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钟国榜 《教育艺术》2006,(10):62-62,30
一、语文教学的功能 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感训练.是叶圣陶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倡导的,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以前语感教学一直不被人重视.《新课程标准》的问世,为语文教学园地吹来了一股凉爽的风,《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申剑 《阅读与鉴赏》2011,(10):36-36
在语文教学中,语感训练是一块充满创造性思维的绿洲,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最重要的方法。学生进入初中后,在他们初步具备了识字、辨词、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他们的语感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细细咀嚼语言文字,达到明其义、晓其旨、悟其情、审其美的境界,这是语文素质教育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邱长云 《考试周刊》2012,(79):27-27
所谓语感,就是语言文字刺激源在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之后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叶圣陶先生积极倡导语文教学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的语感培养,他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指出,加强语文教学的语感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提高“对词汇的感觉力”,还能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之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感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造成课程教学中的“高分低能”现象。  相似文献   

4.
语感训练是我国语文教学界的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话题.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早在1928年就提出了语感的概念.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训练语感"这一"最要紧"的"首要任务"并没有真正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更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5.
曾晓洁 《广西教育》2006,(7B):60-60
“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是,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直觉中沉淀着思考。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在整个语文能力结构中,处于一个基础的核心地位。首先,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我们进行任何一种言语(包括语文学习)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语感能力为基础,否则根本无法参与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其次,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因为信息交流直接凭借的是语感,离开语感就谈不上信息交流了。因此,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所以,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多次讲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前辈语文大家强调的“语感”.均是指对语言运用的自然感知。语文教学如果忽视了语言教学和语感培养.就迷失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冯晓岚 《广西教育》2014,(21):40-41
语感,指生活中一个人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它是人对在具体环境中听到或看到话语时,彷佛不经逻辑推理,直觉感知,迅速理解把握的能力。不同的人,其语感是存在差异的,它取决于一个人的思维直觉、生活经验、知识水平以及文学修养的多寡、厚薄。语感具有快捷性、直接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上,我国较早重视语感的是夏丏尊先生。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是由一系列教学活动组成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必须强化每一个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钱梦龙先生曾强调过,以训练为主线”。如果不对这里的“训练”作狭隘的理解,而把它理解为课堂教学的活动行为.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教学活动都是有效的语文训练,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有保证。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在教学中究竟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提出了“语文素养”的概念,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这些都涵盖在语文素养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语感,是以语言习得为基础,经过长期的语言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对语言的全方位的敏锐的感觉,是对语言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语学习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字的能力,而语感可以说是人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只有在言语实践中获得了语感和经验,才  相似文献   

12.
中专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语感的训练,这不仅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养的需要。文章从教学实践出发,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语感障碍现象,探索了一些可行性的训练方法和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长期、反复地感知、理解、运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动处理语言信息的语文综合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接物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这一论述,阐明了语感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如果语感问题解决了,那么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领会、理解、运用能力也就提高了,其语文的整体素质也就相应提高了。  相似文献   

14.
语言文字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语感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这说明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言文字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语感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这说明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语文教学如何紧扣课堂教学,依托教材,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一、“读”占鳌头,让语感在充分朗读中积累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学科,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朗读是最重要的。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农村不少学生的语感比较薄弱,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孩子。而语感的培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朗读,学生需要通过充分朗读才能感知语言,习得能力。教师如何紧扣教材特点,创设条件让学生爱上朗读,并在朗读中感悟语言,积累语感呢?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这是一篇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文章,描写了“我”在祖父的园子中的快乐童年,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我”在园中的自由快乐,感受“我”深深地被疼爱。如何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深层次地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可以说,本文蕴含着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它需要学生经过细细品读才能读出韵味,而基于这样的文本,要培养语感也必须让学生深入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蕴含在朴实语言中的情感。在研读“自由之事”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培养语感。以下是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7.
语感是由感受语言文字而引起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感知所形成的对语言材料特有的、近乎直觉的敏锐感受能力.敏锐的语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它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的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感的训练和培养.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语感,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董俊海 《成才之路》2012,(18):32-3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其基本的特点。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并发展语文素养。因其所具有的多重功能和基础作用,决定了它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多元方式综合作用才能形成的过程。简言之,它是语言和文字的结合体。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20.
语感是语文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具有重要的意义。著名语感专家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也在于他必须创造学生高品位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这些论述无不标明。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是目前最急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