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精神需要传承和弘扬,更需要建构和养育。鉴于科学精神具有习得性和难获性的特点以及科学不"精神"的现实状况,科学精神的养育必须从学生时代开始,它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中小学生神圣的好奇心,真正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教学目标,借助动态课程克服知识断层化问题,加强实验教学彰显科学教育特色,实施过程性科学学习行为评价。唯有如此,才能走出传统上科学教育只重科学知识教学的窠臼,进而向着科教兴国和科教强国的理想迈进。  相似文献   

2.
比起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科目的教学,我们的数学教学往往偏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格养成和性情濡染。作为与"数"密切相关的学科,数学教学固然不能抛弃自身的学科特点,但也不能停留在"泛数学"的层面上,淡漠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明代诗人对“真诗”的追求多强调主体“性情”之真,他们因对于“性情”的理解不同而产生出相异的诗学主张。钟惺、谭元春论“真诗精神”,分别从德性与才性两个方面对主体“性情”提出要求:一、主体德性之正,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情感不能违反儒家伦理之道,是对“风雅”精神的继承;二、主体才性之奇,强调诗歌应展现出文采之奇秀与语言之简练,是对道家自然观的阐发。为了获取“真诗精神”,他们认为需要用“养气”的方式涵养主体“性情”,进而通过虚静内心和饱读诗书的路径加以修炼。“养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主体之“性情”与古人相合,德性与才性相融并呈现出“厚”的状态,便构成了“真诗精神”的外在特征。  相似文献   

4.
包卫 《怀化学院学报》2005,24(4):108-110
通过对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和探讨研究,了解到人们对“性情”及“性情教育”本质内涵、主要特征和具体现状的认识情况,得到许多耐人寻味的现象和发人深省的结论,从而为性情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实践依据,并为学校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开辟另一条途径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养育倦怠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在三个时间点对364名初中生及其主要养育者进行数据收集。结果发现:(1)养育倦怠与家庭功能呈显著负相关,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养育倦怠通过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预测青少年的内外化问题行为;(3)共同养育能够调节养育倦怠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即高共同养育能够缓冲养育倦怠对于家庭功能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养育倦怠对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预防父母养育倦怠和青少年问题行为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唐君毅一生掌教上庠,对传统凋敝导致的现代教育之苦感同身受。方家公认,理想中的"大学"本该是人格教育的场所,如今却岌岌可危沦为职业训练营,现代人的生存处境与教育处境仿佛一起落至"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己"的状态。21世纪人文教育如有可能,即在"事实"与"价值"从两分迈向融合。儒家之学素有情性教育的传统,儒教某处程度即可称为性情之教。唐君毅之学精髓例以精神性格胜出,道德与性情是其哲学架构两端所系,人格教育在其教育理念居于核心地位。情性之教首要体现为主体感通能力的开显与强度,情性之教是人格教育的源头与基始。重温唐学无疑能为对治今日教育弊端提供具体可见细腻可行的参照与提撕。  相似文献   

7.
厉鹗是清中叶文坛浙派诗的盟主,又是浙派词中期的领袖。他出身寒微而刻苦积学,虽才高学富而科场屡挫,落魄一生。其人瘦弱枯槁,不谐于俗,耽闲爱静,沉醉山水,淡泊名利,游心世外,甘寂寞而就枯槁。其创作心态偏于冷寂清幽,以“清”为其艺术审美的核心,文化品格倾重沉潜、内敛,有宋人精神。  相似文献   

8.
现当代文学史上,张爱玲和三毛同为才女,且都爱情不幸,又以自杀身亡,本文将对两位女作家的独特性情及宿命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光明日报》刊文指出,“从现代精神医学的角度分析,一些“脾气不好”的孩子中可能有一些属于人格偏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黄悦勤教授介绍说,在青少年时期,表现为脾气古怪的人格偏离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加以矫正,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校正,到成人期就可能发展为一种叫做“人格障碍”的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10.
11.
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论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分布情况,以及与父母养育方式等相关的因素.方法: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和“一般资料问卷”,按现状研究整群抽样的原则调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两个专业学生共350人.结果:大学生焦虑形成有关的危险因素有:父母的拒绝否认(FF5、MF3)、过度保护、干涉(FF3、FF6、MF2)、父母的惩罚、严厉(FF2、MF4)以及独生子女或早期有与父母隔离的个体.结论:大学生焦虑与父母养育方式有关.父母应改变对子女早期教育哺养方式,学校应重视大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及早期有与父母隔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大众文化的视角对我国近年来涌现的新锐杂志进行透视,分析新锐杂志的两个内在矛盾——游戏精神和消费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以及独特的办刊理念。  相似文献   

13.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中职学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早在先秦,中国人就已经知道诗文对人格形成的影响。本文拟就当今中职生健全人格的缺失。古典诗词歌赋哪些思想影响学生人格养育,及如何在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更有效地对中职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保育、教学与养育的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北欧国家,特别是丹麦,大多数儿童都能接受托幼机构的教育,因而他们能与其他儿童和教师一起共享社会生活。本文对丹麦有关保育是儿童健康和发展的手段,而教学是儿童学习的媒介这一常见的观念进行解构。这一观念把保育(在日托中心进行)和学习(在学校进行)看作是一对矛盾,使得丹麦早期教育处于一种浪漫的儿童中心地位。保育、教学和养育应该彼此融合。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支持儿童自身的实验、调查以及儿童的社会性互动和游戏。  相似文献   

15.
建安文人的傲才视物是时代造就的共同特征,建安散文风格的通脱任气,自然引发不同作家散文风格的差异。大体说来,建安的社会动荡与文人们的直面人生有一致性,文人在崇尚实用中使散文贴近社会政治和自我心性,相应表现出自然质朴的风貌。同时,文学传统的惯性对建安文人的影响也是深刻的,文人好典雅的趣味与之融合,又使建安散文有了华美厚重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精神生态批评作为时代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下生成的理论精华,是一种全新的思想范式,是对人类内部精神和外在宇宙的绿色忧思。从精神到精神生态的演变和发展是对时代和人类的精神危机所做出的积极回应。自然需要这样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的繁衍和进步更需要的这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以317名幼儿家长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祖辈-父辈共同养育的特点,并探讨其与母亲养育压力、幼儿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共同养育中女性祖辈占大多数,男性祖辈参与共同养育的较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姥姥占47.0%,奶奶占43.8%,爷爷占6.0%,姥爷占3.2%。母系祖辈在矛盾暴露这一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父系祖辈,在其它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2)聚类分析发现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关系可分为三类:和谐型、一般型和冲突型,分别占33.9%,35.5%,30.7%,三类家庭在母亲养育压力和幼儿问题行为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3)母亲养育压力在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和幼儿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西方哲学乃是对传统西方哲学进行的一次基于“理性主义何以可能”的问题式全景反思与批判.人类理性同人类历史的发展一样,都是一种充满内在矛盾的辩证运动过程.作为呈现人的反思判断能力的理性,本质上属于人类须臾不可或缺的“本体论承诺”;作为“普照之光”的理性主义,实质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弘道逻辑”,即“真”与“诚”相统一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复合体.当代世界理性主义的复杂性立场或走势值得关注.人类理性主义精神重在建设和培育.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古代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的政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政治成果的总和。包括政治制度、政治心理、政治思想等,它能够产生和得以绵延不息地传承下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分子——士人为争取广大百姓的利益而议论和辩护,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养育和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生活让父母亲自养育孩子的时间逐渐减少,导致养育难度在慢慢增大.当养育者对孩子的管教出现困难时,家庭的养育者仍具有养育关系中的主动权.强调养育者的个人修为及自省或反思,同时完善社会干预策略,通过"周末家长学校"帮助养育者改善养育认知和策略,这对家庭和谐发展、孩子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