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左传》在重耳流亡及复国的经历中集中塑造了一群个性突出、性格各异的女性人物,主要表现为三种形象类型:传统审美观照下的古典淑女;深谋远虑、具有政治才干的女性;个性独立、气质不群的自主女性。她们或有德,或有才,或个性突出,表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晋文公重耳是《国语》、《左传》、《史记》三部著作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位春秋霸主.其记载大体相似但同中有异:《国语》中的晋文公从善如流但缺少霸气与沉着果断的决策能力,《左传》中的晋文公从一开始就充满英雄气概,《史记》中的晋文公形象更具立体感,司马迁充分刻画了人物成长与性格发展的过程.比较研究重耳在三书中的形象差异,我们可看清作者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3.
重耳拜土     
大秋 《课外阅读》2006,(7):38-39
晋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中最具成就的一位,他的励精图治,打造了晋国威服四方的皇皇霸业,青史留名。作为晋惠公的公子,他历经的坎坷,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为避国乱,他逃亡在外长达十九年,其间,寄人篱下,忍辱含垢,辗转流离,艰苦备尝。作为我国第一部国别电作,《国语》记载了周及九大诸侯国的国事,其中“晋语”占到了三分之一强,对晋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及称霸天下的历程均有翔实记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左传.重耳出亡》为参考,浅析七位与晋文公相关的女性。依据七位女性对命运抗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五类,由此窥视春秋时代女性之命运。她们在男权统治的社会里,尽管都为自身命运做出了不同层面的努力,但均以失败告终。最终只能让女性的尊严与生命在无谓的挣扎之后苟延残喘。  相似文献   

5.
《左传》和《史记》是先秦两汉的两部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左传》依年纪事,传述春秋,语言简练,叙事生动,特别是其战争描写成为后代作品的楷模,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史记》是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毕生思想和智慧的结晶.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为史传文学的代表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位。《史记》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对前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借鉴和吸收就是一个。通过晋公子重耳逃亡事在二书中的不同描写。可以分析《史记》在对《左传》的吸收的基础上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6.
左氏笔下的女性形象的性格魅力,在于她们的卓越智慧、大胆抗争、感情至上。其性格魅力的生成有其深厚的社会原因:社会动乱导致的传统法制、道德的崩溃;以周礼为核心的婚姻制度与传统习俗并存的婚姻生活环境。本文目的在于引起读者对《左传》女性形象文学意义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左传》作为一部誉有"先秦叙事散文之最"的文学名著,其中不乏一些形态各异、丰富多样的女性人物。《左传》作者对女性形象的刻画,无不本着"劝惩"的目的,或通过记述众多贪色、乱伦、淫乱者之恶行的严重危害与恶劣后果,或对妇女相关礼法的直接阐释和具体事例的宣扬,以警示后人"戒色""从礼"。  相似文献   

8.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乃战国《公羊》先师公扈子旧说,并非“汉人所统计的数字”。姚曼波女士关于所谓《孔子春秋》下落的考论不可信据。周季西汉诸子推崇的“春秋”是指源出孔门的《春秋》学,其具体指涉则随文而定。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正确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理解汉语语法有重要的意义。上古经典名著《左传》中有充分的论据,可以证明词类活用是有规律可寻的,据此可归纳判断词类活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综合20世纪50年代至今,各个历史时期中的学术语境和叙事学理论的发展状况,从文体、情节、人物三个方面对《左传》叙事研究文章进行归纳,揭示出《左传》叙事研究的思路和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三.《左传》与《史记》之不合 《左传》与《史记》记事,时有不合。细考其不合的原因,当是多方面的.就多数情况而论,是司马迁失考误采.班固批评《史记》“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柢梧”.其论并非诬罔太史公,这是一种情况.也有《左传》失误而《史记》正之者,这  相似文献   

12.
"孤"和"寡人"二词历来被释为王侯自称的谦词,但学术界对此争论不断。文章结合二词的本义,对《左传》中二词的全部102条用例进行了穷尽性的分析、比较,认为春秋时期诸侯有凶事时自称曰"孤",其余一般情况下自称为"寡人",即"有凶称孤,无凶则称寡人"。  相似文献   

13.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保存了我国春秋时期丰富的礼乐文化资料。由《左传》的记载可见,春秋时期王官之学废除、周礼被僭越废弃,礼乐文化下移。  相似文献   

14.
沈玉成先生的《左传译文》对于普及和宏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功莫大焉。然而,书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错误和漏洞。今举其典型,连缀成文,以期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冰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8):107-110,128
就《左传》中的记载来看,"烝""报"现象既不是一种淫乱性质的行为,也不是一种当时社会普遍实行的合法的婚姻制度,也不是转房婚的遗迹,也不是周边少数民族的收继婚,而是一种事实婚姻的现象,而非一种成型的婚姻制度。其出现的原因很多,人们对此的态度也不同,既非毫不犹豫的承认,也不是旗帜鲜明的反对。这反映了东周时期"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政治统治极为不稳的社会大背景。  相似文献   

16.
《左传》的语言中,最精彩的是委婉语。《左传》中的委婉语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外交辞令的委婉语;二是避讳的委婉语;三是自谦或尊重对方的委婉语;四是向对方表示歉意或者诅咒的委婉语。这些委婉语与春秋时期的政治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贿赂是国家的伴生物,在《左传》中也有相关记载。本文着重分析《左传》中的贿赂所涉及的受贿者、行贿目的、以及贿赂的危害等。《左传》中的受贿者大致可分为国家与个人两类;诸侯国之间行贿多是为了避免战争或追讨叛乱之人,个人行贿一般是为了一己私利。贿赂的危害性是非常严重的,可喜的是已经有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这一点,并用实际言行来反对贿赂。  相似文献   

18.
《左传》作者是否为左丘明至今仍有争议,争议的主要原因是左丘明生活年代与孔子同时而《左传》却成书在公元前403年之后。本文借助一些史料推理分析,认为左丘明当是《左传》的始撰写者,撰写内容传授给弟子,其弟子据自己亲眼所见对预言及某些内容按照左丘明的思维轨迹进行了调整增删,最后的定稿人至少活到了公元前403年。关于左丘明与《国语》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写作过程的逻辑推理,认为编撰《国语》是撰写《左传》的必经步骤,但是左丘明编撰之《国语》今已不传了。  相似文献   

19.
对《左传》、《史记》判断句作了穷尽考察:从结构形式、构成成分、语义关系等三方面对二书判断句的异同进行了比较,从中管窥上古汉语判断句的共时面貌和历时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训诂中,“杀”、“戮”往往可以互训,但以《左传》为文献依据,分析“戮”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发现戮”在上古的含义并不同于“杀”,它重在责罚以示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