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莲鹡鸰图》,是唐绘手鉴《笔耕园》60幅册页中的一幅。图上荷叶渐已枯萎,半露出的荷花热烈绽放,花瓣如勺,一枝莲蓬破水而出,高高的茎秆撑住硕大的莲蓬头;两只鹡鸰鸟立于此中,悠闲自在。技法上,画家以细线勾勒后再皴染水墨,浓淡深浅,清新自然。  相似文献   

2.
伦勃朗作为17世纪荷兰乃至欧洲最为耀眼的艺术之星,他的作品对整个时代都有着非凡的意义。作为他最具代表性的宗教题材的画作《浪子回头》更具有研究价值。今以"浪子回头是否是画家最后一幅作品"的疑问作为出发点,从四个方面分析画作,并与其他时期的作品相比较,分析画家伦勃朗最后一幅画作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3.
明代仇英是中国画史上一位成就卓著的画家,他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文章对仇英的《汉宫春晓图》进行了还原历史性的分析,帮助艺术接受者更深入地了解仇英的仕女人物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4.
正《月曼清游图册》是清代画家陈枚所作,共12开。作者以每月的气候变化为背景,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体现宫廷生活与民间生活的密切关联。作者在人物创作的审美取向上,有别于唐代张萱、周昉笔下体态丰腴的嫔妃形象,而以明代唐寅、仇英笔下的仕女画为审美标准,追求秀润飘逸的情致。画家以工细流畅的线条和亮丽鲜活的色彩,将嫔妃们描绘成身材修长、体态轻盈、"倚风娇无力"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宫女图》     
正绢本设色24.4cm×25.8c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此图是唐绘《笔耕园》60幅册页中的一幅,绘三位女子于后院休闲取乐之景。一位女子端坐桌前,桌上摆着剪刀、布匹等女红,或刚完成一幅绣花,此时正盯着翩翩起舞的红衣女子。院中花开满地,高大的树木繁茂苍翠。细细观之,这张画虽然是工笔画,但也加入了一些写意的手法。  相似文献   

6.
<正>有的画家是一个纯粹的画家,比如莫奈,只需看他的作品。有的画家不仅是画家,还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人,比如梵高,要理解他的作品,必须先理解他的性格与生活。丰子恺按序曲、准备时代、荷兰时代、巴黎时代、难过时代及最后这六个阶段,以淡雅而不失热烈的笔调,在《梵高生活》(原名《古珂生活》)中讲述了梵高一生行止和创作历程。本书逢梵高诞辰160周年、丰子恺诞辰115周年,推出了全彩新版,随文配入多幅梵高等大师名画,图文交辉。封面设计独  相似文献   

7.
正22.7cm×24.6cm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仙女乘鸾图》,是传为五代南唐画家周文矩所作的一幅扇面画。作品线条工谨精细,如春蚕吐丝,柔中见刚。此图原载《历代名笔集胜册》第一册,经《虚斋名画录》著录。图虽无款,但作品风格飞动精丽,允为北宋早期的作品。此图旧签题以及对幅中耿昭忠的题记,均言作者是五代周文矩。图绘一鸾凤于薄云淡雾中振翅飞鸣,其背上一仙女正茫然回首目视身后的一轮圆  相似文献   

8.
<正>1934年3月,鲁迅以三闲书屋的名义将他以宣纸换来的苏联单幅与插图木刻,选出59幅编成《引玉集》,以供那时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参考。其中第六页刊有一张毕斯凯莱夫所作的"国立美术馆图书室"。有趣的是,鲁迅称它为"藏书图记",而不称之为"藏书票"。毕斯凯莱夫是苏联著名木刻版画家、插图画家,作品有《铁流》《安娜·卡列尼娜》等书插图,早为中国读者所熟悉。  相似文献   

9.
1《窗》是一幅极具特色的插图作品,是画家独特的"点点画法"插图代表作之一,画家以高超的技法,完美地运用点的组合,深入精微地刻画出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精准深刻地表现了原著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通过媒体了解到,我国某知名画家的一幅作品,在一次竞拍中以天价成交。我有一位朋友是画师,他最贵的作品也不过几千元。就此我请教他:你们作品价格的差别怎么如此之大?他坦言道:因为我是画师而人家是画家。画师在"画"一幅画时,绘画技艺的  相似文献   

11.
正《兰亭图》扇是仇英为嘉兴大收藏家项元汴绘制的,画面精致艳逸,为其扇面的代表作之一。扇面为金笺纸本,画风工丽飘逸。本幅无仇英款印,根据作品画风及右上角所钤"项元汴印""墨林主人"二印,证明此扇面为项元汴所藏。《兰亭图》以工笔重彩描绘王羲之在兰亭水阁观鹅、赏鹤的情  相似文献   

12.
一、从"这不是一只烟斗"谈起1929年,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画了一幅名为《形象的叛逆》的画,画面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烟斗,而画面下方则写了一行法文:"这不是一只烟斗"。几年以后,马格利特又画了一幅更具迷惑性的作品,题为《双重之谜》,画面的左上方有一个悬浮着的烟斗形象,右下方立着一个画架,上面摆着一幅画,就是1929年的那幅《形象的叛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仇英的《竹林品古》与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两幅传统名画作品比较谈起,强调中西方的审美受意识形态及文化背景的影响而有着显著的不同。通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中西方传统绘画的不同,并揭示产生这种不同审美差异的原因,说明中西方绘画既有相同性,又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将随着各自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而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拾穗者     
【时期】1857年【作者】让·弗朗索瓦·米勒(法国)【规格】83.5cm×111cm【材料】布、油彩【藏处】奥赛博物馆(法国巴黎)《拾穗者》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的、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人们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深刻体会。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  相似文献   

15.
废纸三千     
<正>巡回画展期间,观众最关心的问题是"画一幅画要多长时间"?这叫画家也不得不认真思考,到底需要多久才能完成一幅作品。这真是难题。每天都在作画的人,竟然无法给观众一个标准答案。真正的创作,与电视节目中画家现场挥毫的表演并不一样。我曾经目睹画家挥毫,几片墨荷叶,两朵荷花,一只翠鸟,不到半小时,一幅《荷塘清趣》出来了。观众大力  相似文献   

16.
正《人物故事图册》为明代仇英所作,全册共十开,内容取材于历史故事、寓言传说、文人轶事及诗文寓意,如子路问津、南华秋水、吹箫引凤、高山流水、竹院品古、松林六逸等。这些题材虽经常被历代画家所描绘,但仇英在作品立意、形象塑造和笔墨表现等方面,都注入了自己的才思和技巧,显示出鲜明的个性风格。  相似文献   

17.
仇英是吴门画派之一,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合称"吴门四家"或"明四家"。文章介绍仇英的艺术生涯及仇英版《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分析《清明上河图》在摹古方面的过人之处,从青绿重彩视角分析其对树、石、山、水、舟、车、建筑等景物在同图本用笔、用墨的变化,重点突出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对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的继承、发展,探究仇英在《清明上河图》创作中的创新与变革。  相似文献   

18.
花篮     
这是一幅临摹的佳作。临摹的是画家李暠创作的作品——《花篮》。作者孙旭以浑厚的墨色,多变的线条,完成了一幅细致精美、色彩绚丽、层次丰富、气韵生动的画作。  相似文献   

19.
史称《李白诗篇》、《裴旻舞剑》、《张旭狂草》为三绝。近代画家潘天寿又认为"画非三绝,而须四全。四全者,诗、书、画、印是也"。所以,中国画是这四者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齐白石大师正是以此而闻名遐迩。衣钵相传,良迟先生的作品都是继承这优秀传统,进而发扬光大的。试看画集中有一幅《蝴蝶花》图,他题诗:"聚画盈箱真不易,一空如洗却非难。年过丙午十三载,梦  相似文献   

20.
<正>席慕容,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她集画家、诗人、散文家于一身,因此作品"诗中画,画中诗"。她写出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脍炙人口的诗篇,以她的真诚和狂想唤起了一代人的梦想。而最新散文集《给我一个岛》(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是小岛上泊岸之心的内在抒情,草木花径间的青春短歌,向人们展现时代呼唤心灵的回归。这本《给我一个岛》,是席慕蓉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