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谊认为秦朝速亡,不仅在于秦政“仁义不施”,更在于秦制“遗礼义”,“遗礼义”是造成秦“仁义不施”及汉初社会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为此,他制定了以“礼义”为中心的汉家制度。尽管他的制度构想未成于当时,但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曾经说过,他“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也就是说,他信奉的是一种“既不执着,也不绝灭的中性人生观”。这种“中性人生观”可以说伴随了朱自清一生,以致于了解朱的人都认为“温柔敦厚”、“谦谦君子”、“积极狷者”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作者无意于叙述朱自清一生的生活道路,也无意  相似文献   

3.
读写百草园     
读写天2004.1老作家汪曾祺有一次同我谈起某些编辑改稿的事,很恼火。他说,现今有的编辑,不认真读书,想当然,还老喜欢拿笔“顺”别人的文章。他有一篇回忆沈从文的文章,就被编辑想当然地“顺”了一家伙,弄得他哭笑不得。如其中一句“沈从文的质朴来自于他的雕凿”。意为沈从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朴实自然的大家风范,是经过了一番极为艰苦的努力,在遣词用句上一丝不苟地精雕细凿以后的返璞归真。这句话到了编辑手上,就被立即断定“那是错的”!“质朴”怎么会来自于“雕凿”呢?于是大笔一挥,加上一个“不”字,变成“沈从文的质朴来自于他的不雕凿…  相似文献   

4.
李镇西 《班主任》2012,(2):65-66
下午下班后,我正要回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位魁梧的军人。我惊讶于他怎么不敲门,正要问“您找谁”,突然认出他来了:“哎呀,这不是柴粒吗?”他说:“我出差来成都,今天下午是自由活动,就来看老师了。”我问:“怎么不事先打个电话?这是假期,你怎么知道我在学校?我刚要出去,再晚一点我就走了。你运气真好!”  相似文献   

5.
主要人物形象《家》中的重要人物觉慧,是受到“五四”新思潮冲击的新生力量的代表。他坚决反对大哥觉新的“作揖哲学”和“不抵抗主义”,他的信念很单纯,对旧势力“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他的确是“幼稚”的,对周围的一切还不能作出科学的分析,甚至感到“这旧家庭里面的一切简直是一个复杂的结,他这直率的热烈的心是无法把它解开的。”但基于“五四”时期对旧的一切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精神,他知道这个家庭是“无可挽救的了”。他并不想对“家”寄托什么希望,而热心于结交新朋友、讨论社会问题、编辑刊物、创办阅报社等等社会活动。最后,当…  相似文献   

6.
浩然先生于2008年2月20日去世了,直到他昏迷为止,他也不承认“文革”是“浩劫”。他认为“又没有烧杀抢掠的战争,怎么能说是‘浩劫’呢?”其实,他给浩劫定义的“烧杀抢掠”,在“文革”中都严重地存在。武斗的枪炮已经在全国都打响了,他囿于对“文革”的好感而视而不见罢了!  相似文献   

7.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是个“不安于现状”的语文老师。他不但勇于改进教学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勇于改革教学思想。他不满足于做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而立志做一个“语文教学的专家”。有了这样的雄心壮志,他以理论联系实际,悉心研究语文教学的特殊规律,经过三十多年的探讨和实  相似文献   

8.
9月18日 晴 所谓伊人,就在我班。什么“伊人”啊,不就是名字里带了个“伊”字嘛。更令人不解的是他名字里还有个“重”字,看他瘦得皮包骨,风大一点不定就把他吹飞了呢,论“重”,应该看看本人的体型再下定义。至于“陈”,那是他的姓。他是谁?就是集帅气、聪明和暴力于一身的超级同桌——陈重伊是也。  相似文献   

9.
名医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相似文献   

10.
早餐时,王哲几乎是被他妈妈拉扯进活动室的,他嘴里不听的哭喊着:“我不穿,我不穿……”当听到何老师:“王哲,你又怎么呢?”他立即止住了哭声,嘟努着嘴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不情愿的眼神游离于妈妈与老师之间。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是实,但辩护不等于是为投降变节辩护。他认为李陵的投降是不得已的行为,真正的用意是“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他的悲剧是李陵后来确实投降的事实,违背了他“欲得其当而报于汉”的预期。做出这样的预期是由司马迁忍辱求成的生死观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自幼学习六经,年轻时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即他诗中说的“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但他却囿于出身地位而“求之靡途”,于是他只能空悲切、徒无奈;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无奈而沉沦。于是他选择了“独善其身”,选择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选择了超然物外。虽然超然物外,但儒家的“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理想在陶渊明的深层意识里是挥之不去的,即使在那些浪漫主义的作品中,我们同样可以体会到作者洒脱中的那种苍凉。总之,“无奈中的超然,洒脱中的沉郁”应不失为陶渊明浪漫主义创作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心灵深处有一座“大济于苍生”的理想之“城”,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时代致使他“有志不获骋”,他最终“归园田居”了。然而即便归隐后,他依然难以忘怀于世,为志不得行而悲愤伤感。本文力图阐明陶渊明始终遭其心灵“围城”纠缠困扰,其诗文创作也因而带来了感伤特质。  相似文献   

14.
“2004年8月他来杭州时,我是将当时四年级中基础最薄弱的那个班托付给他的,他没二话。以他当时所拥有的实力和学术知名度,肯屈尊于杭州这样一所普通小学,屈就于语文教师这样一个普通岗位……”能得到王崧舟老师如此高的评价,本期封面人物张祖庆老师应该是不辜负“青年才俊”这一称呼的。  相似文献   

15.
物竞天存争朝夕——杨振宁博士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振宁,一个让炎黄子孙自豪的名字。他赢得科学界最高荣誉——诺贝尔奖,是缘自他和李政道博士于1956年发现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规律”。但他对20世纪物理学的另一贡献“杨振宁——米尔斯规范场论”,恐怕未必广为人知。正像相对论于爱因斯坦,规范场论于1954年的提出,确立了杨振宁20  相似文献   

16.
偏行虎山     
罗杰 《作文与考试》2023,(Z2):22-23
<正>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先秦诸子选读》中的第一篇就是《论语》选读。《论语》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他是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他被后人称为“圣人”“万世师表”,他的言论“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当仁,不让于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名句深受后人推崇和赞誉。  相似文献   

17.
在1930年代的政治化语境中,穆时英创作了一批很有左翼色彩的大众文学,被左翼作家誉为“普罗小说中之白眉”。但是,“普罗文学”和“大众文学”全不是穆时英的真志趣,他所响慕的是烂熟的都市文明,不信仰“某种思想或主义”,远离政治,他只是忠实于自己,忠实于生活,努力进行艺术的探讨,创作出标新立异的现代主义小说。  相似文献   

18.
时代赋予李白大气磅礴的个性,而这又决定了其从政的途径,他想“济天下”,而后“隐山林”、功成身退,但这一亦“儒”亦“道”的理想模式只能是虚幻的,他傲岸狂放的个性不容于世俗,所以他就不可能“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而他的志向又是那么坚定,于是亦隐亦仕中鹏翅陨折,以一首《临路歌》落下了其“布衣卿相”的梦幻之幕。  相似文献   

19.
二、精深的研究张先生常常以“杂”自居,他说:“自己得益于此,视野不狭隘;也受损于此,杂而不精,所专不深。”其实,“他说的前半是事实,后半是谦逊。”“他是‘杂’而且‘专’的。”也就是说,他的治学不仅“杂”——广博:而且“专”——精深。其精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唯物辩证法像一条红线贯穿在他研究的各个领域、贯穿于他学术研究的始终。社会上已有文章对这个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这里只就几个重要之点作些补充说明。 1.实事求是,辩证地分析、评价汉字。长期以来,在如何评价汉字的问题上存在两种观  相似文献   

20.
有学者认为:方苞是“汉学”的对立面,是桐城派与“汉学”交恶的肇始者。针对这一论断,提出:汉宋学之争的框架不适合于方苞,方苞没有也不可能反对“汉学”。方苞的学术思想是在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背景下形成的,他深受“实学”思潮的影响,这一影响不仅表现于方苞前期的学术取向,也表现于他对程朱理学的选择,即重在程朱理学的经世方面,而不是本体论方面;从方苞最为致力的礼学研究中也不难看出“实学”思潮的影响,他的礼学思想从渊源上可以说是与“汉学”同源的,他的“理寓于礼”观点,在一定意义上还为“汉学”家“以礼代理”思想的形成开拓了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