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流言》是天才女作家张爱玲早期散文的合集,所收作品强烈地渗透着审美现代性。也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的重要收获之一。在张爱玲的散文世界里,人们感受的是别具一格的"絮絮叨叨"的"私语",她带着苍凉的气息去感受市民生活,还原普通人的生存现象,多变的语言风格,让这个"孤岛"女性作家的文章散发出独特的女性魅力。  相似文献   

2.
以1944年对于张爱玲的意义及其散文集《流言》对于中国20世纪40年代文学史的意义为切入点,探讨张爱玲在1944年的文学成就及其因此奠定的文坛地位。  相似文献   

3.
散文集《流言》属于学者型散文,它集中体现了张爱玲的艺术水准和人生哲学。以深度翻译和韵味说为为视角来解析英译本《流言》,指出深度翻译在译本中的可行性是基于作品的性质,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文化、历史、背景等信息,从而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本人及其作品;并以例证的方式探讨了韵味说在再现原文语言的音乐性、苍凉的语境以及陌生化的修辞等方面的成功运用,最后指出译文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为散文翻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最小因素,是升华作品内涵的关键,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特色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图,进而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主旨。语言是作家用来描绘场景、塑造人物的工具,是润色作品的有效载体。张爱玲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女作家,她的写作风格独树一帜,笔法冷静犀利,其作品一般都是描写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都市人物的人生百态,对人性的剖析十分透彻。张爱玲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很强,语言中常有一种悠远的气息,又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情怀,研究和分析张爱玲小说语言的特色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及政治背景,有助于体会张爱玲蕴含于作品中的独特情感。本文对张爱玲的生平与文学创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指出了张爱玲小说中的古典文学烙印,分析了其语言的反讽意味,对其语言的审美特征和陌生化进行了探讨,进而揭示出张爱玲文学作品语言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在其小说中利用音乐的灵动性和丰富性来营造小说的意境,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达到这种音乐化的效果,她使用了大量的叠音词、摹声词以及顶真、反复、排比等多种辞格,并且巧妙利用标点的节奏性,使得小说中的语言富有灵动的音乐感,从音乐艺术的审美视角让其小说中的文学语言显得更具主题内蕴以及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半个多世纪前问世的《老人与海》张爱玲译本于2012年首次登陆中国大陆市场,该译本语言读来有着与其他诸译本迥异的异化特质,其重要的表现就是译语的欧化现象繁多。但译学研究领域对张爱玲汉译作品中的语言欧化现象研究仍较为鲜见,从照搬源语文本形式的纯欧式译语、受源语文本影响的中西糅杂式译语和引入源语文本以外的其他欧式语言元素三方面来探讨该译本的欧化语言将可丰富这一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在散文集《流言》中刻画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现代人形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真——对世俗生活的认真与执着;奇——对人生的一切保持着强烈的好奇;疑——对现实浸透着怀疑的精神,而这样的现代人形象又几乎是张爱玲自身的缩影,是一种"张式"形象,于此展现生存于上个世纪上海孤岛环境中另一个真实的张爱玲。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处身于新旧交替的时代。她的作品与血和火的中国关系不大,与外寇的侵占不大沾边,也不去渲染民族情绪和抗战气氛,而把主要的视角指向两性关系、婚嫁、迎娶和“女性暴君”,《金锁记》人物曹七巧是张爱玲创作的典型形象之一;张爱玲小说的魅力来自于个性化的形象叙述语言,形象勾画语言,形象想象语言,形象描写语言,她独特的创作,展示了那个年月崩溃与转折的进程,传达出那个时代个人与历史、生活与命运的内涵,其作品语言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唯书有色,严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于百卉!  相似文献   

10.
崔淑琴 《沧州师专学报》2006,22(3):23-24,26
张爱玲在她的散文作品中,通过陌生化的语言,使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问题,审视自身及所处的环境,它既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又获得了一种新的审美情趣。而那种打破常规、反叛传统,利用熟悉事物的陌生关联也消弭了读者在阅读时的麻木不仁与隔膜感。张爱玲的成功秘诀毫无疑问正是语言的陌生化。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写作视角多重性的特点构成了其文本语言的张力,既有女性语言特有的细腻、流畅、绵永,也有作家语言的精致、机智、形象,更有对于人性洞幽烛微的传达与表现,是那一时代真正的白话文的范本:口语化、生活化、艺术化.其文本语言追求的是语言表达上的自然、通俗、明白,语言内涵上的智慧、丰富、别致,语言风格上的精致、机智与通脱.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的小说,在语言风格上,作品一向是以华美、新奇而著称的,被人称为"张体".伴随着国内叙事学理论研究热的升温,反讽作为近些年在中国兴起并形成热潮的修辞方法,被引入张爱玲小说语言的研究当中.本文从张爱玲小说语言的反讽气质入手,在参照前人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张爱玲有代表性的文本,来探讨她小说文本中反讽叙事的技巧、方法及影响等,从而对探析她小说语言特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试论张爱玲小说语言创作的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家。其小说语言创作成就突出 ,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超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14.
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命名体现了作者别具一格的创作才华,也是文本的文眼所在。好的人物姓名能够暗示人物性格、预示人物命运、折射出作品的深刻寓意,甚至能够推动文本情节发展,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长恨歌》主人公"王琦瑶"的名字就暗示了她一生的命运经历。"琦瑶"谐音:"祈谣、琦瑶、弃谣、凄谣",恰与文本创作的艺术构思与思想倾向相呼应。王琦瑶的一生是与"流言"(谣言)相伴的一生,她于流言中从一个普通的弄堂女儿蜕变为上海小姐、政要外室……她的命运也在流言中跌宕起伏,暗含祈谣—琦瑶—弃谣—凄谣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女性书写和书写女性是一时之潮流,但是很多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都带有神化或者男人化的味道。张爱玲在散文集《流言》中却塑造出了一种迥异他人的女性形象。本文试图从张爱玲在散文集中提出的"妇人性"入手,探索张爱玲所塑造的一个享受世俗乐趣,体味人生悲凉,有着些许缺点的真实的、立体的女性形象,观察张爱玲是怎样做到女性形象的重塑。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女作家 ,张爱玲在其代表作———小说集《传奇》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在雅俗之间自由出入的小说文本 ,其审美特质呈现为古典与现代相交融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的表达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经典的文学作品,其语言表达并非简单的辞藻堆砌,而是呈现出独特的修辞特点。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和表现手法,恰当地传达思想和情感,是文学作品成为典范的必备条件。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作家之一,其小说语言自成一家,强烈的音乐节奏感、诡异的色彩运用、错落的句法格式,构成了她精湛的语言修辞艺术,也使得张氏小说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的小说影响了几代人,其小说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并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其语言风格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张爱玲体"的独特和流传,海内外一些作家对其创作语言的传承并创新是其语言风格的积极影响,数度升起的张爱玲热也与其语言风格影响密不可分,而过于追求文字技巧等则是其语言的不足一面。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文学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其可贵的自由精神以及创作风格,我们从张爱玲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他的写作上的自由随意,她的作品在语言类型上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很强烈的创造性,从语言的继承上来讲她的写作语言有很多也是在古典文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她对文学创作的态度与精神为后世文学研究以及文学创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试析张爱玲作品多用色彩语言词汇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的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色彩语言词汇。她善用色彩描写的原因在于她的女性气质,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和她所受的良好的美术教育。所以运用色彩描写成了张爱玲表达情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