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有“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一句,这句诗,特别是后半句比较难理解。教育部编高中第三册语文课本对“熊咆龙吟殷岩泉”的注解是:“熊在怒吼,龙在长鸣,象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中间”;对“慄深林兮惊层巅”只就“慄”字作了注解。  相似文献   

2.
1.“殷岩泉”的“岩”不是“岩石”《梦游天姥吟留别》:“熊咆龙吟殷岩泉。”课本注为:“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中间。”“岩”显然被理解为“岩石”了。实则不然,此处的“岩”指高崖,“岩泉”即“高崖飞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就把“岩”的第一项确定为“高峻的山崖”。现代汉语中的“岩石”一词,文言文中多用“石”来表示。“有大石侧立千尺。”(《石钟山记》)“迷花倚石忽已暝。”(《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都是。再有本文中“千岩万转路不定”的“岩”,也不是指“岩石”。在同一篇文…  相似文献   

3.
青莲 芙蓉     
你,曾不止一次走进我的灵魂,带着飘逸的酒香,摒弃凡俗的缰绳;你一身素白缟裳,如羽化般登仙,带着西域酝酿的豪放,漂游九州乾坤的大好河山。就在那天姥山恍惚的一梦中,我叫起了你的名字——青莲呵,青莲!泪光中,你的影子飘荡在飘渺的仙境里,是仕途所谓失意,如那“熊咆龙吟殷岩泉,粟深林兮惊层巅”般恐惧,又何似生死的诀别,因为诗仙固有的气魄,那是一眨眼泪珠的降落,所以你选择了“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在现实的残酷与诗仙本来所属的境遇中,你终于挥挥衣袖,放走了手中的青鹿,就像入仕放走了自己一般洒脱。“且放白鹿青崖间,须…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时,偶遇学生提出这样的质疑:“天姥胜景既是作者梦寐以求的乐主,是诗人日夜所向往、所追求的理想世界,又怎么会出现‘熊咆龙吟殿岩泉’……这令人恐惧战栗的一幕幕呢?”可谓“教然后知困”,于是,我查找了有关资料,进行了相关考证,似乎觉得对历来高中语文教参中对“梦诗”的传统阐释有重新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入的《氓》诗在注释上存在着一些瑕疵,可以归结为“当注而不注”、“似注而实未注”、“虽注而误”三种类型。本文旨在对这些不足处进行匡补。  相似文献   

6.
王文化 《学语文》2002,(1):22-22
高语六册课本选有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诗中“雨脚如麻未断绝”一句,看似浅显,一般选本和教参都未作解释。教材对句中“雨脚”作了注解:“指像线条似的密集的雨点。”显然,“雨脚”是雨点,之所以释为“像线条似的密集”,是因为句中有“如麻”一语。教材认为“如麻”就是“如麻线”。此解乍看可通,然细嚼全诗,似觉欠妥。  相似文献   

7.
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的常用方法,它与一般的解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直接去找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而是通过去掉不符合题意的错误选项,使正确的答案剩下来。运用排除法,首先要分析分析选项的构成特点,为下一步挑选材料作准备,然后是挑选能有效排除错误选项的材料,排除掉错误的选项。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解下面这道高考题:【题干]以下名句全出自唐代人作品的一组是【材料]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②熊咆龙吟殷岩泉果深林兮惊层巅③西塞山前白簿飞桃花流水织鱼肥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⑤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  相似文献   

8.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注〕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为文帝召见贾生(即贾谊)之所。有人在评论这首诗的写法时,认为此诗“抬得高,摔得重”。你如何理解这六个字?提示:解答本题要注意是从“写法”的角度,而不是其他如情感的角度去分析。重点回答出前边的“逐渐抬高”与后边的“突然而摔”的反差。参考答案:诗的前三句都有“抬”的描绘。前两句写出了文帝求贤意愿之殷、之切,待贤态度之诚、之谦,由“求”而“访”而“赞”(赞贾生才高无伦),层层递进,逐级抬高,第三句的“夜半虚前席”这一细…  相似文献   

9.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教材,但对“好自相扶将”一句的注释,我们认为不妥。“好自相扶将”一句,课文下面的注释为:“好好服侍老人家。扶将,这里是扶持意。”这种解释,我认为起码有两点值得怀疑:A、在结构上,“自”的意思没有着落,遗漏了;B、如果此句如课文所释,那么,岂不与上句“勤心养公姥”重复?其实,在这句中,“自”字是有具体意义的,指对于自己。“扶将”是扶持意,此  相似文献   

10.
编辑大鉴: 职业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省编本(1991年版)和人教社本(1986年版)均选了叶剑英同志的《看方志敏同志手书有感》一诗,可是两家对此诗所作的“提示”和“注释”大相径庭。如诗的第2句“忍将奇迹作奇功”,照省编本的“提示”理解,大意应是:方志敏同志为革命创下了“奇迹”,立下了“奇功”,他却“不忍”居功。但是,不管从句意或联系时代背景都难得出这一解释。此句按人教社本注释作“反语”理解,则似文从字顺,与上句“血染”二字一脉相承。又如“南朝”与“一叶枫”注释,虽然文天祥是南宋人,但人教社本把“南朝”作“南宋小朝  相似文献   

11.
统编教材高中第三册选用了诗人李白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一句,课本注:“青冥:天空”。此实欠妥,从全句分析“冥青”如释为“天空”,而“天空”如何“浩荡”?“浩荡”形容“天空”总感不确切。又“不见底”“底”者,下层之物也,向空中看,“底”从何来?  相似文献   

12.
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在刘兰芝被遣,焦仲卿送别时写道:“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这里的“隐隐何甸甸”,课本注为:“隐隐、甸甸,都是车声。”然细玩诗意,车声说似觉不妥。隐隐、甸甸,作为象声词,都是用于形容不甚分明的复合声,如《晋书》有云:“赤气竟天,隐隐有声。”《苍颉篇》“车(车甸)(车甸),众车声。”而此诗中仅有一车一马,绝无此般大声;且歧路悲悽,车轮迟缓,马蹄胸蹰,其声微缓可知。因此,我认为,对于这句诗,  相似文献   

13.
《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一句中的“魁父”,现中学课本及一些古文选本均注为“小山名”,此注似欠准确.《太平御览·  相似文献   

14.
高五册教材《柳敬亭传》一文中“盖进乎技矣”一句,教材注为“到了精妙的程度”,笔者认为这样对此句作注值到商讨。其中“乎”可释为“到”,但其它几字都落实不了。从词义上看,“进乎技”即“进于技”,“乎”通“于”,解释为“比”,而“技”即“一般技术”,此句注为“比技术进了一步”或“超过技术领域了”更妥。其理由:高三册《庖丁解牛》一文有“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教材注为“道,天道,自然的规律”,而“进乎技矣”却注为“超过技术了。进,过。”庖丁的“进乎技”中的“技”与“道”相对应,此句注为:“我所喜欢的是道啊,已经超过…  相似文献   

15.
初中第四册语文中的杜甫《石壕吏》有两句是:“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教材注:“戍,防守”。一本关于古文难句解释的书还将这句诗译为:“三个儿子都在邺城守卫着。”“戍”作防守讲确实是很常见的,教材中就出现过多次,如“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月四日风雨大作》),“行  相似文献   

16.
《肴殳之战》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收入高中语文第五册,现对文中的五条注释作如下探讨。一、杞子自郑使告于秦。“使告于秦”的“使”,教材(必修)注:派人(1995年版203页)。从疏通文意的角度看,这样注无可厚非。但在思考和练习中讲到了古汉语兼语的省略,并举该句为例。练习答案中说“使”后省略了兼语“人”,无疑是正确的,可见,教材对“使”的解释略有不妥。不难看出,这个注释是将动词“使”连同省略的兼语一同注出了。如将“使”注为:派、派遣,就更合适了。二、穆公访诸蹇叔。教材注:访诸蹇叔,把这件事向蹇叔征求意见(203页)。联系全句…  相似文献   

17.
<正>一、问题的提出:“仙之人”为何“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记录的是诗人李白的一次梦游历程。诗人一夜飞度吴越天姥,尽享攀览之乐后,于“熊咆龙吟”之际,最终得见洞天仙府。在“日月照耀”的“金银台”处,经由“虎鼓瑟兮鸾回车”气氛的烘托,梦境也就抵达了最高潮部分——仙人登场。可出乎意料的是,“仙之人”并非裙裾飘飘,宛若游龙,让人惊鸿一瞥,乃至流连忘返;只是用简单的三字短语予以概括,即“列如麻”。  相似文献   

18.
董亚 《学语文》2008,(2):20-21
《语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三册第三单元《琵琶行》一课的“枫叶荻花秋瑟瑟”中“瑟瑟”注为“这里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人教社新版的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必修③在对此句诗作注时延用了此说。许多治诗大家的注本也认为是“风吹草木声”,如顾学颉、周汝昌《白居易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7月版),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近二十年 ,发现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的问题较多。这对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局虽无决定性的影响 ,但终究是教材建设还较薄弱的表现。因此 ,实事求是地处理好教材中的每个训练问题 ,对于语文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下面我谈谈对课本中几处注释的看法 :一、《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 ,而大声发于水上 ,噌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课本注 :“舟人 ,船夫。”这一注释放在句中并无不妥 ,但从前后文来看 ,却不能成立。作者夜游石钟山 ,“独与迈乘小舟 ,至绝壁下”。可见船上载有三人 :作者本人 ,长子苏迈以及船夫 ,…  相似文献   

20.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此句中的“要”,一般的选本均不作注,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则认为:“要,要求,这里用作名词,意指‘符合……的要求’”。而中学语文教材的注解又为:“要,适应。”并进一步解释句意为:“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上述两种观点有明显的分歧,我的意见是,句中的“要”不能释为名词“要求”。因为“要”的后面跟有“于时”二词,考查“于时”的语法作用,要么作宾语,要么作状语或补语,但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