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家庭背景、族群身份与我国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全国175所高校大一新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其家庭背景与族群身份对我国少数民族群体进入不同类型高校机会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获得受社会分层与族群分层结构的双重制约。从家庭背景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家庭背景愈佳,少数民族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多;从族群身份的角度来看,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学生较汉族学生更易获得本科层次的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797名2013级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不同家庭背景的少数民族子女对其选择高校的16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评价存在差异。"父母、家人或其他亲属的影响或建议"、"大学所在地的经济发达程度"与"学费和生活费因素"在对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子女选择高校时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少数民族子女在选择高校时相比于其他阶层子女更加看重高校师资因素;低收入家庭的少数民族子女受"学费和生活费因素"的影响远远超过中间阶层和优势阶层少数民族子女。新疆少数民族子女家庭背景的差异是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聚居省份10所不同类型高校学生家庭所处社会阶层以及不同家庭背景资源对其子女接受不同类型高校教育机会进行调查,了解在大众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省份的发展状况,探寻缩小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利用对2007级和2020级大一学生的全国性调查数据,分析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进程中家庭背景对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影响的变化,发现:弱势家庭背景子女向一般本科高校聚集而优势家庭背景子女向重点本科高校聚集的趋势仍在增加,家庭背景各因素对2020级学生获取重点本科教育机会的影响均明显高于2007级学生,优势阶层子女相对于基础阶层子女的机会由0.955倍变为1.600倍,高收入家庭子女相对于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机会由0.721倍变为1.481倍,城市子女相对于农村子女的机会由1.280倍变为1.406倍,男生相对于女生的机会由1.493倍变为1.719倍。基于此,当前应构建以政府支持为中心,学校、社区与家庭等领域全方位参与的社会支持系统,破解社会分层结构与教育资源分布结构对弱势家庭背景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得造成的双重障碍,进一步增加弱势家庭背景子女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推进代际良性流动,提升社会开放和平等程度。  相似文献   

5.
从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三方面分析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学校的层次、类型存在差异,基础阶层子女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和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较易获得入学机会;在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社会阶层差异与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均最小;当父母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背景时,其子女进入各层次、各类型高等学校的机会均有大幅提升;家庭收入高低对子女是否进入民办性质的院校学习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三方面分析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学校的层次、类型存在差异,基础阶层子女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和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较易获得入学机会;在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社会阶层差异与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均最小;当父母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背景时,其子女进入各层次、各类型高等学校的机会均有大幅提升;家庭收入高低对子女是否进入民办性质的院校学习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新疆8所高校161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从三方面分析家庭背景对子女入学机会的影响。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的不同影响其子女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基础阶层子女更加容易在公办性质高校获得入学机会;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入学机会受家庭背景影响最小;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随父母学历的提高而增加;基础阶层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受其家庭经济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全国2007级与2017级大一新生择校数据,分析了 10年间不同家庭经济背景子女高等教育选择的客观分布情况、满意度与决策依据的变化.研究发现:与2007级相比,2 017级低收入家庭子女在民办本科院校和民办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入学机会增加,但在重点本科院校和一般公办本科院校中的入学机会减少,而高收入家庭子女在各类高校中的入学机会均有所增加;2007级不同收入家庭子女的高校选择满意度并无显著差异,2017级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满意度明显偏低;从高等教育选择决策依据来看,2017级学生较2007级发生了明显变化,即"父母、家人或其他亲属的影响或建议"重要性下降,"校园环境、设施、设备"重要性提高,2007级不同家庭经济背景子女对"学费和生活费用""大学所在地的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性评价存在较显著差异,到了 2017级已不再显著.本研究在综合运用多元无序逻辑回归分析对其他因素进行控制后发现,相较于2007级,收费较低且具有公办性质的高职高专院校对2017级低收入家庭子女依然"友好",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和民办本科院校的竞争筛选过程中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了解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真实状况,本研究对云南省10所高校的6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实证调研。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少数民族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异性显著;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子女进入不同类型的高校有显著性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倾向于进入收费比较低的公立大学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对1990年至2010年间内蒙古城乡少数民族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变化状况的实证研究表明:城乡少数民族子女总体的入学机会差异缩小了。在入学质量上,城乡少数民族在重点本科高校的入学机会差异一直在缩小,在一般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的差异先快速缩小后有所扩大,扩大后城乡差距的表现形式变为"农村高于城镇"。这一时期,院校层次越高,城乡少数民族入学机会不平等下降得越慢。从性别差异来看,少数民族女生的入学机会明显高于男生。今后应继续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农村少数民族子女的入学质量,缩小城乡少数民族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质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