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表面上佛光禅影,为禅意所笼罩,而其内核却是庄子精神。也可以说王维的诗歌是禅意庄心。禅意与庄心互为表里,使王维的作品具有了一种奇光异彩。  相似文献   

2.
高蓓 《考试周刊》2011,(49):202-203
本文从读书和生活两个方面分析了领悟"禅意"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在领悟的基础上培养"禅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相似文献   

3.
废名的长篇小说《桥》是其影响最大,最能标显其个性的诗化小说的代表作。《桥》不仅营建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梦,更以其特有的禅意成为废名的“特创”,这浓浓的禅意除了研究者们所提出的跳跃式、简洁而空灵的语言特点及静寂的禅境外,还有来自于语言自身所承载的佛禅信息。这里,笔者将从《桥》里意象的选择、生死观、辨证思想三方面阐释其佛禅意蕴,从而更好地展现废名小说特有的禅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汤显祖《南柯记》中的古代诗词进行了研究,挖掘诗词在作品中的禅意韵味;以第八出《情著》中的代表性诗词为研究对象,分析禅宗与诗学的关系,窥探诗词中的禅意。汤显祖善于化用情景交融、具有禅意的诗词来表达他的禅宗思想,传递以“心”为根本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  相似文献   

5.
梁楷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禅画画家,凭借"减笔"和"泼墨"在宋代画坛独占一席,他将无形的禅意通过有形的笔墨表现出来,深深打动着观者。其墨画禅意主要表现为:不拘一格的构图的"形",飘逸或狂放的人物的"形",洒脱随意的用笔的"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富含禅意的格式塔整体。  相似文献   

6.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具有禅意并非新论了,但是禅意怎样参与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建构,却仍是一个新鲜的问题。王维多年虔心信佛的佛学修养和宗教兴趣禅化了他的艺术心灵和艺术感觉,他又常在山水田园中进行习静悟禅的宗教实践,使他具备了融山水禅入山水田园诗的主客观条件。王维在山水田园中的禅定修练使他的诗具有了静穆情调,其禅意修练则使他的山水田园诗具有了景物在静穆中迁流不息为特色的意象,从而使他的山水田园诗既静穆宁谧而自然生命又变动不居,具有了出神入化的特殊意境。其山水田园诗的奥秘在于:定、慧境界既是禅意境界,又是诗意境界,王维通过定、慧境界使禅意转化为山水田园诗的美学构成。  相似文献   

7.
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他的诗空灵飘逸,意味隽永,富有禅趣与禅意,开创了"以禅入诗",将"禅趣""禅意"完美融合的诗歌新境界。这与他一生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维生活在各种宗教盛行的唐代,佛教在当时尤其兴盛,王维的母亲也笃信佛教,这些都对王维的思想及创作产生了影响。后人对其山水田园诗中的禅意进行解读,形成许多独到的看法,本文从知人论世的角度阐述王维山水诗的禅意。  相似文献   

9.
禅源于印度,繁盛于中国。它追求的是心灵的慧悟,这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理论相融洽,使禅宗的静默观照与沉思冥想成为古人写诗的一大法门,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一个独特流派:“禅意诗”。“禅意诗”历代不乏其优秀作品,而以唐宋二代为最。本文选取部分唐宋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唐宋禅意诗歌的不同意蕴内涵与其丰富多采的写作技巧,论述了它们的美学价值与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10.
寒山诗中蕴含着丰富的佛理禅意,诗人通过这些禅诗表达自己的内在体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禅境。如何在英语语境中再现其独特的禅意禅境,让目标语读者很好地理解禅诗所表达的意蕴并感受其意境,译者往往会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文章选取了斯奈德和赤松译本中的个别例子,阐述了意象叠加法、视觉化翻译法、杂合翻译法和厚译法等翻译策略在诗歌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有效地再现了原诗所表达的禅意禅境,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洛可可设计公司“上上禅品”中的系列作品为例,探讨产品禅意的内在精神表达--即变实在为空灵、变繁杂为简单、变造作为自然,并分别从造型、色彩、材质三个方面探讨产品禅意的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中学语文教材中就选了他四首诗。王维为人别具一格,诗也别具一格。历代诗评家,多称王维诗有“禅意”,本文试举几例,浅析王维诗中的禅意。“禅”,是梵文dhyana的音译,意为“静虑”。禅是佛教思想中的一  相似文献   

13.
禅意诗体现了古代文人虚静守一的生活方式,是诗人从自心反省和力行实践中体验到的一种妙境。诗人从花和月——禅意诗中的典型意泉中获得一种直感、直知,从而明心见性,回归真我,追幕玄远空更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4.
王维的山水诗得益于以禅家的态度来观照人生的一切,因了禅意而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从寺庙园林的设计特点入手,结合寺庙园林绿地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寺庙园林景观营造手法与构成要素,提出其对禅意空间景观营造的启示,包括空间布局、禅境营造、和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植物配置方面,为城市广场、居住区绿地等空间禅意氛围营造的研究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境界     
高僧之所以为高僧,是因为他彻悟了这样的禅意禅境,而我们所以为师者,是否更应具有为师者的境界呢?  相似文献   

17.
可以将禅诗分为两大类:禅境诗和禅意诗。所谓禅意诗是指诗人以世俗分别知做就的禅诗,而禅境诗则是诗人以般若无分别知做就的禅诗。就艺术表现手法而言,禅意诗用的是直阵禅理(赋)的手法,或者借事物喻禅理(比)的手法,而禅境诗用的是象征暗示(兴)的手法。禅境诗给予人的是一种终极安慰,在那种语境中,我们飘泊无寄的心灵似乎找到了终极归宿,我们悖逆自然的精神似乎回归了原初的灵泉。  相似文献   

18.
皎然一生深受如来清净禅的影响。皎然诗的诗味在于指向诗歌内在的禅意的悠远的心境,从而在整体风格意境上表现出清悠的特点。受如来清净禅影响,皎然为中国诗史创造了一个新的意象,即表达禅意的悠远的心境的月,这一新的月意象的出现在视境和心境上都打破了传统的月意象所隐含的"感物(事)"模式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他出生在贫穷的台湾高雄旗山林区.父母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却给他起了一个充满禅意的名字——林清玄。  相似文献   

20.
人墨客创作的“禅意诗”“禅意画”与禅僧禅心外化的“禅诗”、“禅画”有本质上的区别。苏曼殊诗画带有明显的禅佛色彩,如其诗画里大量出现的禅佛名相以及带有“依我自悟”表征的“我”的形象第一人称代词.进一步强化了其现代禅僧的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