者获得鲜明、具体、新奇的印象,领略到文学作品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选编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其中出现了“通感”这种修辞格,由于教材及教参上对这一修辞解释的过为简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此概念也是不甚明了。并且由于通感与比喻、移就等其他修辞非常近似,经常会产生混淆。笔者试图从定义、分类以及其与比喻、移就的区别等几个方面来对通感这一修辞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写作中,通感主要是在形象思维过程中,把全然不同的事物形象化合到一起,触类旁通。通感是作家把自己捕获的形象作变形处理的一种审美活动。概括来说,通感  相似文献   

7.
通感在诗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个性特征鲜明,极富新意和独创性.中唐诗人李贺在诗歌创作中大量使用通感艺术手法,奇想联翩,构思精巧,体现出一种奇诡、冷艳和瘦硬的风格.本文探讨和分析了李贺诗歌中通感的基本形式,并从通感的角度分析了其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从而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诗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迫于高考的压力,高三教师在作文备考中往往坚持让学生写议论文,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那些不会写作文的学生获得及格以上的分数,来确保高考成绩。其实,如果我们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他们把作文写得更生动有情,同样能够让阅卷教师眼前一亮,获得理想的分数。  相似文献   

9.
朦胧诗在对传统通感手法继承的基础上,又加以改造、创新,既丰富、发展了传统诗歌的通感手法,同时也是对陷入僵化的当代诗歌语言的冲击与改造。  相似文献   

10.
通感,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说,是指创作(或欣赏)过程中各种感觉(视、听、触、味、嗅等)彼此联系、沟通、互相感应的心理现象。我国历代文论家对于通感描写不乏十分精辟的论述,但他们大都只是捕捉到了通感的神韵,并没有明确指出什么叫通感,我觉得明朝的杨慎对此讲得比较清楚。《升庵诗话》卷七“香云香雨”条:  相似文献   

11.
"通感"又叫"移觉",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用形象的语言表示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移用。调动起人们进一步感知事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具体、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2.
英语的synaesthesia是表现力很强的修辞格,常见于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中。它在手法上的独特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文章通过对synaesthesia的定义、种类、特点、作用及辨析的分析,以求得对synaesthesia这种英语修辞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留白,原本是中国绘画中一种常用的手法。即在整幅画面中适当留下空白,什么也不画,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以达到"此时无笔胜有笔"的艺术境界。后来,这种手法渐渐被移植到文学创作中。作者故意隐去要表达的含义,而运用一些特殊的文字,让读者去揣摩诸如故事的结局、人物的命运、蕴含的哲理、人物的情感等。这种技巧运用得当,可以使文章简约含蓄,有"言有终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而读者则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尽情徜徉在想象的殿堂之中。留白,可以在文章任何一处展开,但多用于结尾。留白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艺术创作与鉴赏有其共同的机制,即共同的生活经验和较为一致的艺术情趣。据此。得出艺术鉴赏中的三点“通感”。从蓄势、空白和时间性三个层面给以分析探讨,试图抽象概括出艺术鉴赏中客观存在的某种规律,从而指导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提高人们的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感艺术手法的运用王礼民提起“通感”一词.人们或许感到陌生.然而决非高深莫测。它是人们在客观世界中感受事物的一种并不鲜见的方法,即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互相联系沟通的现象。这种方法常常运用于文艺创作中,于是.就形成了一种颇具特色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通感手法在李贺诗歌中的表现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感手法 ,在李贺诗歌中的运用 ,其数量之多 ,运用之妙在中国古代诗歌中 ,是最为突出的。客观物象在李贺的笔下往往不是按其自然的本性和方式存在。而是经过位移和变形 ,再依作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重新组合在一起 ,使他的诗歌更加富有个性。在这种切割组接中 ,通感手法的运用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是李贺诗歌风格形成的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17.
浅谈通感     
王琦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308+310-308,310
英语的Synaesthesia(通感)是一种不太被人所注意的修辞格,常见于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中。它的运用能使语言富于形象性,增加感染力。本文通过对Synaesthesia的定义、生成基础及应用对比的分析,以求对Synaesthesia这种英语修辞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19.
小议“通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就是人的诸种感觉的相互交通,也叫“移觉”或“感觉借移”。著名学者钱钟书曾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相似文献   

20.
浅谈通感     
文学作品以形象诉之于人的感官而发生感染力量.形象愈逼真、愈鲜明、愈丰满,它的感染力量也愈大.“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是古今传诵的名句,“绿”字之所以比“到”、“过”等字好.就是因为“绿”,字除了使人感到春风骀荡和煦之外.还使人看到鲜艳的颜色,一片嫩绿,耀人眼目.“僧敲月下门”的“敲”字之所以胜于“推”字,也是因为它不仅使人看到幽居门前,明月之下,携杖而来的身影,而且在寂静的夜中,听到了清脆的敲击声.这种声音,响彻郊野,是能给人极深刻的印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