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笔点丹青     
正《鸟语花香》李玉琴禽鸟是自然的精灵,飞羽灵动,将生命气息传达得淋漓尽致。此作鸟雀穿花而飞,充满春天的气息。花的点状形态与鸟雀的对比十分协调,色彩的对比,使画面清晰明亮。另,作品如能用仿古色宣纸绘制,则效果更佳。《松壑鸣泉》徐国箐《松壑鸣泉》是传统山水画题材,强调刻画松林掩映中泉流石上的景象。图中峰峦高耸,迎旭抱阳;深谷涵瑞,松古泉幽。此作能够体会古人法度,从造型入手,对局部细节画  相似文献   

2.
国画     
正《石榴图》田新舸石榴是吉祥植物,在庭院中广为种植。五月榴花照眼明,是传统五瑞题材之一;而果实"榴开百子,结实以报",常为礼敬师长的题材。此作呈之字形构图,叶片纷披,榴实掩映。作者将鸟雀置于石上,寓动于静,颇费心思。枝叶在恣意挥洒的同时若能再强调突出主要部分,则画面效果会更加明快。  相似文献   

3.
词花花     
春天哪儿最美?春天校园最美。最艳的牡丹,最红的桃花,开在校园内。最美的蝴蝶,最欢的鸟雀,都在校园飞。啊,春光里读书的孩子,那是春天的最美!  相似文献   

4.
漫笔点丹青     
正《春酣》江福根"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古人的诗意总是能够引发我们的想象。画面中,作者将鸟雀的飞翔轨迹进行了精心的安排,特别是鸟雀的尾部和柳树枝叶的交叠变化,使我们非常清晰地感知到空间的存在。桃花的花蕊,作者也进行了特别精心的描绘。画面空间和谐存在,是作品布局最为重要的方面。此作,作者  相似文献   

5.
漫笔点丹青     
正《赏秋》田素清此作以秋季葡萄为表现对象,构图饱满,设色文雅。在葡萄果实的绘制上,作者既采用了融汇西方技巧的保留高光的方法,又沿用了传统染高法;叶片藤蔓表现自然生动,巧妙利用了黄紫互衬的对比效果,将画面色调对比得亮丽美观;鸟雀位置得宜。赏秋有絮语,鸟雀更相知!作品题词让人有丰富联想,达到了半在画内追寻、半在画外思索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王之涣《凉州词》(其一)《全唐诗》卷二五三著录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中第一首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全唐诗》在“远”字下有注云:“一本次句为第一句。‘黄河远上’作‘黄河直上’。”按照此注,这诗即为: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直上白云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这样,这首《凉州词》在内容上就出现了两种文本,我们姑称前者为甲诗,后者为乙诗。又,闻一多《唐诗大系》录是诗时,第四句的“春光”作“春风”,如此,这诗就又出现了第三  相似文献   

7.
侯铭 《江西教育》2024,(18):77-78
<正>迎着十月的秋风,又来到相别已久的东山腰。伫立向东眺望,绿树掩映下,东山腰上曾经作为学校的建筑依然存在。目之所及皆是桂花树,桂花的香味仿佛随着清风飘至鼻翼,让记忆回到三十多年前,让思念归落到曾经的往事上。据说,东山腰上有一座唐朝的庙,那时已经改造成了学校,一座只有十余人的小学,犹如巢穴般安放着嗷嗷待哺的鸟雀。学校有一名五十岁左右体弱多病的老教师,他如一名僧人一样虔诚地布施真谛。他姓相,不是本地人,他一直住在学校里。  相似文献   

8.
窗外又传来"唧唧喳喳"的鸟雀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每天一大早,我都是在鸟雀声中醒来的。在城市生活已久,除了公园之外,很少能够听到鸟声。是什么吸引了这些鸟雀,来到我的窗前?我起床,好奇地来到阳台上。树冠和栅栏上,飞跃着一大群麻雀,还有几只画眉、燕雀,以及我叫不出名字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跳着,闹着,围着  相似文献   

9.
漫笔点丹青     
正《秋韵》宋人在工笔花鸟画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这与那个崇尚文化、尊理重思的时代氛围相关。后世学人,祖述其法。作者于万千枝叶中折取一枝表现,穷尽表现之能事,将果实的表皮、叶子边缘等细节表现清晰。果熟来禽,正是大自然的规律。鸟雀的灵动与果叶的丰美,正是大自然勃勃生机的展现。此作,蕴  相似文献   

10.
班上出现了十来把弹弓,一时“纸”弹肆虐,鸟雀惊飞。我便在黑板报上写下一首《赠玩弹弓枪的同学》:“铁丝橡筋作弹弓,精巧玲珑谓聪明。此心用在学习上,苦战攻关捷报频。”第二天,弹弓枪便消声匿迹了。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译文: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  相似文献   

12.
一切学术文学皆以训诂为址基。此不仅先秦两汉之诗文,即唐诗宋词,亦必以训诂为主,推敲诗意。鄙人对九经三史较熟,惟不谙于诗词,但偶繙检唐诗,觉前人诠释多误,仅举三诗以为例证。一、杜甫《曲江》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草堂巢翡翠,苑边高塚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此诗由伤春而写出曲江变化。首句言诗人所流的是完整之春光,丰满之春光,也是姹紫嫣红连开之春光。若有「一片花」由整体春光中脱落遍而陨萚,则感到减损了春色。次句言「风飘万点」,那就不只是「一片花飞」而已,而是春光  相似文献   

13.
窗前的鸟雀     
我家的窗前有一棵大树,大树长得枝繁叶茂,像一把绿色的大伞。常常有鸟雀活泼欢快地飞来飞去,有的还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每次我练琴的时候,总会飞来几只鸟雀停留在树枝上,静静地……我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小鸟在听你弹琴吧。”  相似文献   

14.
正此图册共十开,分别描绘了牡丹、兰花、罂粟、萱草、荷花、梅花等艳丽多姿的花卉和体态生动的蝶、鸟。此开,构图上取法中国传统花鸟画的格局,以虚托实,注重对所绘物象的突出。在表现技法上,则充分发挥了欧洲绘画注重明暗及透视的特点,以工致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花瓣、叶片以及鸟雀的羽毛质感和体积感,呈现出与  相似文献   

15.
早期鸟类是冷血的吗科学家最近提出,上古时代的鸟类可能是冷血的。在研究两种已绝种多时的鸟雀的腿骨微结构后,科学家发现,这些生活在恐龙时期的鸟雀脚上,多了一组现代鸟雀所没有的生长环。这些同心圆出现在鸟雀骨骼发展受阻之处,而骨骼生长之所以受阻,乃由于季节性...  相似文献   

16.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近读《唐人选唐诗》,见《御览诗》中所选刘方平此诗,末句易为“梨花满地不关门”.查阅他本则皆作“不开门”,于是激起我强烈的探研兴趣:“不关门”与“不开门”之间,对抒情女主人公来说,哪一个选择更合情理?这是一个暮春的天气,太阳开始西沉,黄昏也慢慢降临,淡白枯萎的梨花,飘落在空空荡荡的庭院之中,堆积满地.深琐金屋的少女长坐窗前,看取这一片春光萧索.这萧索的春光,原也只是客观存在的物象.只是孤坐窗前的少女与它空间上的强烈对比,这便赋予了它拟人的感受,将人之思情融人到对物情的体察之中,“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  相似文献   

17.
春日     
阳光的金线 如细雨般泼洒 院中的丁香树上 鸟雀追逐 缠绵盛开的牵牛花 躲在篱笆上  相似文献   

18.
辛夷落     
<正>辛夷悄悄盛开,绯衣女子半倚树干。树下坟土正新。隐隐似有马蹄声,她一下子惊醒,却只有一条孤独寂寥的山路,落满辛夷。木末芙蓉花林中三月,春寒料峭,深山寂静,荒山野岭中唯有辛夷朵朵如霞晕染了山间。还有一缕青丝,自茂密绚烂的木兰树上垂落下来,点缀了一树娇花。少女一身绯红,在这满树花丛中酣睡。花瓣飘落,妆点了她雪白的额头。秀丽长发披散,亦落满了片片花瓣。女子肤白唇红,杏目紧闭,肆无忌惮地趴在粗壮的树枝上休憩,全然不顾这寂静山林中是否有人经过。她是这世间唯一的辛夷花妖,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文学史上,爱情不仅在叙事文学中有表现,富于意境的山水诗中亦有表现。如王维的《辛夷坞》,在孤寂的环境中辛夷坞花开花落,笔者发现了诗中情爱的禅境。本文即以《春江花月夜》为例专论情爱的玄境。  相似文献   

20.
王之涣(688——742)凉州词“黄河远上”一首,明清以来,评价很高,现在被选入许多诗文选本和课本。诗曰: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本文打算重新评价这首诗。 诗的文字颇有异同:“黄河远上”或作“黄沙直上”,“春风不度”或作“春光不过”;有的本子连题目也不同,不是《凉州词》而是《出塞》。其中最关紧要的是“黄河”对还是“黄沙”对。唐芮挺章《国秀集》编成于天宝三载(744),是收载此诗的最早选本,诗中作“黄河”。黄河源头在我国西北,玉门关、凉州(今武威)也都在西北,作“黄河”,诗句的内在联系以及同“凉州词”这题目的联系,都显得密切,全诗在艺术上也就和谐统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