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着行囊,带着亲人的叮咛与期望来到异乡,从此你便选择了奋斗和坚强.你用行动解读了什么是进取和向上,你用智慧诠释了什么是时尚和阳光!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师》2015,(1):34-34
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世界上有最完美的东西吗?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多才多艺。3.你最恐惧的是什么?——失去亲人。4.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各行各业中值得钦佩的人有很多,至于“最……”,还没想好。  相似文献   

3.
习作要求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就像阳光、空气、水,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我们。亲人的爱、师长的爱、朋友的爱、来自陌生人的爱……你感受到了吗?请你把感受最深的爱写下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习作指导·轻松解文题感受身边的爱,如何理解“感受”一词?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感觉、一种感悟。顾名思义,是对来自别人的爱的一种感受。想一想,别人为我们做了什么,让我们如此地感动。也许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帮助,也许是来自亲人的一贯无私的爱,也许是一句充满力量的鼓励的话语,也许是默默无闻的爱的行动……这种爱可能来自个人,可能来自集…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这是一部禁毒电影,倒不如说是一部爱的电影。是什么让这位母亲戒了毒?是爱。儿子放弃了父亲家中优越的生活,选择了在家中等妈妈回来,母亲放弃了自杀的念头,选择了和儿子在一起勇敢地生活下去。这就是爱的力量。社会是一个多面体,它在传颂人世间真善美的同时,也不断折射出假丑恶的东西,善良的人们总是用多一些阳光去温暖社会。深爱妈妈的亮亮得知妈妈因吸毒而进了戒毒所后,折了很多纸飞机:“妈妈,我是亮亮,我想你,我爱你,我等你……”影片这里用“纸飞机”作为一个孩子的理想,在全剧中,“纸飞机”成了寓意深刻、贯穿全片的活道具,它不…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你     
《小学生作文》2023,(Z1):15-17
<正>家人的怀抱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你和家人之间一定发生过很多或有趣、或难忘的故事,你感受到他们的爱了吗?新年伊始,让我们用文字记录这份爱,用照片留下“爱的纪念”吧!我刚睡醒,赖在被窝儿里,不停地吧唧嘴。妈妈问我:“你在嚼什么呢?”我说:“我在嚼空气。”妈妈问:“空气是什么味道?”  相似文献   

6.
如果让您形容一下父母的爱,您会比喻成什么呢?有一种对爱的解释,我认为很适合父母的爱,那就是爱是阳光。阳光式的爱有什么特点呢?它温暖着你却不束缚你。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加拿大姑娘凯丽到中国教授英语,课余时间给孩子们布置了一篇英语作文《你爱谁》。孩子们的答案几乎都一样:我爱爸爸妈妈,我爱祖国。凯丽觉着不可思议。课堂上她对孩子们说:“难道你们只爱爸爸妈妈和祖国吗?”孩子们说:“还有老师、学校、爷爷和奶奶……”凯丽问:“再想想,还有什么才是你最需要爱的?”  相似文献   

8.
明天 《家庭教育》2014,(12):10-11
没有理想的生活太病苦了 “妈妈,你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当10岁的儿子问我时,我随口答道:“理想?那多着呢!想当老师,当作家,当记者,还想当苗圃的园丁,还想当……”“妈妈你可真幸福,你有那么多理想,可是,我发现我什么理想都没有!”我这才发现儿子情绪低落,忙坐下来,认真地对他说:“你不是想当科学家,想当宇航员,还想当画家吗?”“哎呀,那都是小时候瞎想,太幼稚了,现在什么理想都没了!”儿子不耐烦地摆手。我安慰他:“没理想也没事,长大了喜欢什么就干什么。”  相似文献   

9.
一、征文内容 你爱旅行吗?你都到过哪儿?你读过谁的游记?你是不是喜欢在阅读中旅行?你认为人生是不是一场旅行?你的旅行精彩吗?如果可能。你会做穿越时空之旅吗?你会携带什么充当你的旅伴?……请以“旅行”为话题.张开想象的翅膀,写一篇内容充实、情思灵动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开心 《小学生》2006,(7):28-30
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惟独一个词,发音惊人地相似,它就是“妈妈”。当你生病时,是谁日夜守护在你的床边?当你孤独伤心时,是谁陪伴你,用温暖的双手抚慰你受伤的心灵?当你的学习遇到困难时,又是谁坐在你的身边悉心地指导、帮助你?也许因为你的某些过错,妈妈曾经打过你、骂过你,可你是否知道,这其中包含着妈妈对你的多少爱呀!然而,同学们在享尽了亲人的爱的同时又能懂得多少父母的爱呢?有谁能清楚自己的心底蕴藏着对父母、对亲人的深情呢?[编按]  相似文献   

11.
一次课堂作文中,我指导学生给外地的亲人写了一封信。批阅习作时,我读到了一个平时在班上表现不怎么出众的同学的“跑题”信,这封信居然是写给圣诞老人的.显然不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完全可评“不及格”。将要落笔评定等第时.我想:这个学生连这么简单的题意都审不清,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还是找她来面谈吧。叫来了那个学生,我说:“题目是‘给你外地的亲人写封信’.你怎么……”学生说:“我的亲人都在本地。”原想说那你就把亲人当作在外地不就得了。但又觉得此话实在有悖于“课标精神”,忙换了一个话题追问:“那也不至于写给圣诞老人呀!”没料到学生说:“在我的心中,圣诞老人就是亲人,比亲人还亲呢!”我心猛地一颤.对于学生的“童心世界”和“游戏乐园”。我曾经多少次地对它修“枝”剪“叶”,横挑鼻子竖挑眼。怀揣一份尊重、一份欣赏。我再次读了这份“给外地亲人的一封信”。信中的一段话吸引着我的眼球:“圣诞老人,我知道你每年平安夜总会钻进烟囱,把每个孩子想要的礼物放进袜子里,你是一个知心爷爷.你的眼睛可以看出每个孩子的心思,你是世界上最慈祥的老人.最受我们欢迎。  相似文献   

12.
李祖德 《今日教育》2009,(12):52-54
“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在以上几句话中,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一句作为你对爱的表达?这倒不是什么语言测验,也不是什么智力测验,而是一个关乎你对爱和爱的伦理的价值取向问题,也就是说,你是怎样理解并且实践你的爱的?  相似文献   

13.
青春悄悄地走进了我的世界,我还没有准备好,接下来发生的事又让我难以置信。有的时候,我会跟镜子里的那个“我”说话。你认为你的父母真的爱你胜过爱他们自己吗?你认为你的父母什么都相信你吗?你认为你的同学、朋友他们背后没有说你吗?“你……”镜子里的“我”说。“我,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你给我闭嘴”,我用拳头把镜子中的自己打碎,我慌了。 从那时起,我每天都会做噩梦,梦中的话语就是镜子中的我所说的话,自从那个梦之后,“我”就不是我了。  相似文献   

14.
植结崧 《班主任》2013,(5):39-39
语文课上。孩子们正在做习题。一向乖巧可爱的小菲突然举手,我走到她身旁,轻声问:“怎么啦,小菲?”小菲抬头看着我,委屈地说:“老师,小聪写了一张纸条给我……”“哦。”我不动声色,继续听着。“纸务上写着‘我爱你’……”“是吗?”我瞥了一眼耷拉着头的小聪,安慰小菲说:“没关系,我也爱你,这说明你非常可爱呀!”“可……可是我不爱他啊!”她已经有点抽噎了,看起来难过极了。我只能转个方向,对小聪说:“小聪,你爱我吗?”“爱。”他小声说。“你爱爸爸妈妈吗?”他想都不想就说:“爱!”“你爱我们班每一位同学吗?”“当然爱!”他肯定地说。“那你这个‘我爱你’到底是对谁说的呢?”  相似文献   

15.
1.难道你看不见树上有一些鸟吗?误:Can'tyouseesomebirdsonthetree?正:Can'tyouseesomebirdsinthetree?析:指树木本身生长出来的花、果、叶等东西在树上,介词应用on;指树外之物,如人、鸟等在树上,介词应用in。2.不要在阳光下看书。误:Don'treadunderthesun.正:Don'treadinthesun.析:“在阳光下”要用介词in,而不可用其他介词来代替。3.你的表几点了?误:What'sthetimeonyourwatch?正:What'sthetimebyyourwatch?析:用介词on似乎可以表示“在……上”之意,但此处不符合英语习惯。“在……表上”意即“根…  相似文献   

16.
美是什么?“美是一滴甘露,它可以滋润你已干涸的心;美是一缕阳光,给你温暖,伴你成长;美是爱的无私奉献,付出爱,得到美。”这是对“美”多好的诠释呀!如果让“美”走进语文课堂.让语文课也戴上“美”的光环,笔者相信,那一定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而且这些“花朵”会让一切更“美”!因为他们是老师的骄傲,是家长的自豪!他们是祖国的栋梁,民族的希望!由此看来,在新课程下的语文老师有必要让语文课堂“美”上一把。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对此,笔者进行了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感恩的心     
一次学术报告后,有位记者问霍金:“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霍金艰难地叩击键盘:我的手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18.
真爱互动     
真诚的爱是双向互动,在体验中产生,在互动中发展。父母和孩子之间应加强情感交流。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也应教育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理解父母期望中的深情,激发孩子对父母的爱。有一个4岁的小男孩,他爸爸妈妈买了蛋糕、蜡烛给他过生日,这个小男孩很认真地问:“我怎么没见过爸爸妈妈过生日呀?”“爸爸妈妈的生日当然应该由儿子操办,你还小嘛!”爸爸回答说,“你爸的生日是下星期三……”到了爸爸生日那天,小男孩从幼儿园回到家,就不停地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还不断地跑到窗前,向楼下张望。原来,他把幼儿园发的两粒糖果…  相似文献   

19.
赵建平 《教学月刊》2009,(11):49-53
一、“非预期性生成”提出的背景 现在的数学课堂,常有这样的师生对话:“你认为这道数学题的答案是什么?”“不对……”“这个问题我们一般认为是这样……”什么是“一般认为”?在这种教育对话中,答案是“预设”的,主体一样也是“预设”的,教师心目中存有自己理想的完美答案和主体形象,完全漠视了个体的差异性,缺少一种宽容的氛围.在这种有预设的生成处理中,教师的活动不是真正地倾听学生的观念和思想,而是想方设法引诱学生说出教师早已设计好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阳光是什么?小时候的我只知道阳光是一种光明,现在已是中学生的我,对阳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认为它不单单是一种光明.它还有可能是一种爱,一份情,一盏灯……阳光如同一个小女孩,用细嫩的小手提起裙边,轻盈地走着,在草地里,在湖水旁,在公园里翩翩起舞,欢快地跳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