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作者采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6所高中(城市3所、农村3所,包含普通中学和重点中学)的1756名学生(城市770人、农村986人)进行调查,并参考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教养方式、家庭背景和家庭关系等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家庭德育不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也与青少年健康心理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现代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缺失必然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我们应该构建良性的家庭德育模式来促进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论家庭德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家庭德育不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也与青少年健康心理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现代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缺失必然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我们应该构建良性的家庭德育模式来促进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青春期是孩子身心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个性鲜明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其中家庭环境就是非常突出的一个影响因素。文章针对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家庭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参考性的相关对策,旨在促进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是在家庭中生长、生活、发育、发展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家庭因素比较多,因此对这些因素进行探究,消除负面影响的因素,增加正面影响的因素,可以保证青少年的身体向更加健康的方向成长,心理向更加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青少年综合素质水平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以及心理健康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否定的、消极的、拒绝的教养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一定层面的负面影响;而肯定的、积极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个性特征、社会交往、自我评价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本文对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关系作了初浅的探讨,得出家庭功能不良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学生心理、生理在这一阶段发生很大变化,呈现出很多心理问题,文章主要从凯利个人构念理论角度来分析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家庭作为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对他们的性格、学业成绩与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家庭功能是衡量家庭状况、家庭中各个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的综合指标,是所有家庭特征的综合表现。家庭功能不良会导致青少年出现较多的问题行为,影响着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家长应从以下三方面充分发挥家庭功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表达温暖关怀,提供情感支持;倾听孩子的心声,加强沟通交流;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0.
家庭结构是家庭功能运行状的影响因素之一,留守青少年与离异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家庭结构存在相似和区别之处。为了解留守青少年和离异单亲家庭青少年家庭功能运行状况,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取重庆三所中学1100名学生,使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留守青少年与离异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家庭功能运行状况差异不显著;留守青少年的家庭沟通状况、角色状况均差于一般家庭(前者p<.05,后者p<.001);离异家庭的角色、情感介入、家庭功能总分均差于一般家庭(前两者p<.01,后者p<.05)。  相似文献   

11.
略论家庭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是衡量儿童健康的重要指标,家庭则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表现及产生问题的家庭原因,提出家长应通过自觉培育家庭教育新理念、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施以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数育在学生的整个教育系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方式、家校联系以及家长文化程度等都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关系。因此应改进家庭教育状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家庭环境对医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应对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运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16PF、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55名医科大学新生进行研究。结果:1.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学生家庭环境有显著差异;2.家庭的组织性、知识性、道德性、亲密度和独立性好,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的人格因素得分较高;3.亲密度、知识性、成功性和娱乐性好的家庭,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较多;4.组织性、控制性和道德性差的家庭,学生消极应对方式较明显。结论:说明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人格特质、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我们应注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的反思--兼论心理健康的平衡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现状可归纳为六种依据、两种马克思与两种倾向。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注重两种倾向-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体现于适应与发展应成为心理考察的基本对象,并最终落实在对心理机能的评估上,。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平衡说”,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心理机能上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的社会教育工作自形成以来,为缓解社会矛盾、维护家庭心理健康和增强少年儿童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良好个性及品德的养成起到了积极作用。俄罗斯社会工作者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经验,对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的社会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单亲家庭逐年增多,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更为突出,这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缺少来自父母的情感温暖及理解,缺乏安全感及家庭的自豪感,同时存在孤僻、自卑的性格,容易形成极端性格.同时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差,有较多的抑郁症状,并且存在更多的行为问题.为了减少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出现,应该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培养其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述评及其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精神病理学为核心的传统心理健康模型由于过度关注心理障碍症状的消除,忽视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指标的作用,存在诊断不准确、干预难长效等缺陷.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积极心理学运动下产生,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模型的反思和超越,代表着心理健康发展的新方向,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在系统介绍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基本观点及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贡献和不足进行了评述,并从模型的指标内涵、预测功能和干预指导作用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左蔚琳 《科教导刊》2020,(2):170-173
新时代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既有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充分发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一方面能够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人格健全发展,另一方面将有效提高高校德育的教学效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新时代背景下应采用"医学+德育"混合双模式;心理发展和心理补救两手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做好心理危机干预、跟踪以及监控工作;加强心理咨询工作者队伍建设;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工作的方式来保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整合研究是指在研究全程中系统考虑个体与群体、家庭与学校、内因与外因、心理与行为、问题与解决等多方面的条件、作用和效应,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整体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理论依据、方法论原则、青少年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模式及实施策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保障系统、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等方面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0.
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聋人大学生是兼有残疾人和大学生双重特征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包括聋人大学生在内的残疾人大学生数量也将会显著增加。本文对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作一综述,以便为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测量和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