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大师川端康成将东方传统美与西方现代派手法相结合,创作了传世之作《雪国》。作品的核心是淡定的美学追求,充满着纯净、空灵、忧郁的色调,集中展示了一种东方式的虚无美学思想。他的美学思想是和日本传统的“物哀”精神一脉相通的。因“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而成为“日本抒情小说的经典”。  相似文献   

2.
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川端康成,自幼深受日本古典文学的熏陶,佛教中的无常思想对其影响深刻,加之他自身特殊的生活经历,从而形成了他人生无常、万事皆空、灭我为无、无中生有的虚无思想。川端康成的这一思想在他的登峰之作《雪国》中有充分表现,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3.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巅峰之作,也是他虚无思想体现最为集中的一部作品.而这种虚无精神的内核是通过镜像、雪、死亡等一系列的意象来体现的,《雪国》向读者营构了一个虚无的意象世界.它不仅是川端康成对人生的终极意义的探索和思考,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人的悲观心态.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看似虚无而实际超然的作家,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极力保持低调介入与精神底线之间的平衡,即保持其自由主义创作风格。为此在《黄金时代》里,作者注重叙事形态的更新,坚持黑色幽默风格的延续,巧妙地运用与黑色幽默相关的荒谬逻辑和怪诞语言。这使作者与现实之间的缓冲地带得以拓展直至自由驰骋。王小波就在这自由境地的"虚无"狂欢中走向圣境。  相似文献   

5.
陈利娟 《文教资料》2009,(32):23-24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他因《雪国》等作品而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获此殊荣,原因之一是作品中传达出了独特的虚无关。本文分析了《雪国》的虚无思想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6.
张俊  孙超 《文教资料》2009,(17):83-84
古代哲人中谈生死,最现实的是孔子.他非常重视生前,而非死后.他不像海德格尔和庄周那样教人学会死亡,而是教人学会生活,其实真正会生活的人才会死得其所,也自然就学会了死亡.庄周是谈生死最有趣的人,他用充满文学灵性的哲理和自己潇洒逍遥的存在姿态完成对价值生命的雕塑,高歌生命的虚无而走向价值之不朽.时至二十一世纪,我们应该追求扬弃自然主义和价值主义的极端对立,做一个完全彻底的死亡悲剧里的英雄.这英雄既追求生命存在的价值,又肯定生命死亡的存在与这一存在所带来的虚无,即从肉体短暂存在中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存在.  相似文献   

7.
《管子》四篇的虚无和因循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无和因循思想是<管子>四篇中的重要范畴."虚无"指使内心保持空、虚的状态,"因循"指做事有所遵循和依从.二者构成一个有内在张力的统一体,是先秦道家为君主设计的一种内心修养方法.<管子>四篇的虚无和因循思想代表了道家暨黄老学派对修养、行为及其关系的看法,对它的探讨对于认识道家暨黄老学派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婷 《考试周刊》2012,(89):14-15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硬汉形象创作的典范。但其实本作品同样适用于存在主义角度的批评方法。从存在主义角度出发,《老人与海》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满足了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诞的和自由选择的存在主义基本元素.同时也应和了存在主义文学家要求对环境塑造的鲜活性及文学家对于自身心境理念的一种解读和诠释。尽管人们对于存在主义大多持不同见解.认为会引入虚无主义.但《老人与海》体现出来的存在主义的晚期变化,即创作中既存在悲观、孤独、荒芜.又在虚无中试图重建信仰以支撑人继续生存的意义。所以海明威体现的不是存在主义的矛盾性理解,而是在为存在主义中的虚无理念和无目标的自我选择寻找或开辟一个崭新的解决方法。借助《老人与海》中主人公桑地亚哥的探索,具有存在主义风格的《老人与海》变得更具人情味和人道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9.
川端康成因《雪国》等作品而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受此殊荣,得益于作者在作品中传达了东方式的虚无关,以及作品对此的唯美建构。本文就此时其审美理想及其成因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0.
从感觉、悲情、虚无看《雪国》展现的"神秘"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一门科学。本文通过分析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小说《雪国》中感觉美、虚无美、悲情美,深入探讨了作家与现实复杂微妙的审美关系——“瞬间美丽”,从而解析了《雪国》背后神秘之“美”。  相似文献   

11.
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之父,其作品《俄亥俄的温斯堡》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旅程碑式的作品.在小说中,安德森探究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的新叙述技巧,以便更好地表现时代的新面貌.然而,在这部作品中仍然存在着一股自然主义的潜流.本文将对《俄亥俄的温斯堡》中人物在特定的环境所作出的反应以及如何被环境异化进行分析,并阐述自然主义潜流与作品多重主题之间的关系,旨在探求作品中的自然主义潜流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2.
鲁迅生命独语《野草》处理的是内部世界的幽暗焦灼。其核心问题是个体如何在虚无的存在中存在?鲁迅选择直面虚无、抵御虚无、直至反击虚无,在紧张的对抗中保持生命的激情。鲁迅思想震荡的脉络并不呈线性而是网状。《野草》的叙述相互纠缠,伴随大量象征、隐喻。文本既有思辨性又有艺术性。  相似文献   

13.
《局外人》中的虚无与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加缪笔下的灵魂人物之一,《局外人》中的默尔索一直饱受争议。从无动于衷的空心人到反抗荒谬的英雄,默尔索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形象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14.
荒诞的世界,虚无的人生——解读卡夫卡的小说《城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兰兹·卡夫卡的创作一直是值得评论家研究的对象,孤独、阴郁、困惑、虚无、荒诞等等是卡夫卡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主要艺术风格.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城堡》最具代表性地表现出了这些特点."城堡"和"K"都成为了抽象的符号化的象征,代表着"现代人的困境",是卡夫卡将现实和理想连接在一起时探索出的艺术境界.本文将虚无和荒诞作为研究卡夫卡的切入点,去发现此中具有相同特征的人生境界,并分析其心理特点.而将这两大境界结合在一起时,卡夫卡小说所带有的预言性特点就彰显出来了.  相似文献   

15.
始于20世纪早期对《野草》的解读,存在一种值得特别关注的线索,即《野草》中“虚无”、“绝望”的意味究竟为何意.这是阐释《野草》的一个关键问题.自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末的阐释中不乏自由之声,亦不乏在政治气候的影响下发出的种种变声.不过,一种尤具启发的思路隐约可见,即在《野草》最“消极”的《墓碣文》和最“积极”的《这样的战士》之间存在某种尚未解明的秘密.这一解读秘密在20世纪40年代的竹内好那里几近“去蔽”,遗憾的是,其结论未能清晰呈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木山英雄眼中,其秘密俨然可以揭示,但他又否定了自己的“发现”.  相似文献   

16.
高平 《老年教育》2009,(8):15-15
电影《柳堡的故事》原来是一个被无奈地改编了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7.
捷克裔法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中收录了七个耐人寻味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各自独立,但却在主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关联性。梳理这些故事的情节,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无一例外地涉及到了虚无、矛盾以及性这三大主题。对《好笑的爱》中的主题进行解读不仅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该作内在的统一性,也能为全面理解昆德拉的小说创作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不能轻易地相信鲁迅对作品主旨的自我表白,《我的失恋》不同于普通的打油诗,它有严肃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中我们可以推测出鲁迅与传统文化诀别的原因,诀别的勇气以及诀别时的心态。作品的风采格调、情感倾向与《野草》中的其他篇目基本一致,它是《野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遇见你之前》是2016年上映的浪漫题材类型片,该片讲述了身份悬殊的男女主人公生死抉择的爱情挽歌。它跳脱出“真爱至上”的模式化叙事结构,用细腻而动人的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威廉在极端困境中的个体自我选择和回归,给人以温暖流畅的审美体验和关于“生命存在”的深层思考。本文将从“荒谬的世界,虚无的人生”“个体生命的自我选择”和“自由与责任的真实回归”等三个方面,探寻其中的存在主义意蕴。  相似文献   

20.
石舒清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是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作品以马子善老人老妻之死引发的思考及人与牛对死的不同反应布局全篇,表达了对死的敬畏与明澈,揭示了回族文化心理中的宗教悲悯情怀。小说小切口,大主题,言近而旨远,是一篇紧凑干净又饱满丰厚的佳作。其“人牛相对”结构和悲悯情怀,可以作为高中语文小说鉴赏教学的范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