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互联网的开发和建设涉及诸多法律问题,但目前我国尚无一部法律专门规范网络。如果解决不好网络上涉及的法律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信息资源训的建设。本文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法律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法律专业出版社为主体,分析了法律出版业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探讨了法律出版业目前的困境与不足,提出了以组建法律出版企业集团为最终目标的发展方向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未来图书馆法律问题前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晓兰 《图书馆论坛》2003,23(3):126-127,115
阐述了图书馆信息安全的法律规范和图书馆面临的法律问题,即知识产权问题和信息安全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图书馆相关法律的制定原则。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竞争情报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竞争情报与商业秘密、知识产权及国家信息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信息法律体系的完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国外信息法的建设情况,针对我国信息法律体系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进行法律体系完善的四点措施。  相似文献   

6.
蔡蓓  万杰  范国盛 《大观周刊》2012,(21):10-11
法律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跨学科特点的整合学科,本文从法律心理学的概念、研究意义、研究对象范围、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方面,对法律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我国法律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当前我国法律心理学研究不足方面及研究的方向,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法是目前国内图书馆界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成果颇多,达成诸多共识.但研究的焦点大都集中在建立一部健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鲜有对图书馆法法律部门的论述.作者对我国图书馆法法律部门进行了立法回顾和现状分析,论述了加强图书馆法立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就图书馆法法律部门的规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论图书馆法的调整对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评介了我国图书馆学界关于图书馆法调整对象的几种主要观点,分析了我国图书馆法调整对象的具体内容和法律特征,进而探讨了图书馆法的定义和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9.
北洋政府时期,颁布了近代第一部律师法律制度——《律师暂行章程》,标志着近代律师法律制度的确定,从而促进了近代律师业的发展。由于北洋政府的反动性质,其对于律师业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从而导致律师业的发展十分缓慢。  相似文献   

10.
刘怀民 《大观周刊》2012,(30):52-52
法律方法是指法律职业共同体运用独特的法律思维与法律知识,在处理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的对立的难题时,达到法律判断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最终实现法的公平正义。因此如何运用法律方法,把事实与规范有机联结在一起,才是法律方法论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本文将以该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法律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国际著名权威检索工具EI、ISTP、SCI, 对中国科学院各资源环境研究所1990- 1998 年论文收录及其被引用数量、人均发文量、国际论文数量、合作研究论文数量等进行统计, 并对各所论文中被SCI 收录及引用最多的作者、刊物和机构进行比较排序, 进而对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管理与联系的各资源环境研究所科研总体实力进行比较评价。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书目数据存在的著录简单化、不规范、重复等质量问题,进行OPAC书目数据纠错功能的需求、原理、思路及其实现方法的研究。利用JavaScript、CSS、ASP和数据库相关技术对疑问书目数据进行选择、编辑、存储、审核及更新,实现书目纠错功能,以提高书目数据的质量、增强OPAC的互动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13.
许臻  颜祥林 《山西档案》2021,(1):173-180
为了揭示我国电子档案研究的主题分布,从电子档案管理流程视角切入,以电子档案相关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对电子档案管理的信息技术环境、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电子档案的管理与处置和电子档案的利用等四个研究主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研究较多关注文件和档案管理系统功能设计、新型电子文件的归档可行性、单套制归档、存储、备份和关联利用的问题,但其基础设施、编目、著录、鉴定与销毁等研究问题受关注较少,同时,知识图谱等新兴技术在电子档案中的应用以及资源的社会化开发、交互推送服务等新型开发利用模式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4.
作为游戏化学习与博物馆教育有机融合的产物,博物馆数字游戏化学习是数字时代博物馆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本文依据博物馆学、教育学、游戏设计等多种理论分析概括出博物馆数字游戏化学习具有教育性、愉悦性、自愿性、体验性、互动性等主要特征,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知名博物馆的典型案例,提出以下设计思路:首先,明确目标参与人群,注重全面分析需求、提供分众设计;其次,合理规划学习内容,注重跨越学科统整、应用多元场域;再次,精心设计游戏方式,注重创设学习情境、吸引主动探究;最后,凸显场馆教育特色,注重利用资源环境、虚实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调研美国版权局、图书馆协会及数十所高校的E-reserves版权政策,对提交E-reserve材料的要求、E-reserve材料的范围和数量限制、E-reserve系统的访问、E-reserve材料的存储和再利用、部分E-reserve材料获得版权许可等方面的政策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美国E-reserves版权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包括发挥中国图书馆学会的行业领导作用、高校应制定自己的Ereserve政策、明确需要授权的材料、明晰E-reserve系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知识网络中隐性知识的共享困境及其克服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网络的困境在于隐性知识的转移与共享难以实现,而隐性知识的共享困境,从个体层面上看主要表现为:心理困境、能力困境和动力困境,从组织层面上看主要体现为; 组织结构困境、组织文化困境、组织间的信任困境、组织间文化距离困境、组织能力差异困境和组织间合作动力困境。社会网络为解决上述困境提供了一个视角,科技专业网络、客户网络、娱乐网络以及企业家个人友谊网络等非正式网络可以弥补正式组织和正式网络的先天性不足,是克服知识网络中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文献信息传播理论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The so-called doaumentary information denotes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information livening and sharing by means of information exchange,distribution,transfer and circulation for a certain receiver.It is made up by disseminators,the dissemination channels,receiver audience and disseminative results.It is a process of developing and infinite circulation,having the features of characters of purpose and benefit,dynamic state and continution,fratuitousness and remuneration,education and learning,science and systematicness as well as ideology and awareness.There are natural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the documentary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Its basic laws are laws of synchronization,selective compatibility,overlap and the finite law of meeting the needs of demands as well as the law of complementation,while the basic principles are service supremacy,open policy,forward limit,exrensiveness,rapidness,accuracy and exactitude as well as benefits.Ways of dissemination are of passive,active,participation,computer and network pattern and modes.ref.2  相似文献   

18.
Discussions of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 center on new economic models, digital modes of distribution, and how to attract young audiences. But what of how future journalism might represent, describe, and critique issues of race, gender, class, and sexuality? And what of the race, gender, class, and sexuality of future journalists themselves? Issues of industry survival take center stage in debates about journalism’s future. Issues of integrity, wisdom, and increased levels of equity in coverage and employment have less success finding the spotlight. Concern over how to deliver news in the coming decades generally trumps debate about who might deliver it and the character of what might be delivered. The importance of political economy analyses of new journalism, coupled with keeping gender, race, and sexuality identities front and center, is emphasized.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信息疫情"的概念和十大特点,包括传播的快速性、信息的过载性、关注的大众性、涉略的广泛性、内容的动态性、空间的跨域性、媒体的社交性、污名的歧视性、真伪的难辨性、效果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20.
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图书馆资源数字化、网络信息资源久存化、图书馆服务个性化、信息素养教育标准化、图书馆管理现代化、图书馆用户社会化、图书馆组织联盟化、图书馆经营产业化、图书馆馆舍无界化、图书馆事业法制化和图书馆发展国际化11个方面探讨和分析世界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