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新型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新世纪高师院校急需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高师院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模式凝固化以及与社会的联系不足等问题。为适应日益变革的时代要求,高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做到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积极探索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综合性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文章提出以“2+X”课程体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以“基础宽厚、注重个性发展、增强综合素质、适应性强”为基本特征,将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识教育与个陆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个人今后多方向发展提供全面知识准备。高职教育的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高职的专才教育有滑入庸俗化的现象,有可能丧失“高等”与“高级”的本质属性。“高等”,就高在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层次,高在专业技能的理论上;“高级”,就高在做人的品质,高在发展潜能上。高职教育有必要研究适合自己的通识教育模式,三年制专科高职能否采取专业、通识、实践三项教学并重的模式,创新四年制双专业高职本科,采取两个专业和通识、实践教学四个一年学时模式,以培养现代高级实用型、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论述地方学院应培养素质高、基础好、知识广、能力强、有个性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基础上,采用树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机械动力大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筑建广博的"科学 人文 艺术"通识课程平台、宽厚的"工程 管理"学科基础课体系、精深的"技术 特色 创新"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配套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形成四面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表明,应用树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拓宽通识教育,夯实学科基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灵活专业方向,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的工作适应性与就业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是一种“小”教育学院,这种“小”教育学院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于狭窄,毕业生就业出路不畅;学术研究远离基础教育实践,不能有效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社会服务参与程度不高,难以体现教育学院服务基础教育的特点等功能缺陷.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大学化、一体化转型发展都在急切地呼唤着“大”教育学院的出现,以更好地实现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三大功能.从“小”教育学院走向“大”教育学院,是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发展的时代要求.“大”教育学院将具有人才培养多元化、科学研究分层化、社会服务多样化等特点,并将逐步发展成为多种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各类教育研究中心与各种社会服务轴心.  相似文献   

6.
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要重点建立: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构建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立完善保障与评价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高职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高职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基础薄弱,在实践中亦存在诸多限制因素。高职院校应首先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通识教育育人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实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突出职业特点的通识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思想,发挥第二课堂活动的通识教育功能等途径来实现通识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师范大学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和实践的多角度审视当前师范大学理工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师范大学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在于培养创新人才。经过实践探索,提出了师范大学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模式:即以“创新教育”为主体,从实行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入手?开展创新教育;狠抓“创新环境”和“创新制度”两方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建立科学的考试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孙思哲  盛伟 《天中学刊》2000,15(2):45-47
素质教育观下高等师范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在着力于专业综合化,课程综合化,建立现代化教学方法体系,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和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新文科建设和通识教育均是我国高校顺应时代发展变革、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通识教育在理念内涵、本土创新、目标定位、资源融合等方面迎来发展的全新机遇。与此同时,“理念”与“实践”之间的偏离以及“精英课”与“水课”之间的差距是通识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的路径是:精准把握通识教育的定位,构建基于中国文化的通识教育体系,建立完备的通识教育管理系统、具有深度的通识课程体系,探索以综合能力提升为主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1.
根据制造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四个“结合”,即“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相结合,传统技术与实用新技术学习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从本质上讲,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学方法,一种制度安排,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而不是一类课程,不是一种特殊能力的培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先后开始了通识教育的改革。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首次本科通识教育体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纪宝成校长在会议上作了“加强通识教育,追求卓越的本科教学”的讲话。经作者同意,本刊对讲话略作修改并发表如下,希冀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推动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法律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但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衔接机制不畅、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应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属性、人才培养目标、法律职业要求等因素,并借鉴国外法律人才培养先进经验,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岗位技能训练”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职院校纷纷开始了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本文从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跨学科教育是后工业时代科技知识生产方式转型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积极扬弃。普林斯顿大学本科跨学科教育模式体现在其教育理念、学生管理、通识教育定位、教学制度设计、课程设置、培养环节、组织保障以及多类型小班制的研讨课广泛应用、跨学科教育项目等各方面。普林斯顿大学本科跨学科教育实践为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人才培养方案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本文以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例,围绕"搭建公共平台、夯实学科基础、注重个性发展、强化实践教学"四条基本途径,探讨通识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模式在结构、内容、缺乏与地方经济相结合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构建应用型营销人才的“模块+系列”课程体系模式,其中“模块”包括通识教育模块、专识教育模块、实践与创新教育模块;“系列”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系列。  相似文献   

18.
本科教育教学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高等学校建设的基石。教育专业是高等师范学校的基础性和代表性专业,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改革为例,探索了“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改革思路。提出在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上打破单一封闭的专业定位,探讨和建构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课程结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培养目标,形成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对文科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对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新文科要求的核心素养,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未来开展工作的能力为培养目标,提出“三个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三个转化”夯实人才培养质量,“三项保障”助力育人成色提升的新思路,实践并开展了高水平复合型交叉财经人才的培养探索,形成了一些积极有效的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20.
上海财经大学积极探索深化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以分类培养为理念,以个性体验为依托,实施拔尖计划、卓越计划、创业计划三类人才培养路径,搭建通识教育、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及国际交流三大平台,初步构建了“3+3”立体财经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全球化竞争的卓越财经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