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永红 《新闻实践》2011,(11):42-43
乐清日报的“微新闻”开办两月有余,已经成为报纸最知名的栏目之一。记者出去采访,读者通常会说起近日报纸上哪条“豆腐干”新闻有趣。虽然,我们将模仿微博体的新闻报道文体命名为“微新闻”,但读者形象地将之称作“豆腐干新闻”。  相似文献   

2.
3.
黄宁 《记者摇篮》2009,(2):41-41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如今,由于传输设备的现代化,只需要一部手机,电台记者就可以把把现场报道及时发出去,让听众第一时间获知事件的最新进展。随着大量新闻以进行时、递进式,快速、密集地精彩呈现,可以说,广播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又找到了一枚先声夺人的利器。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既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积极实践,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宣传工作者综合素质、推动新闻宣传事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走转改”活动中,“走”是基础,“转”是关键,“改”是目的。  相似文献   

5.
刘波  杜慧 《新闻传播》2006,(5):51-51
新闻是公众关心的最新事实、信息的报道。这是郑保卫教授对众说纷纭的”新闻”定义进行了系统分析之后得出的最新的定义。显然,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来,这个定义更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深入理解和把握当今新闻信息的即时性特征。新闻记者常常深感苦恼的恰恰是,许多新闻事件在发生的瞬间,往往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而难以把握,这给对时间性要求相对严格的新闻消息采写制造了障碍。而事件发展的结果又多是不可预期的,等待结果的出现来形成完整报道则往往体现不出时效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把“两会”代表、委员新闻按照人物消息或人物通讯来写。就会遮蔽新闻的政治内涵,将导致政治新闻泛化或者娱乐化而流于平庸。无论是描述性还是实质性代表、委员新闻报道理念,以及关于“回应性”代表、委员新闻、“人民的好代表”的新闻选择标准问题.无不体现代表、委员新闻固有的政治逻辑偏向性。  相似文献   

7.
新闻摄影究竟是什么?怎么给它定义?我理解,新闻摄影是“现在进行时”的新闻事实的现场形象截取。这里的重点在“现在进行时”上。这个概念是从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南振中对新闻摄影的定义演  相似文献   

8.
8月9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活动开展以来,各地新闻单位迅速行动,记者不仅仅扎根基层、深入采访,还积极通过新闻报道,为当地群众实实在在地解决  相似文献   

9.
专业统计数据显示,松花江网近期关注度暴涨:日点击量突破7万次大关,同比增长逾30倍;论坛注册用户激增,目前已接近4万人。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之后,松花江网第一时间积极改进文风,“质”变引发“量”变,正式上线不到两年便收获了上述成绩。  相似文献   

10.
王健 《新闻战线》2012,(12):46-47
走基层更具操作性,"走"的过程也直接带来了作风的改变;而相对而言,"改文风"难度大些,真正体现"走转改"的成果,就要在抓文风上下工夫。"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各类媒体纷纷响应,做了许多"功课",浮在上面,靠互联网攒稿;脱离群众,价值取向偏离;夸夸其谈,文风假大空的现象大大减少。转变了观念,锻炼了队伍,产生了一大批优秀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1.
在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全面展开背景下,我国新闻媒体尤其是各地党报都在大力改进时政报道,常见做法有三:一是依据参加会议等公务活动领导的行政级别,规定相应报道的字数“上限”,以压缩单篇报道的篇幅;二是依据公务活动内容的重要性,规定部分活动不作报道,以减少时政报道的数量;三是依据公务活动的新闻宣传价值,规定部分活动报道不上头条,以腾出重要的版面位置和播出时段让位给其他新闻.  相似文献   

12.
央视新闻中心在这个庞大的电视台中是重中之重。《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多档节目不单只是一档普通的电视新闻节目,它们还代表着某种导向。而在各地卫视崛起,网络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央视也必须选择改版。新闻中心的改版与改革又成为了最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姚福军 《视听界》2013,(2):82-83
改进文风,让报道有用又好看,既是群众的呼唤,也是新闻媒体发展的需要。好的文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宣部《三项学习教育通讯》专文介绍“镇江经验”,江苏省“三教办”四次用《简报》形式将“镇江经验”向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延安整风时期、20世纪50年代、文革过后以及改革开放以后新闻文风的历史演变过程,提出新闻文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既是共产党实事求是理论原则的体现,也是现代中国转型的重要任务。改革文风需要尊重新闻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5.
"改文风"是新闻媒体的一件大事,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百姓的期待.现在之所以把"改文风"摆到这么突出的位置,就是因为一段时期以来一些新闻媒体讲空话套话、讲言之无物、不着边际的话已相沿成习.老百姓厌倦和反感这种不良的文风,媒体自身也有改变的强烈愿望.中央电视台这段时间在"改文风"上才开了个头,老百姓就给了很多溢美之词,这说明,只要媒体在文风上有所改变,老百姓就会给予热情的肯定和鼓励,他们对新闻媒体"改文风"有更高的期待.结合中央电视台的实践,在"改文风"方面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时政栏目是群众了解党委政府决策的最权威渠道,在"改文风"的实践中,必须弄明白究竟要改什么,再将这种改变固化并长久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7.
5年换届期到,中国又一次迎来了选人用人的大考。 换届,就是考验之时,事关执政党的健康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更涉及人民的幸福生活,因而备受世人瞩目。买官卖官、换届病……以往换届时容易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在本次换届中大大减少。这得益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在换届中集中运用。民主、公开、透明,成为最大亮点,而这正是破解用人腐败的法宝。在本次换届中,诸多干部选拔的创新经验被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姓“社”。在新闻改革中,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资产阶级新闻理论,而改变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变姓“社”为姓“资”。近几年,新闻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时下,新闻报道的内容已非昔日能比。特别是自2011年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产生了一大批来自一线、感人至深的新闻作品,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然而,形式上的变革却还未使新闻报道尽如人意。新闻报道的八股味还很浓,“冗长空洞、言之无物”、“文件语言、  相似文献   

20.
同期声是新闻现场最真实最直接的反映,作为新闻报道的形式之一,对于完成新闻内容真实客观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新闻媒体"改文风"活动的开展,对新闻报道用好现场同期声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