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旧教材相比,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中设置了许多特色栏目,如“本节聚焦”、“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和“资料分析”等。这些特色栏目的设置,不仅丰富和充实了教材内容,而且为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提供了平台。本文就如何利用?资料分析”进行了探讨,以期在教学实践中能更好的“活用教材”,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口语交际课堂中,存在两种教学:一种是“教教材”,一种是”用教材教”。“教教材”的老师十分关注教材内容,教材以外不敢逾越半步,把教材用死了,教死了。“用教材教”的老师十分重视挖掘教材资源,进行拓宽、延伸、知识建构等,活用了教材。但要注意,活用教材并不是一定要改变课本上的内容,更不是完全抛弃课本而自作聪明地另搞一套。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课改”期间的高中语文教学,其主要载体是课本,当今尽管已打破了一本教材“一套统天下”的格局,但精神基本一致,必修,选修,读本,名著,校本……立足点之高,涉及面之广,已臻空前。在新课改与新高考配套的今天,面对这样庞大的教材系统,我们的语文教学该怎么“活”?我们该如何在严重的“围城”状态之中获得新生?几年来的实际操作证明:以人为本,活用教材,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优化之道。  相似文献   

4.
山区农村学校由于交通和信息不畅,语文学习资源相对不足。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拓展山区农村小学语文学习资源呢?近几年来,本人以“活用教材资源,提升学生素养”为目标,从考试命题入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活用教材可以有效地创设活的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发散思维能力,激发成就感与进取心。活用教材要结合实际课堂教学,树立新的教材观,开发和创造教材,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活用教材可以有效地创设活的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发散思维能力,激发成就感与进取心.活用教材要结合实际课堂教学,树立新的教材观,开发和创造教材,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构成的创新素质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课堂教学、家庭教育、社会实践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但最根本的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如何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作用 ,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呢 ?下面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做法 ,谈几点体会。一、活用教材 ,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 ,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探索能力的重要依据。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活用教材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并培养创新意识。数学知识本身是比较抽象的 ,因此…  相似文献   

8.
林杭标 《学周刊C版》2014,(7):151-151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课堂上,教师要依托课文文本,活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特点.在课堂中安排练笔.以读促写。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积累.活用课文文本这一“例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新课改、新形势下,我们还要考虑如何让课文和练笔更好地融合.并赋予课堂练笔更丰富、更创新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9.
编前:教材是凭借,活用是关键。如何活用教材,用活教材,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正确解读运用好教参、文献资料、课本插图等,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更富有成效,有待于广大教师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0.
王玉琴 《新疆教育》2013,(16):117-118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原则,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我们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但由于教材的编写具有普遍性及从编写到使用的时间差,使有些内容脱离社会和学生实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研究教材、依据教材,又要活用教材;编好“剧本”,当好“导演”,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活用教材资源,促进有效写作”方面进行了尝试,具体从“活用插图,扎实写作基本功;巧借文本特色,指导仿写”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与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全国统编中学语文教材,几经修订,多次更易,对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情形概括为如下几种: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数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使动、为动用法等。其中,除了“名词作状语”一说之外,其它诸说都指明了词性的变换。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因此,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整合内容活用教材。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一些古汉语教材将“衣”字带宾语或受副词修饰作谓语中心的用法视为“词类活用”的问题,章引用了大量例证来说明“衣”字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绝不是临时的、个别的现象,因此,“衣”字在古汉语中应当是一个兼有名词和动词语法特点的兼类词。章还分析了“衣”字活用说产生的原因,提出严格界定活用与兼美的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实施后“,教教材”“与用教材”形成鲜明对比。在“教教材”中,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是知识复制的样本与原件,并严格规定了教与学的疆界。因此,在教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束手束脚的。在“用教材”中,教材回归它的工具性本质,成为教师手中的利器,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起点引领学生去探索教材内、外的各类知识。因此,在用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开放与自由的“。用教材”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那么,如何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关键是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本期五篇文章,以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据,对活用教材有生动、鲜活的阐述,为我们勾勒出活用教材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实施后“,教教材”“与用教材”形成鲜明对比。在“教教材”中,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是知识复制的样本与原件,并严格规定了教与学的疆界。因此,在教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束手束脚的。在“用教材”中,教材回归它的工具性本质,成为教师手中的利器,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起点引领学生去探索教材内、外的各类知识。因此,在用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开放与自由的“。用教材”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那么,如何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关键是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本期五篇文章,以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据,对活用教材有生动、鲜活的阐述,为我们勾勒出活用教材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17.
孙盛  吕赟 《广东教育》2006,(1):26-26
新课程实施后“,教教材”“与用教材”形成鲜明对比。在“教教材”中,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是知识复制的样本与原件,并严格规定了教与学的疆界。因此,在教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束手束脚的。在“用教材”中,教材回归它的工具性本质,成为教师手中的利器,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起点引领学生去探索教材内、外的各类知识。因此,在用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开放与自由的“。用教材”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那么,如何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关键是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本期五篇文章,以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据,对活用教材有生动、鲜活的阐述,为我们勾勒出活用教材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实施后“,教教材”“与用教材”形成鲜明对比。在“教教材”中,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是知识复制的样本与原件,并严格规定了教与学的疆界。因此,在教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束手束脚的。在“用教材”中,教材回归它的工具性本质,成为教师手中的利器,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起点引领学生去探索教材内、外的各类知识。因此,在用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开放与自由的“。用教材”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那么,如何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关键是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本期五篇文章,以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据,对活用教材有生动、鲜活的阐述,为我们勾勒出活用教材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实施后“,教教材”“与用教材”形成鲜明对比。在“教教材”中,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是知识复制的样本与原件,并严格规定了教与学的疆界。因此,在教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束手束脚的。在“用教材”中,教材回归它的工具性本质,成为教师手中的利器,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起点引领学生去探索教材内、外的各类知识。因此,在用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开放与自由的“。用教材”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那么,如何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关键是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本期五篇文章,以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据,对活用教材有生动、鲜活的阐述,为我们勾勒出活用教材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20.
一、词类活用概念的界定 “词类活用”说已经流传了80多年,国内两部重要高校文科教材——分别由王力、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中都有“词类活用”的内容,观点基本一致,其他各家都分别从语法层面及修辞角度对词类活用的概念进行界定,虽然具体说法不尽相同,但其论述的本质具有相通之处。郭书中关于“词类活用”的描述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上册,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