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招仅仅是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的原因之一,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依照计划培养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市场经济的按市场需要吸纳就职人员模式的不适应,以及长久以来形成的“毕业分配”的就业思维定式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市场竞争模式的不适应,加上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性调整时期,也加深了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相似文献   

2.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就业市场中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现行就业政策与传统就业制度不协调、高等教育体制与市场经济需求不适应、大学生自身素质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都发生相应变化,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变化,由建国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的老模式发展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新办法。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必然要引起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与不适应,因此,当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教育,面临着新的任务。 一、新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教育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还将逐步由“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向“自主择业”过渡和转化。这种新的就业、择业形式,加重了毕业生就业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特别是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优先考虑经济利益和国家干部身份;向往中心城镇或沿海发达地区,不愿到基层和边远落后地区。形成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原因是:经济形势严峻和就业岗位不足;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政策法规不配套;就业环境不理想和门槛过高;不同行业和职业之间的差异。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可以借鉴外国经验,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机制;健全公平竞争的就业和用人机制;拓宽就业渠道;要苦练“内功”,增强竞争力;抓住机遇,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5.
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推进,逐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学生就业模式和就业机制。面对新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特别是对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和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等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非大学毕业生过剩,而是市场经济转型期的暂时困难。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管理机制、就业政策、人事制度改革要进一步深化;毕业生要转变择业观念;高校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力,提高毕业生自身择业能力,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模式是本文重点关心的问题,通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帮助高校毕业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8.
随着毕业生就业体系的改革,高校必须转变观念,改变过去的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就业工作模式,构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六化”标准的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以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1.就业体制的规范化。国家就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市场选择为根本取向,以自主就业为主导模式,以素质能力为竞争之本,形成与计划分配迥然不同的就业机制。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我们的就业体制改革自然也要进一步规范化。第一,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努力建立比较完善的国家就业体制建设,在高校建立一个“常设型”专业中介机构,建…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就业与保障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计划体制下保障与就业的重合及其在体制转轨中所暴露的弊病,阐述了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在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一、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技校学生年龄偏小,心理成长、生理发育尚未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正处于形成时期,他们在就业心理上不同程度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一是期望值太高;二是就业观念陈旧;三是依赖心理较强;四是自卑心理严重。而且他们中独生子女多,长期的娇生惯养形成了怕苦怕累的思想,缺乏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在择业中往往表现出高不成低不就,给就业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为了让学生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就业要求,从新生进校开始,就要着力培养学生适应时代要求与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一是经常向学生宣讲国家就…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就业问题的严峻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加速转变时期,就业问题的严重性日益尖锐地表现出来。我国就业模式改变的滞后性,是造成我国失业率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它意味着传统的正规就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转型的要求,必须向非正规就业转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现实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竞争机制的不完善,我国就业市场供需出现了失衡,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建设已成为高校的一种共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适应就业市场的综合能力,包括就业社会心理适应力、自主就业的能动力,以及职业发展的潜力等方面,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是主体与高校、社会人才培养要素之间互动选择的结果。一方面,高校要通过机制创新来克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组织要为培养个性化毕业生人才提供平台。可以说,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支撑和组织承载的综合体现。因此,组织设计和制度安排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的关键,现实地看,互动共进模式则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从原来的“统包统配”的计划分配模式逐步过渡到“不包分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毕业生就业逐渐呈现出就业机制市场化.就业渠道多元化、就业指导专业化和就业关系合同化的特点。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4.
关于研究生就业趋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却相对下降了,引发了研究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研究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社会需求变小、学校培养模式落后、研究生自身就业观念不正确等。解决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从转变研究生的就业观念、培养适应市场需求能力、改变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等几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5.
由于竞争机制的不完善,我国就业市场供需出现了失衡,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建设已成为高校的一种共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适应就业市场的综合能力,包括就业社会心理适应力、自主就业的能动力,以及职业发展的潜力等方面,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是主体与高校、社会人才培养要素之间互动选择的结果。一方面,高校要通过机制创新来克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组织要为培养个性化毕业生人才提供平台。可以说,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支撑和组织承载的综合体现。因此,组织设计和制度安排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的关键,现实地看,互动共进模式则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渡期间,我国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在毕业生就业分配这个领域,旧的就业模式尚未完全打破,新的模式亦未健全完善。高校毕业生也还不能对新的一些就业规则完全适应,致使给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带来极大的冲击。本文就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思想行为状态做些分  相似文献   

17.
就业模式的转变与职业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庄西真 《教育科学》2003,19(5):41-43
职业教育与就业息息相关,职业教育的生命力也在于能够促进人们的就业。我国目前正在经历就业模式从正规就业向非正规就业的转变,非正规就业将成为未来我国就业的主要方式。本文在分析了非正规就业及其我国就业模式的转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该改革职业教育以适应就业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呼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质量管理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几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经济转轨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供需矛盾,与经济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高校连续扩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仍然存在;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适应市场要求,高校就业制度改革以及落后的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状况下衍生出的“慢就业”现象逐渐引起社会关注。目前关于“慢就业”的概念尚未形成定论,但其特征较为明显,“慢就业”的形成有高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原因,而深层原因是就业供需双方的诸多不匹配,因此提出以精准就业的方式破解“慢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渐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结构不平衡、政策性障碍、供需信息不畅、就业观念陈旧等,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表象,而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就业观念、管理模式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配置要求产生矛盾,形成计划和市场两种机制同时存在的局面,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本文试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