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寿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其姓氏来源多种多样。本文探究了绍兴寿氏的源流,并对其历次大的迁徙和分布状况作了梳理,归纳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对绍兴寿氏的渊源作一管窥,无疑有助于探究地方文化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
论析彝族逐步汉化演变的原因,兼及彝族源流和中国姓氏改革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姓氏的知识以及中国姓氏的形成方式和发展脉络。2.文化目标:引导学生对姓氏文化现象进行思考,探究姓氏背后的文化底蕴。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爱好,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一、引子
  1.人教版语文必修1梳理探究部分是“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课后让同学们去搜集整理临夏地区的民族文化,交上来的作业触目惊心,除少数几个同学讲述家乡的一些婚丧嫁娶习俗外,多数人东拼西凑,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5.
腾冲的汉族姓氏,多因明代军屯制度自中原、荆楚移民而来。古代的墓志是最可信、最翔实的历史"人物传记",对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普遍的社会意义。通过对腾冲首次出土的明代郑氏四方墓志的整理,并参照地方志书及相关文献进行考证与辨析,反映了福建籍郑氏移迁腾冲源流及历史人物世系,并对地方志书内容作了若干订正与补充,对今人了解和研究腾冲明代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探究百家姓     
我姓"阮",可在我们班中却没有一个人和我是同姓,因此我就对自己的姓氏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这学期开学初,黄老师宣布:"这学期,我们班探究课的主题是百家姓,请同学们先从自己的姓氏开始探究,上网查资料,到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了解一下有趣的百家姓......"我和徐思怡自告奋勇当小老师向同学介绍我们自己的姓氏.  相似文献   

7.
云冈石窟自北魏开凿以来,已历一千五百余年,其名称有十多种。该文对这些名称的源流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8.
何光岳(1939——),湖南岳阳人,小学毕业.1978年调入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5年获“全国职工自学成才”金牌奖,1986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现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湖南省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汉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楚文化研究会理事等.独著《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已先后出版《炎黄源流史》、《南蛮源流史》、《东夷源流史》、《百越源流史》、《夏漂流史》、《楚源流史》、《商源流史》、《秦赵源流史》、《中原古国源流史》、《周源流史》、《汉源流史》等分册,另出版《楚灭国考》、《绝妙好联》、《中国姓氏通书——陈姓》等专著.《楚源流史》是何氏的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为迎接1988年度楚史和楚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于1988年10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共14章55节,27万2千字,主要论述祝融氏黎和九黎、昆吾氏诸国、董姓诸国、彭姓诸国、妘姓诸国、曹姓诸国、荆楚、(?)、胡、鄂、越章、罗国、廪国等的来源、分布、迁徙,并对楚族名“敖”、楚国王族氏族作了考释.《前言》系统列出祝融八姓的源流以及楚国的祖先谱系,强调“祝融氏吴回的后裔,分为八姓,分布于河南、山东、晋南、陕中及苏北一带,在夏商时期曾建立过很多强大的部族和国家.”  相似文献   

9.
2014年6月6日,东浦镇城西小学改名为"陆游小学"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而2014年6月9日,绍兴《天天商报》"以名人作校名请保留他们的姓氏"一文则更是对学校命名的一种启迪,拷问着教育主管部门的智慧。我一直认为,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学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人的姓     
据研究,日本拥有30万之多的姓氏,而一般平民拥有自己的姓只不过130年的时间。日本人的姓氏字数不等,发音书写复杂,甚至还出现了诸如“一”、“小鸟游”这样的珍稀姓氏。可以说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日本的姓氏文化是绝无仅有的。其姓氏之多、姓氏之难、姓氏之怪即使对日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现代日本社会,其姓氏既有其显著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姓氏的使用方面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日本人的姓     
据研究,日本拥有30万之多的姓氏,而一般平民拥有自己的姓只不过130年的时间。日本人的姓氏字数不等,发音书写复杂,甚至还出现了诸如“一”、“小鸟游”这样的珍稀姓氏。可以说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日本的姓氏文化是绝无仅有的。其姓氏之多、姓氏之难、姓氏之怪即使对日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现代日本社会,其姓氏既有其显著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姓氏的使用方面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我校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周征松教授在《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之后 ,又与语文报社裴海安副编审合作撰写的《中华姓氏谱·裴姓卷》已于 2 0 0 2年 1月由现代出版社、华艺出版社联合出版 ,全书共 2 5万字。《中华姓氏谱》是中国史学会的重点研究项目 ,由当代著名史学家李学勤主编。该丛书集合百余名专家学者精心撰写 ,共 10 0卷 ,每卷一姓。从源流、人物、人文、文献四个方面 ,揭示中华姓氏的源流、变迁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 ;主要姓氏的地域分布、走向趋势及其特点 ;姓氏制度的深厚底蕴和家族流变。广征博引 ,史料翔实。目前…  相似文献   

13.
姓氏源流是上古及三代史领域的一个重要论题。姓起源于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因生以得姓";氏起源于三代,主要是周代,"胙土命氏"。姓氏的社会作用不同,姓以别婚姻,氏以辨贵贱。秦汉以降,"混氏于姓",姓氏合流。齐太公世家姓氏流变可以佐证之。  相似文献   

14.
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体现着中国人寻根问祖的传统思想。《广韵》除具有重要的音韵学价值外,还蕴涵着深厚的姓氏文化,其中关于姓氏的记录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由于政治需要以及受研究风尚的影响,《广韵》保留了大量的姓氏资料。绝大部分姓氏用字依循基本释义、姓氏释义、注音的体例加注,方便借助数据库技术进行处理。经整理发现,《广韵》中记载的姓氏源流主要分为因地为氏、因名为氏、因事为氏、因职官为氏、因政改氏五类。  相似文献   

15.
姓氏是一种深富文化传统内蕴的特殊社会现象,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它由其家族血缘关系、精神纽带和文化传承标志,演变为单纯的个人符号。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考察和研究中国姓氏产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及其文化源流,可以帮助我们追寻祖根,弘扬祖德,使我们在历史演变的韵律中找到自己的归宿,从而增强海内外华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汉民族的姓氏很多,历史上没有人能精确统计过。到了北宋时代有人对姓氏作了收集统计,编了一本《百家姓》,把姓氏编为四字一句的韵文,便于诵读和记忆,以后便广为流行,以至作为识字的课本。《百家姓》并不是一百个姓,当时书上共收了五百多个姓,其实汉民族的姓氏还远远不止这些,到了明代由吴沈编了一本《千家姓》,共收1968个姓氏。据后来有人统计,凡见于历史文件的姓,就有5600多个。  相似文献   

17.
"梳理探究"作为一个全新的板块出现在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同时,它又是一个尚待实践检验的课程设计.该板块是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而设计的,它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追求对学习思维和情感的训练和熏陶,着眼于语文素质,立足于学生发展,努力诠释着语文的个性化学习方式.相比较"阅读鉴赏"板块而言,"梳理探究"更为直接、全面地体现了"大语文观"的教学内容,设计的很多专题都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影视文化"等等,无一不是有意识地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进入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多源流理论是公共政策领域用以解释政策议程建立的理论模型。运用多源流理论对“双减”政策议程设置进行分析发现:有关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等方面的数据指标、焦点事件以及政策反馈构成了“问题源流”,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对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问题的讨论与探究形成“双减”政策议程建立的“政策源流”,中央领导集体的换届和决策者对于公众情绪变动的觉察构成了“政治源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于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的关注是三条源流得以聚合的政策之窗,在此时间段内,经过政策企业家的积极努力“双减”政策议程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19.
空海是日本平安时代初期的留学僧,他深谙佛法,创建了日本的真言宗.同时,他也是日本的书道宗师,擅长篆、隶、行、草、飞各体,有日本书圣、日本的王羲之等美誉.空海在中国的时间仅为两年,在长安学有所成后,受师尊教诲准备返日.但返日之前.他坚持到浙江绍兴学习了三个月,作者认为,空海既然如此急切渴望回国,却依然坚持要在绍兴停留数月,必有其重要原因.所以.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试图探究空海停留绍兴的原因、绍兴之行对空海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与空海相关的绍兴史迹保存情况.  相似文献   

20.
1990—2004年,是德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萌芽阶段。运用多源流理论对这一时期德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探究可知:外部挑战加剧及内部矛盾尖锐是问题源流;学者、政府及高校等政策共同体对大学改革与发展的建议是政策源流;新公共管理主义兴起、国际化趋势加强、公众对质量与效率的追求是政治源流。三条源流汇聚使得德国开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分析1990—2004年德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多源流动因,无疑会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