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牛 《兰台世界》2016,(10):121-122
清末新政是中国财政制度近代化的开端,以往研究多关注财政体制变革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对财政制度本身的变革成果关注相对较少。预算作为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近代化的标志性变革之一。在清末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预算是立宪的前提与要素。因此,对清末预算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对新政时期财政制度的变革和宪政改革具有一定的补充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末慈禧政权不得已实施"新政"。教育方面在实施癸卯学制后,新式学堂及其外语教学也在急办宽办的绿灯中遍地开花。癸卯学制虽然是对中国封建科举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其功利目的教育改革,使其仍未摆脱封建教育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侯强 《历史档案》2007,1(3):99-104
清末,清廷实行了一系列"新政"措施,带来社会对大批新式人才的急需,尤其是法律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1905年清廷又诏废科举,改兴学校,断绝了以功名为进身之阶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韩秀丽 《兰台世界》2016,(14):144-147
科举制度、国家祭祀制度、圣谕宣讲制度和旌恤制度是清政府控制民众意识形态的四大主要制度。主要论述上述四大主要意识形态控制制度的变革与演化,同时对清末新政时期意识形态控制制度的变革和演化进行反思,总结出清末意识形态失控的表现,并且分析出清末意识形态失控的原因,即国家无力挽回的持续衰败导致合法性基础的丧失、官方意识形态调整停滞不前和国家控制力过于薄弱。  相似文献   

5.
在"清末新政"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变革中,有一个关键的人物不容我们忽视——张之洞,可以说没有了他,晚清的这场新政又将是另外一番模样,因此,在本篇中笔者将探索张之洞对清末新政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1901年清政府推行的"新政",涉及训练新兵、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育才兴学、改革官制、法制改革等多个领域。此期新式体育在新军的广泛推广,是我国近代体育史和军事史上的重要历史现象。本文认为,清末新式体育在新军中的推广,在促进我国体育观念的革新和社会体育的发展,推进中国军队近代化发展进程等方面具有发人深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亚利 《北京档案》2011,(2):56-57,59
近代中国巡警制度的诞生,是清末"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巡警"作为整个警察制度的代称,是国家行政制度,乃至以"宪政"为标志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结果。试办"巡捕",是由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在系统阐述维新思想中提出的,如何启、胡礼垣在其《中国宜改良新政论议》,  相似文献   

8.
近代报纸、期刊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传媒在我国清末民初的图书馆制度建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清末新政"阶段,官方和民间分别借助近代传媒推行政令、输入异域先进经验,积极进行图书馆内部运行规律的探索;在民初的"新图书馆运动"中,意气风发的知识分子"走出去,请进来",更注重体制和制度性建设,报刊传媒成为近代西方图书馆的体制、制度向国内传输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9.
近代报纸、期刊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传媒在我国清末民初的图书馆制度建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清末新政"阶段,官方和民间分别借助近代传媒推行政令、输入异域先进经验,积极进行图书馆内部运行规律的探索;在民初的"新图书馆运动"中,意气风发的知识分子"走出去,请进来",更注重体制和制度性建设,报刊传媒成为近代西方图书馆的体制、制度向国内传输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0.
一、东北地区农业开发的起因20世纪初年,清政府在接二连三的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人民的沉重打击之后,已经出现了统治的危机.为了摆脱这种危机,缓和国内外的矛盾,巩同自己的统治地位,清政府于1901年正式宣布实行"新政",历史上称为"清末新政"."清末新政"主要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清政府在清末年代受到形势的制约,不得不提出了部分"新政",包括兴办学堂、废除科举制度、禁止买卖奴婢等,同时在货币方面也实施了改革政策。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对民国时期货币发行和币制改革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吴宝晓 《历史档案》2002,(4):100-105
清末新政的起因是多方面的 :对西太后及一些清廷中枢大臣来说 ,实行新政含有强烈的迎合列强的目的 ;对地方督抚来说 ,实行新政的目的主要是救亡图存。以往探讨清末新政的起源 ,往往较多地强调清廷取悦列强这一因素 ,并据此断定清廷缺乏改革的诚意 ,此说不免忽略了庚子事变后地方督抚自身变法思想的形成及其对清末新政出台所起的作用。考察庚子事变后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的关系 ,即可发现在清廷和地方督抚两种因素中 ,地方督抚所起的作用更大。标志清末新政开端的 1 90 1年上谕 ,是部分地方督抚策动的产物。同时 ,地方督抚自身的变法思想 ,也…  相似文献   

13.
王香莲 《兰台世界》2012,(36):30-31
清末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建与政治改革相始终。随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兴起而引入与实践,伴清末新政进程的推进而推进,但终因政治改革的失败而告罄。  相似文献   

14.
《清宫扬州御档》中的“奏为两淮中学堂学生毕业照章请奖事”奏折涉及“扬州中学”早期历史,反映了清末新政“办学堂、废科举”的历史事实,体现了江苏地方官员对新式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正自清末开始,警察便在民众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个清末新政的产物,近些年得到学界关注,不过学界对其探讨主要集中在制度层面,见物难见人。近代北京警察在民众眼中的形象如何?能否回到历史现场去客观认识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晚清画报不失为较佳的考察窗口。画报出现于清末,在北京发展尤速。正如时人描述京城画报之盛:"各家画报售纷纷,销路争夸最出群。纵是花丛不识字,亦持一纸说新闻。"与文字记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中叶以后,清代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晚清社会的变迁从根本上讲是晚清工业化及民族民主运动的产物,其直接原因则是这一时期清政府所实行的一系列新政变革。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推行了三次新政,即洋务新政、戊戌新政和清本新政。这三次新政首尾相衔,代表了晚清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三个不同阶段,也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变迁从点到面、由浅入深的演变过程。洋务新政,是晚清时期清政府采取的第一个变革举措。洋务新政使晚清社会发生局部变迁,是其初变阶段。洋务新政发生之际,正值清廷面临巨大的内外压力、中国…  相似文献   

17.
新书·评点     
《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美]任达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本书中新政时期的历史意义不再是作为辛亥革命的前奏或背景,"新政革命"的说法,即表明新政时期是一种静悄悄的社会变革或社会革命,此时中国开始经历了知识与制度的革命性创新和变革,启动了漫长而硝烟弥漫的革命史和近代化过程。这硝烟和炮火中沉淀着中国和日本到如今也无法平息的恩怨,而本书最受国人关注的则是它以另一  相似文献   

18.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属于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京师大学堂又是19世纪中叶开始的中学与西学、科举与学校长期磨合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正>从清末创建近代警察制度的历程来看,清末创建近代警察制度诚然是中国政治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但从促发制度变迁的因素来看,有着外部因素的影响,是在外部压力和内部要求的双重压力下创建起来的,是一种外因促动的内生型变革。即清末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建主要不是依靠社会自身力量的历史积累,不是因社会内部条件成熟而自  相似文献   

20.
当今有雇人代考的"枪手",古代也有。古代称雇人代考为"枪替",替人考试的人就叫"枪手"。"枪替"自唐朝开始出现,直至清末科举考试结束,一千多年来,从来就没有断绝过。可以这样说,它伴随着科举开始而开始,又伴随着科举结束而结束。历史上最幸运的"枪手"当属唐朝诗人温庭筠。有人说,温庭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却屡试不第,是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嫖妓宿娼,赌博饮酒,每次应试皆因人品低下而落榜。温庭筠虽然长相奇丑,但因才学很高,青睐他的秦楼楚馆佳人确实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