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其实我们做静态电影也是相当的偶然,去年通过朋友认识了我现在的拍挡,他是做化妆造型的,刚从深圳回来。因为我自己很早就有一些想法,要做一些事情,当时我俩一拍即合。2011年5月初夏的一个上午,卢安军和记者坐在一处空旷的茶楼里说这话的时候,他刚刚拍完第三部静态电影《哑·爱》。作品刚刚放到网上,就引来很高的关注。他说自己很享受目前这种状态,有作品的时候就拍作品,没事的时候就安静地想一些问题:终于找到了自己  相似文献   

2.
穆乐 《当代学生》2013,(17):50-51
电影始终演绎的是别人的故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曾经给某两人带来了很多荣耀,当"那些年"慢慢逝去,他们更想通过新专辑告诉大家自己的故事,表达一个朴素而真实的自己。  相似文献   

3.
我喜欢音乐大家都是知道的,不过我心中的最爱其实是电影!40岁之后,我想开始拍电影,而且关于第一部的题材我也已经想好,那就是拍一部讲中国人故事的电影。不管我现在是做音乐还是将来拍电影,所有人都认为我是受父亲陶大伟的影响,我想大概是吧,从小我就跟着父亲跑来跑去的,看他拍片、写歌,在这种熏陶下的我长大后很自然地对这些东西产生了兴趣。高中时代我疯狂地爱看电影,学生口袋里没什么钱,跟女朋友约会就干脆去看电影,一张电影票可以看一天,省钱又过瘾,真是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4.
正可以写成新闻的线索多种多样,有的是个案,与个人的情感、经历相关;有的具有标本意义,通过一个人可以窥见这个时代许许多多相似的人。但是,归根结底,所有的采访就一个核心——人。有了人,才有那么多故事,才有故事中那些复杂的感情,才有了现在的生活。中学时,我狂热地爱着电影,时刻以文艺青年自居,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每一所大学的专业都填的是电影专业,并且"不服从调剂"。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面对各种电影术语、各种拍摄道具,那种兴奋劲儿无法言语,仿佛是整个人都要被幸福溢满开来。大一的课程,以实际操作为主,基本上每节课都是扛着机器出去拍镜头,然后回来自己剪辑有用的内容。外出得多了,了解的社会现象也就多了,渐渐地发现电影虽然是高于生活的艺术,但是真正的生活远比电影更精彩。于是,大二那年,我做了一个可能会影响我一生的决定:放弃电视电影专业,转入新闻系。我想从最琐屑的民生入手,去关注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5.
《家教世界》2014,(6):46-46
Clifford心心念念地想当大明星,突然有一天,他真的被星探发现了,还去拍了电影,面是,Clifford反而觉得不快乐了,这是为什么呢?快来看故事吧!  相似文献   

6.
你喜欢看电影吗?你想《拍你自己的电影》吗?如果你想的话,去找“好好玩学校”吧!在那里,你可以拍你想拍的电影,演你自己想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正>"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起飞"这句话,是我年轻的时候跟朋友们聊天时想到的。当时觉得挺有诗意,但这句话的深意,我是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沉淀,才觉得用16个字来概括最恰当:甘于寂寞,心态平和,逆向思维,持之以恒。我就讲一讲大家最熟悉的三部电影背后的故事,也就是"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起飞"的故事。第一个是《黄土地》。1983年11月的一天下午,导演陈凯歌、美工何群、摄影师张艺谋来找我,说他们想拍一部电影,想找一个作曲家。我就把我的作品放给他们听,在乐章的  相似文献   

8.
好故事一定不是编出来的,它肯定来源于生活。准备拍《勇气》这部微电影时,薛文静、黄厚香和她们的老师就想把故事拍得有血有肉,而不仅仅是一个无病呻吟的青春故事。  相似文献   

9.
我的电影梦     
我想拍一部电影,这是我读高一时的一个梦。记得小时候家里没电视,就跑到楼下街上,一看看到晚上一两点钟,那时就想,等长大了就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  相似文献   

10.
先讲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去年底热映的李安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面有一个情节,讲到中间人想拍一部关于比利·林恩的电影,但是跟当地的投资方没有谈成,于是说要试试到中国去找投资。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故事说克林顿、戈尔与比尔·盖茨在一次坐飞机的时候遇难了,他们一起被带到上帝的面前。上帝想看看他们的表现,就问他们都相信什么, 克林顿和戈尔分别做了回答,因回答得好,上帝就奖赏他们,让他们坐在自己的两边。上帝接着微笑地问比尔:“那么你呢?”盖茨回答说:“我相信你坐的椅子是我的。”  相似文献   

12.
<正>什么是适合学生的德育?我的理解是用学生自己演绎的、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故事,通过蕴含着教育力量的活动载体去浸润学生心田的教育。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认为探寻适合学生的德育,就得从"协助"学生演绎好自己的故事入手。如果能"协助"学生演绎好能释放乐学、向善等正能量的故事,让学生在自己的故事中学会自我教育、自觉感悟、自  相似文献   

13.
正什么是适合学生的德育?我的理解是用学生自己演绎的、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故事,通过蕴含着教育力量的活动载体去浸润学生心田的教育。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认为探寻适合学生的德育,就得从"协助"学生演绎好自己的故事入手。如果能"协助"学生演绎好能释放乐学、向善等正能量的故事,让学生在自己的故事中学会自我教育、自觉感悟、自  相似文献   

14.
电影,作为一种观念形态艺术,其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编剧与导演的能力。作为对生活或幻想的模拟,电影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特点,可以让不同的观众从不同的电影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影子。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影技术的不断成熟,电影已成为现代人流行的精神消费形式了。作为一名新人,想得到投资人的赏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小成本的影片是最符合现实状况的。首先是得有好的故事好的剧本,如果只有好导演没有好剧本,想拍出好电影是相当困难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当拍过《红高粱》等一批优秀影片的张艺谋碰上了《十面埋伏》也难免会遭到舆…  相似文献   

15.
房间的门被重重地关上了。爸妈怒气冲冲的训斥仿佛还在屋子里萦绕。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泪。艺校的面试通知已经被妈妈撕掉了,当一个演员的梦,大概永远也不能实现了。我不明白,难道真是只有那些面孔漂亮、脑子空空的女孩才会想走从影的路吗?成绩好的女生就只能选择考大学、做白领这一条路,否则就是自甘堕落吗?是的,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想当一个电影演员。越是长大,这个愿望就越是强烈。我热爱电影,我崇  相似文献   

16.
超爱跟风     
贾玉玲 《父母必读》2013,(7):114-114
孩子一个人的时候,可以独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只要旁边有小朋友,他就仿佛失去了判断力和自控能力,马上放下手头的事情,跟着别人去做。唉,真是超爱跟风啊!  相似文献   

17.
就像在作文课上.老师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要在文章题目上多下工夫一样,一部好电影最好也能配上一个引人入胜的好名字。但总有些不上道的人。用自己无尽的取烂名才华来掩盖好电影的光芒,比如《Mrand Mrs Smith》刚进驻中国时就被取成啼笑皆非的《史密夫大战史密妻》。所以,我们不能一看片名恶俗无聊就想绕道,因为在烂名之下,  相似文献   

18.
2003年的盛夏,聒噪的蝉鸣声中,教学楼二层最左边的窗户映出一个少年清晰的侧影。有关我——潘小天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我一直是个想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的男孩。昨晚因为接连看了几部热血电影一直到凌晨才睡觉,这时在课上直打瞌睡,又因为没做学报上的ABCD,被三十多岁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兼剩女Miss林要求到教室门外罚站。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别怨我!可能最后坏事会变好事,昨天有个朋友说,我的工作是揭穿明星的假面,让他们认清自己,实际上对明星来说,我不是灾星是福星——毕竟我拍过的一些明星,后来反而更红了。"——文章与姚笛在香港街头拥吻视频的拍摄者卓伟要对文章、马伊硎、姚笛说的话。"傻孩子,别被资本家骗了,电影从来都不是养活人的东西。我主张你们去鼓动那种不赔钱、又好看的电影。那些巧立名目,穷尽各种方法赚钱的电影,还没发行就想收回成本的电影,是我,我都不去看。"——在被问到资本投资与好电影之间的关系时,姜文说。  相似文献   

20.
远游的房间     
写小说,我想无非是制作故事。而制作故事,同制作自己的房间差不多。做一个房间,把人请到里边来,让他坐在舒适的沙发上,端出好喝的饮料,让对方对这个场所心满意足,让他觉得简直就像专门为自己准备的场所--我认为好的正确的故事应该是这个样子。即使房间非常豪华气派,如果对方没有宾至如归之感,那么我想恐怕也很难称为正确的房间即正确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