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经,家门前有两棵榉树,奶奶说那是爷爷出生时太公种下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两棵树长得挺拔粗壮,我们兄妹三人伸开手臂才能把它围成圈。"文革"时,因为家里成分高,生产队要刨了两棵树做摇船的橹,三四个壮汉忙活了一天终于倒下了一棵,还有一棵总因树根长得太深不能撼动,眼看天色已晚,只能作罢,那棵树幸免于难。那时,我还小,仰望那树,好高大,如仰望祖父。我蹭蹬几下上了树,坐在树丫上晃动双脚,如同坐在祖父的怀里。  相似文献   

2.
李良旭 《少年月刊》2014,(11):32-33
祖父读过几年私塾,在村子里,算是有文化的人了。他特别喜欢写对联,每年到了春节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就会请祖父写上几副对联。那大红的对联贴在大门上,红红火火的,渲染了节日的喜庆气氛。祖父每写好一副对联,总是对着对联,轻轻吟咏着。听着从祖父口中吐出来的那朗朗上口、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的对联,我感到祖父很了不起。我抬头看着祖父,心想,如果我也会像祖父那样写对联就好了。  相似文献   

3.
<正>每当极目远眺时,我的祖父都会不由地念叨一位远在他乡的故知姓名——党火贵!渐渐地,党爷爷的形象在祖父无数次的回忆中变得越来越立体,穿透几十年的岁月沧桑,如同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温暖了我的心田。当年,祖父作为第一批支援西北建设的青年党员远离关中、直抵榆林时,党爷爷正是他的“头儿”。“那里的条件真是艰苦。”祖父回忆道:“是老党带领我们在山坳间开荒、在黄土上耕作,在大家的希望将要被漫天沙尘湮灭的时候,学习党的光辉奋斗史……”  相似文献   

4.
孟晓东 《江苏教育》2008,(13):87-89
曾经,家门前有两棵榉树,奶奶说那是爷爷出生时太公种下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两棵树长得挺拔粗壮,我们兄妹三人伸开手臂才能把它围成圈。“文革”时,因为家里成分高,生产队要刨了两棵树做摇船的橹,三四个壮汉忙活了一天终于倒下了一棵。还有一棵总因树根长得太深不能撼动,眼看天色已晚,只能作罢,那棵树幸免于难。那时,我还小,仰望那树.,好高大,如仰望祖父。我蹭蹬几下上了树,坐在树丫上晃动双脚,如同坐在祖父的怀里。  相似文献   

5.
近读教材,读到了《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我被祖孙其乐融融的劳动场景和祖父的"包容""耐心"深深感染。我突然想,我们的课堂要能成为"祖父的园子",那该多好啊!你看:"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  相似文献   

6.
望梅 《初中生》2007,(10):9-10
不记得那是几岁,祖父开始教我描红。母亲说那时无论我在哪在玩着什么,只要祖父约定的时间一到,马上回屋,决不迟延。对此我已没有印象了。只记得祖父用一端红一端蓝的笔很认真地写好了方方正正的硕大的汉字,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名字祖父给鲁迅起的名字叫周樟寿,字豫山,因为同学叫他雨伞,改为豫才。祖父还给他起了一个小名叫阿张,因为当时祖父在北京做京官,收到父亲报告生了儿子的家信,刚好一位姓张的官来拜,因此祖父叫鲁迅为阿张。我的小名叫阿嵩,也是因为收到家信时,有一位带有嵩字的旗人来访的缘故。周树人的名字是鲁迅到南京以后,一位在水师学堂当提调(即舍监)的远房叔祖周椒生给他起的,取“百年树人”的意思。给我起的名字叫鉴人,取“以人为鉴”的成语,后来鲁迅觉得鉴字笔划太多,给我改为建人。  相似文献   

8.
正一、走进祖父的园子生:"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师:你读出了什么?生:祖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师:谁有不同的看法?生:"祖父虽然教我,可我并不细看。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  相似文献   

9.
铜手镯     
我是出生在湘西崇山峻岭之中的苗裔女子。出生那天,正逢族人一年一次的“赶秋节”,而那年的收成似乎也确实较以往好出很多。祖父格外地高兴,我是他惟一的孙女。祖父亲手为我戴上了一只铜手镯。铜饰品,在族人心中有着驱魔除邪的神效。那只在我一出生就被套到了我手腕上的铜手镯正是用本地极其罕见的青铜打制而成。  相似文献   

10.
祖父     
我的祖父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了,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祖父去了天堂。照片上的祖父在微笑着,而我心中的祖父却永远在欢笑,那笑脸是何等的.亲切,何等的慈祥。每天清晨,祖父在荡漾着海潮芳香的小路上一步一步地走着,精神饱满地去工作。现在回忆起来,我想祖父是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的。过新年时、暑假时、节日里,大家都回到了故乡,回到了祖父的身边,这时的祖父是最最快乐的。平时只有祖父和祖母的大房子由于大家的欢笑声一下子显得热闹起来了,我总觉得这个大家庭充满了愉快的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祖父痛快地饮酒,脸上红红的,他的心底感…  相似文献   

11.
《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当我手捧着这本书时,仿佛一个小女孩在我耳边低语:“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一句一个祖父的呼喊,多少年来,她深深地把祖父怀念。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童年的生活中,去感受她与祖父一起生活的那段幸福、快乐的美好时光吧!  相似文献   

12.
朱家托 《教育文汇》2014,(10):42-43
“教习好!”这是我的祖父朱克诚当年读书时见到老师的问候语。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祖父在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读图画手工选科。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俄罗斯男孩的自述:我是一个普通的男孩,这一点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我的父母、祖父和祖母则是另外一种看法,他们说:“季玛是一个非常有天赋、有才能的孩子,他有远大的前程。”我爸爸是一位数学家,因为他酷爱数学,所以把我也安排在一所数学好的中学上学。我的妈妈在青年时代就想成为音乐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没关系,我有儿子。”妈妈经常这么不无骄傲地说。“我也有儿子!”这时候老爸也不甘示弱地说。现在你明白了吧,为什么我在数学好的中学求学,课后还要去音乐学校学习。但是,这还不是我的全部生活。我的祖父…  相似文献   

14.
匡双林 《教师博览》2023,(32):60-63
<正>一我有过好几回偷书的经历。先偷的是家人的书。古人说,家贼难防,我看这话是赤裸裸的真理。第一次是偷我祖父的书。祖父祖母的卧室里,有一个高高的柜子。柜子是用来装衣服的,但里面居然还藏着两个抽屉,可我那时够不着这抽屉。我总觉得抽屉里有无限的秘密,它勾起了我无穷无尽的想象。祖父常常拉开左边的抽屉,拿出一本不知道叫什么的东西来——说它是笔记本吧,里面是密密麻麻印刷好的字;说它是书吧,  相似文献   

15.
捕捉道理     
小时候,有一次和祖父进林子去捕野鸡。祖父教我用一种捕猎器,它像一只箱子,用木棍支起,木棍上系着的绳子一直接到我隐蔽的灌木丛中。只要野鸡受撒下的玉米粒的诱惑,一路啄食,就会进入箱子。我只要一拉绳子就大功告成。支好箱子,藏起不久, 就飞来一群野鸡,共有9只。大概是饿久了,不一会儿就  相似文献   

16.
深恩永难报     
一直以为,祖父是一张白纸,无须倾注任何感情的颜料,就能变成彩色;一直以为,祖父是一柄大伞,为我的童年遮风挡雨,而我已经长大,可以随时扔掉这把大伞;一直以为,祖父是一支蜡烛,在我年幼无知的时候,为我照亮前进的道路,但我现在已学会独立,我已可以毫不惋惜地吹灭;一直以为,祖父的关心和嘱咐只是一种平凡的唠叨,可以不予理睬;一直以为……直到看到祖父的生命在我的青春中默默消耗,那满头的白发做了最好的证明;直到看到祖父的容颜在我的美丽中渐渐老去,满脸的皱纹做了最好的诠释。我才惊醒,原来,一直都是祖父给了我阳光般的温暖,清风般的抚慰,…  相似文献   

17.
罗雪梅 《阳光搜索》2005,(10):10-11
一个寒冷的清晨,我把我的东西扔进一个纸板提箱里,穿上外套大衣,偷偷地从大学宿舍里溜出来。我刚被学校开除了。又一次被开除。我实在太羞愧,以至于不敢回家面对我的祖父。祖父把我养大成人,结果却不得不再一次面对我带给他的耻辱——我的又一次失败。他是一名牧师,我完全能想像他会怎样说教我。“我不需要别人告诉我该做什么,”我想,“我能照顾好自己。”  相似文献   

18.
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要演好序幕,一篇新闻要写好导语,一部好乐童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促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下面谈谈我在数学课导入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母都是地质学家,经常存外奔忙,所以他们把我交给祖父照顾。有一年的冬天,我得了肺炎。太阳小来时,祖父就用一张毯子裹着我到花园里晒太阳。花园里种着一棵松树,苍绿葱郁。我倚在祖父的怀里静静地听他讲童话故事。祖父讲的童话故事美丽而动听,我在梦幻一般的童话王国里度过了冬天。冬天结束时,我也恢复了健康。  相似文献   

20.
唯不忘相思     
在我的印象中,祖父不过是一个喜欢打麻将、练太极、浇花钓鱼、爱提当年勇的普通老人。而我也没有想过,会在我十八岁的一个夏夜,与祖父的少年时光劈面相遇。那晚,是一位亲戚来通知,祖父的一位表妹去世了。在所有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之前,祖父已经霍然站起:"死了?怎么会?怎么会!"蓦然觉得自己的失态,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