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还原糖的鉴定实验原理是斐林试剂(主要成份是Cu(OH)2,本实验中由NaOH与CuSO4反应生成)与还原糖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从而证实生物组织中存在还原糖。实验要求隔水加热煮沸2min左右观察颜色的变化,颜色由桔黄色→鲜红色→深棕色→砖红色→红褐色,发生了多次的演变,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高中化学第二册(2003年版)第165页关于Cu(OH)2氧化乙醛的实验方法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是: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ml,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5%的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有红色沉淀产生。该红色沉淀是Cu2O,它是由反应中生成的Cu(OH)2被乙醛还原产生的:Cu2++2OH-Cu(OH)2↓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对这样一个重要实验,近年来有不少教师进行了探究,达成的共识是:①乙醛还原Cu(OH)2的反应需要加热至沸腾;②NaOH要过量。有争议的是:Cu(OH)2是否必须是新制的。以下笔者就“新制C…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中学参考书中表示新制的Cu(OH)2与醛反应的方程式最常见的为:醛+Cu(OH)2、→酸+Cu2O↓+2H2O(1)也有教材表示为:醛(2)认为难是同四羟基会铜离子电离出的少量Cu2 “离子反应.为证明两个方程式哪个更确切,做了如下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2%CuSO4溶液,滴入少量10%Na0H溶液(此时CuSO。过鼾,加乙醛0.smL,加热煮沸,结果无砖红色沉淀·2在试管中加入适量2%CllS04溶液,滴入10%N4OH溶液至CllS04刚好沉淀完全,再加乙酸0.smL,加热煮沸,结果无砖红色沉淀.3.在试管中加入适量2%C4504溶液,滴入10%…  相似文献   

4.
舒鲲 《理科考试研究》2006,13(12):64-64
题目一化学小组为测定某铜矿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30g该铜矿样品于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至刚好完全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u2(OH)2C03+4HCIl-2CuCl2+CO2↑+3H2O,反应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Cu2(OH)2CO3为222,HCl为36.5,CuCl2为135,CO2为44,H2O为18.共用去146g盐酸.(假设铜矿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5.
1 由CuSO4制CuO的学生实验中加热蓝色沉淀物没变黑而变为浅蓝 高一化学第一个学生实验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虽然是介绍固体物称量、研磨、溶解、蒸发、过滤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但其中包含有两个化学反应:Cu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复分解反应和Cu(OH)2在水中受热的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6.
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生成物中必备下列条件之一,即(1)有气体放出,或(2)有沉淀析出,或(3)有水生成。否则就不能发生。其实,即使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复分解反应也不一定能发生,因为它的发生对反应物也有一定要求。一、复分解反应对反应物的要求1.酸+碱→盐+水参加反应的酸和碱中至少有一种可溶,反应可能进行;若两种反应物都难溶于水,则反应就不能进行。如HCl+NaOH=NaCl+H2OH2SO4+Cu(OH)2=CuSO4+2H2O(不溶)Cu(OH)2+H2SiO3≠(不溶)(不溶)2.酸+盐→新酸+新盐参加反应的酸必须可溶于水;如果反应物…  相似文献   

7.
高一教材学生实验“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中制取氧化铜时,实验步骤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学生将NaOH溶液向CuSO4溶液中加入时,得不到期望的蓝色沉淀Cu(OH)2,而是得到了蓝绿色物质或深蓝色物质;有些学生加热很长时间也得不到黑色的CuO,而是得到了蓝绿色的物质;有些学生加热得到了黑色的氧化铜,但量很少。那么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为得到纯净的氧化铜,我进行了下列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实验评价题,是对某一化学问题所设计的多种解决方案进行评估,评价各种方案的优劣、可行性或合理性等.现举例说明如下.1.评价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例1在制取下列物质的设计实验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A.CuCu(NO3)2溶液Cu(OH)2B.CaCO3CaOCa(OH)2NaOHC.FeFe2O3Fe2(SO4)3D.CuOCu(OH)2CuSO4(2002年扬州中考试题)解析:本题要求从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三方面综合评价实验设计.A选项,用AgNO3溶液与Cu反应,经济上不合理,因为AgNO3价格高;B选…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6分)1.四种离子,两两能相互组成的化合物共有()A.4种B.5种C.6种D.2种2.限用C、CO、CuO、CaCO3、盐酸五种物质,进行单一或两两反应,共可以写出生成物中有CO2的化学方程式()A.2个B.3个C.4个D.8个3.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使pH值显著降低的是()A.硫酸B.氯化铜C.氯化钡D.二氧化碳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在常温下两两混和都能发生反应的一组是()A.BaCl2、NaCl、Na2SO4B.AgNO3、HCl、Cu(NO3)2C.NaOH、HCl、BaCl2D.Ca(OH)2、Na2CO3…  相似文献   

10.
好题没有标准,能让你得到更多的收益的题都是好题.有些问题,初做时不觉得好在哪里,但细细品味,越品味越浓.下面这些选择题你做过吗?你觉得它们好在哪里呢?例1向10mL0.1mol·L-1CuSO4溶液中加入10mL0.15mol·L-1NaOH溶液,产生一种蓝色的沉淀,溶液中的Cu2+已几乎被沉淀完全.该沉淀的主要成分是().A.CU(OH)2B.Cu2(OH)2SO4C.3Cu(OH)2·CuSO4D.Cu2(OH)2解与品:抓住“特殊关系”,大胆判断.因反应后Cu2+、OH-已几乎全部进入沉淀物中,故依题意知产物分子中Cu2+与OH-的离子数比为2:3.应选C.例2与右图所示曲线相符合的实验是().A.向饱和H2SO2溶液中通入pH↑  相似文献   

11.
张娟 《四川教育》2004,(11):44-44
教师应大胆创新,改变演示实验程序,使演示实验学生化;提供探索性问题,注意分析实验过程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提高演示实验的探索性和研究性。比如在“钠与乙醇反应”的演示实验中,先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钠在烧杯底部,缓慢放出气泡并移动,说明钠能与乙醇反应并生成氢气。再改用白酒与钠反应,让  相似文献   

12.
作者研究了Na2S2O3、CuSO4、C2H5OH、H2O四元素合成CuOH的反应机理.由碰撞理论推得Cu+和CuOH的生成速率方程。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浓度对区应速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三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两种理想状态,当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3时正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为1:4时反应正好无沉淀生成.分子式方程为:AlCl3+3NaOH=3NaCl+Al(OH)3↓(A)AIC13+4N3OH=3NaCl+2H2O+NaAlO2(B)南京大学出版《新编高中化学大观》,1995,P.199.描述有关离子方程式如下:Al3++3OH-=Al(OH)3↓①当氢氧根离子过量,则氢氧化铝沉淀会溶解或全部溶解:AI(OH)。+OH=AIO7+ZH。O@由①+②式得:AI'++4OH"=AIOI+ZH。O@在我校高中化学教学和高中化学总复习中,多次发现学…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在目前的中学化学教材中,CuSO_4+2NaOH=Cu(OH)_2↓+Na_2SO_4是一个常见的化学方程式,这很容易让学生认为当 CuSO_4和 NaOH 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时,生成的就是 Cu(OH)_2沉淀。事实上生成的沉淀是不是 Cu(OH)_2呢?北京大学严宣申在《化学实验的启示与科学思维的训练》一书中认为,当 CuSO_4溶液和 NaOH 溶液浓度相同,体积比为2:3混合时,生成的是碱式硫酸铜Cu_4(OH)_6SO_4。胡传生在《化学教育》2004年第5期发  相似文献   

15.
H2SO4 AgNO3溶 NaOH溶 高 Na2CO3溶 H2SO4 H2 H2SO4 在化学中考试卷中,评价型实验题成为新的亮点。评价题提出对某一化学问题所设计的多种解决方案,要求学生逐一评价各种方案的优劣、合理性或可行性等。现举几例供参考。一、评价方案的可行性例1在制取下列物质的设计实验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A.CuCu(NO3)2溶液Cu(OH)2B.CaCO3CaOCa(OH)2NaOHC.FeO2点燃Fe2O3Fe2(SO4)3D.CuOCu(OH)2CuSO4(2002年扬州市中考试题…  相似文献   

16.
1斐林试剂为什么不稳定?许多习题都认为斐林试剂不稳定是由于生成的Cu(OH)2不稳定所致,其实不然。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在常温常压下,向试管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2mL,然后再滴入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4~5滴,振荡,形成的蓝色悬浊液即为斐林试剂。在新配制的斐林试剂中,Cu^2 以[Cu(OH)4]^2-络阴离子的形式存在,该离子不稳定,放置过久,OH^-会和空气中的CO2反应导致[OH^-]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一、利用演示实验 ,激发学生的感知兴趣如在讲钠的化学性质时 ,将黄豆粒大小的钠放在一个小烧杯中 ,把小烧杯置于投影仪上 ,使学生透过屏幕清晰地观察到了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针对每一个现象再作进一步的探索 ,使得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 ,从而引起学生的感知兴趣。为巩固学生探求知识的渴望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又演示了两个实验 :(1)把一小块钠投入到饱和石灰水中 ,发现石灰水变浑浊。(2)把一小块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发现不仅具有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同时又有蓝色的沉淀生成。并提出几个关联性很强的“为什么”。从而使学生感到了…  相似文献   

18.
对化学实验中的某些被误读的实验现象进行辨析,如:将铁片插入稀硫酸中表面变黑误认为是金属中的碳露出;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时产生的黑色物质误认为是CuO;向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加热时生成的浅蓝色沉淀误认为是Cu(OH)2;配"新制FeSO4溶液"时将试剂溶于稀硫酸中误认为是防止Fe2+水解;淀粉水解碱化后加碘水未变蓝误认为是淀粉水解完全了。  相似文献   

19.
高一化学教材中钠与水的反应演示实验[实验4-3]存在以下两个问题:①一个反应两次操作较麻烦。特别是钠和水反应收集氢气的实验,教师用双手同时在烧杯内外操作,很不方便,学生也不易观察。②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需要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教材中的实验由于操作复杂,不符合改进要求,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我们作了以下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1)。 向平底烧瓶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加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钠(用滤纸把煤油吸干)投入烧瓶内塞入单孔塞,即可观察到钠在水中剧烈反应的现象,又可看到气球逐渐…  相似文献   

20.
1.设计一个实验,实现Cu+2H2O(?)Cu(OH)2↓十H2↑,并验证反应产物.解析:因为铜的失电子能力小于H2的失电子能力,显然常规情况下,铜不可能置换出H2,只有利用电解原理实现该反应.实验设计如下:实验用品:铜棒、干电池、碳棒、小烧杯、NaOH溶液、导线、U形管、火柴.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