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是易卜生的戏剧收场白,描写了艺术与人生的基本关系。在这部戏剧中,透过爱情的故事,婚姻的抉择,逐渐显现出来的是人的主题。艺术固然是重要的,个人事业也是必须的,但绝不能凌驾于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情感、灵魂之上。本文拟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结合戏剧中的三重伦理关系,探析"易卜生式的人道主义"以及伦理视阈下作家对理想两性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易卜生早期诗剧<布朗德>中的主人公布朗德因与易卜生本人关系密切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特别的艺术价值.然而,布朗德并不是如从前的学者所肯定的正面形象,而是一个存在问题的形象.同时也是被剧作家本人所否定的形象.从对布朗德家庭伦理关系、社会伦理关系与宗教伦理关系的分析入手,可以说明他在本质上是一个无爱的人,既无小爱也无大爱.布朗德心中所谓的"上帝"就是他自己,就是"全有或者全无"哲学的影子.布朗德的形象,正体现了易卜生本人内心世界存在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戏剧理论界,对易卜生作品的评价分为两派:一是以“问题剧”界定,认为易卜生剧作的宗旨是讨论社会问题,其主要价值在于给人以伦理的教育和理性启示;一是以“社会剧”指称,认为易卜生剧作的要义是揭示人丰富和深邃的心灵世界,其主要价值在于让人们在情感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中,把握社会本质性的内涵。前者存在着巨大的迷误。然而,长期以来,它却成为中国戏剧理论界包括戏剧观众对易卜生作品约定俗成的一种认知。结合易卜生的创作,对理论界以“问题剧”界定易卜生剧作的迷误进行剥视,可以还易卜生作品本真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程诺 《学周刊C版》2019,(16):187-187
易卜生是现代戏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晚期戏剧进入当代才开始大放异彩,但鲜少有学者整体把握这其中的象征手法。因此,对易卜生晚期戏剧进行整体的分析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对易卜生晚期戏剧中象征手法的整体把握,能够凸显其象征的独特性及其晚期戏剧重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曹禺作为现当代戏剧界著名的作家受到了西方戏剧巨擘易卜生戏剧的巨大影响,易卜生主义以及易卜生戏剧的结构艺术、创作手法等方面都对曹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易卜生的第一部心理悲喜剧《野鸭》在曹禺的《雷雨》中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无论在人物对应、结构艺术、还是写作手法上都及其相似,但是在情节框架、写作方式和矛盾冲突中,《雷雨》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创新之处。因此,毫无疑问这两篇文章有着极强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不同于早期的浪漫主义和中期的现实主义戏剧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旨意,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晚期的易卜生开始怀疑个性反抗能否成功,怀疑个人理想能否实现,开始踏进他的第三个创作阶段:象征主义戏剧创作阶段。本文主要通过对"野鸭"的象征意义的分析,对易卜生的第一部象征主义戏剧《野鸭》进行解读,借以管窥易卜生后期象征主义戏剧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不同于早期的浪漫主义和中期的现实主义戏剧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旨意,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晚期的易卜生开始怀疑个性反抗能否成功,怀疑个人理想能否实现,开始踏进他的第三个创作阶段:象征主义戏剧创作阶段。本文主要通过对"野鸭"的象征意义的分析,对易卜生的第一部象征主义戏剧《野鸭》进行解读,借以管窥易卜生后期象征主义戏剧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易卜生戏剧中的神秘倾向与西方化传统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北欧民族化心理积淀的滋养和激励;二是来自对欧洲学中神秘因素的借鉴和吸纳。此两条路径,不仅成就了易卜生独特的戏剧品格,而且为准确理解易卜生戏剧所承载的西方民族化积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艾友夫》是易卜生后期戏剧的代表作,戏剧同名主人公小艾友夫只在其中第一幕短暂登场便早早落水身亡,看似无关紧要,但实际上却是理解戏剧内涵的关键所在.通过对该戏剧文本的细读,探究小艾友夫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及其对戏剧情节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易卜生的这部戏剧.  相似文献   

10.
挪威剧作家享利克·易卜生的系列社会问题剧内蕴着深刻的社会性和伦理意义,这些都体现在具有两极对应关系的人物形象中.本文就“精神反叛”、“社会批判”“家庭婚姻”三个方面分析易卜生刻划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1.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剧作颇丰,《当我们死人醒来的时候》是其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作者借用人物形象探讨了艺术与人生,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本文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当我们死人醒来的时候》进行解读和分析。主要分析剧中主人公鲁贝克的伦理困境及产生这种困境的原因,及对剧中其他人物梅遏、乌尔费姆及爱吕尼的伦理选择,及选择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透视易卜生的人道主义关怀以及在伦理道德下对恋爱婚姻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回顾法”是西方戏剧较常见的一种结构方法,但如处理不当,极易使戏剧在回顾之中失去其戏剧性。易卜生的戏剧回顾频频,却戏味盎然。易卜生成功处理“回顾”与“戏”之关系的方法是:将过去戏与现时戏有机结合起来;以“回顾”引发和展示戏剧冲突;在“回顾”中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回顾”中发现人物关系,促使人物关系变化,增强戏剧悬念。  相似文献   

13.
哈罗德·品特是20世纪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一生的戏剧创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威胁喜剧、家庭戏剧、记忆戏剧和政治戏剧。《回家》是哈罗德·品特家庭戏剧的代表作之一,其创作手法在延续了威胁喜剧的艺术特点之外,还融入了家庭伦理等耐人寻味的道德元素。它以荒诞、匪夷所思,甚至是不可理解的人物关系为主线,以错位失衡的伦理关系作为反映当时社会道德的突破口,从另一层面丰富和发展了荒诞派戏剧的本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14.
英国著名易卜生研究家迈克尔·迈耶在他写的《易卜生对现代戏剧的影响》一文里说:“易卜生的成就可以与他同时代的三位伟人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在他们各自领域中的成就相媲美。易卜生的剧作登上舞台,使戏剧的面目为之一新。其影响深远,无与伦比。……易卜生是戏剧史上的罗马,条条大路出自易卜生,条条大路又通向易卜生。”的确,易卜  相似文献   

15.
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不仅是挪威杰出的剧作家、民族戏剧的开拓者,也是欧洲现代戏剧的创始人。他的戏剧创作,以严峻的真实、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在现代世界戏剧史上古有头等重要的地位,赢得了“现代戏剧之父”的崇高赞誉。意大利著名戏剧家皮兰德娄说:“在莎士比亚之后,我毫不迟疑地把易卜生放在第一位。”恩格斯在致保尔·恩斯特的信中写道:“挪威在最近二十年中所出现的文学繁荣,在这一时期,除了俄国以  相似文献   

16.
作为易卜生一系列戏剧的"收场白",三幕剧《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是一部探索人性、解剖灵魂、审视艺术与自我的反思性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与深刻的内涵,具有多重阐释的代码,同时也为现代戏剧艺术开拓出一个神话般的表现领域。本文以《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剧中四组地理空间的设置入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易卜生对象征手法的具体应用,挖掘这些地理空间的象征内涵。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最初接受西方话剧的时候,对于现实主义的戏剧并不热衷,而其时正是易卜生的现实主义戏剧风靡全世界之际。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一些新文学的倡导者,对于在新浪漫派的名义下的西方唯美戏剧,却一度格外加以提倡。胡适在1918年6月《新青年》的“易卜生专号”上说:“易卜生的文学,易卜生的人生观,只是一个写实主义。”易卜生把家庭社会的实在情形都写了出来,叫人看了动心,  相似文献   

18.
易卜生通过他的戏剧《人民公敌》体现出他对生态的忧虑和重视。中国对易卜生的关注与引进,从1908年鲁迅对易卜生的介绍,胡适在《新青年》的引进,到现在有一百年的历史。胡适在《易卜生主义》里推崇的是易卜生的写实主义和斗争精神,人们对环境危机的忽视,使我们深感易卜生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与意义。新时期,关于生态的戏剧出现在中国的舞台上,这是值得欣喜的,这也可以说是《人民公敌》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亨利克.约翰.易卜生(1828年—1906年),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是继莎士比亚之后世界上作品被上演最多的剧作家,直到今天,他的剧作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持续不断在世界各地上演。在易卜生的戏剧创作过程中,无论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表现、人物的塑造,还是细节的描绘,都凸显了积极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光辉和强烈的社会批判锋芒。易卜生共创作发表了26部戏剧和1部诗集,他的作品常被  相似文献   

20.
鲁迅虽然在创作上几乎不接触戏剧,但对戏剧艺术却一直予以关注。鲁迅是中国现代较早正确而深入认识莎士比亚文艺思想的文学家。鲁迅对易卜生、萧伯纳勇于批判现实、改革社会的戏剧一直倍加赞赏。鲁迅十分肯定新剧(话剧)作为那个时代战斗武器的作用,对传统戏曲也提出自己中肯的意见。鲁迅对提倡与发扬戏剧艺术做了很多工作,他对待戏剧的现实主义观点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