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刚肠疾恶江妖谤,南国烽烟百战重,霜重丹枫色愈浓。腥风血雨信从容。新诗惯向刀丛觅,。喜看人间遍地红。 生为人杰死英雄, 二 誓斩阎罗向大同。十万族旗血染红,梅岭至今存浩气,将军豪气贯长虹,亏山处处忆元戎。喜看人间遍地红——学习陈毅同志《梅岭三章》@黄素芬~~  相似文献   

2.
课文助学卡     
初二册第八单元■《梅岭三章》陈毅诗歌(七绝)【背景材料】1.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主力出发长征,身负重伤的陈毅同志留江西负责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在此后的三年时间内,陈毅同志率部在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其环境的艰苦和斗争的激烈不亚于二万五千...  相似文献   

3.
<正>“雕塑上层是红军领导项英、陈毅与三名老红军;中层是陈毅同志创作的《赣南游击词》;下层描述红军打游击艰苦卓绝斗争的场面,战争残酷,惨不忍睹。左边是上乐塔,建造于明朝,是当年游击队的交通联络处,情报、文件和信件神神秘秘地放在塔上,通过地下交通员,送到各个游击区……”在信丰县油山镇赣南游击词主题公园里,娓娓道来的声音是油山镇中心小学思政课教师对油山红色历史的讲解,台下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目光流露出六年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信丰县油山镇中心小学地处油山镇,  相似文献   

4.
陈毅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写诗甚多,留世的尚有300多首,其中《梅岭三章》尤其感人肺腑。1934年红军长征,陈毅肩负党的重任,留守江西梅山等地,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由于敌人不断搜山、伐树和并村,致使他和游击队员  相似文献   

5.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崇拜英雄。读了《飞夺泸定桥》这篇文章后,我被书里的情节和红军战士大无畏的精神所感动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攀着铁索,夺下泸定桥。红军主力渡过了天险犤阅读提示犦革命传统和历史责任感是我们永远都不能丢弃的民族精髓,小作者能  相似文献   

6.
第二课时师(主持人):各位老红军,各位记者,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一次记者招待会。(红军是一小部分同学,剩下的同学是记者)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有一场飞夺沪定桥的战斗,由于红军不畏艰险,英勇作战,一举夺取了沪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我们今天在座的记者想写歌颂、赞扬红军的纪实小说,或是写剧本,但是他们都很年轻,对当年的情况了解很少。于是我们请来了当年参加飞夺沪定桥战斗的红军战士,请他们为我们的记者解答有关问题。他们现在都已是80多岁高龄的人了,不顾体弱多病,来到…  相似文献   

7.
“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是《梅岭三章》的最好概括。读之令人眼界开阔,心胸激荡,深受教育。 《梅岭三章》反映的是陈毅同志于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七年间在赣南坚持游击斗争的片断。诗前有序:“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  相似文献   

8.
江结宝 《现代语文》2005,(10):12-13
陆定一的<老山界>中有这样的对话: (红军战士):"大嫂,借你这里歇歇脚儿." "请到里边坐."她带着些惊惶的神情说. 这里,红军战士对一位瑶族妇女,既不称"同志",也不称"老乡"或者其他什么的,而用"大嫂"相称,这是一种最合适、最有效的称谓,它拉近了群众关系,表达了军与民亲如一家的深情.  相似文献   

9.
<正>在安徽,有一块英雄的土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缭绕着英雄的气息,“三十年红军不倒,三十万儿女英勇就义”,这里就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六安。这里,走出了洪学智、皮定均等108位开国将军,在革命中心区,乡乡有将军、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硝烟散去,六安市传承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10.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共五十六个字,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的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的豪迈情怀。  相似文献   

11.
逶迤千里的大巴山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当年,红军将士曾在这里挥洒热血,而今这片英雄的土地又哺育出这样一位校长: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带领师生自力更生,把一个“烂摊子”建设成为“山区学校的一颗明珠”;他,先后十  相似文献   

12.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每当我听到这样类似的话语时,我总会一遍又一遍地思索,或许是同样表达了我的情感——“红军是最勇敢的,红军是最坚强的,红军是人民的英雄!”下面3个红军长征路上感人至深的小故事,能让每个人都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不易的,能过上今天幸福生活的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红军战士“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为建设美好幸福的明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相似文献   

13.
梅岭三章 推陈出新 古为今用 【借鉴与提示】 陈毅同志的《梅岭三章》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情怀和炽烈的战斗精神,是感人至深的无产阶级的正气歌。这三章诗用的是旧体,但却赋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堪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典范。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泉台”指墓穴,是说牺牲以后。“旧部”指牺牲的将士们。当然,牺牲以后是不可能“招旧部”的,而“阎罗”本来就是封建统治者为麻醉人民而臆造出来的子虚乌有的东西。这些字眼表面上似乎有些迷信色彩,但陈毅同志随手拈来,  相似文献   

14.
亲爱的同学们,你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有一位令德军闻风丧胆、被无数红军战士亲切地称为"莫甘同志"的英雄吗?其实,这位"莫甘同志"指的并不是哪一个人,而是对一种步枪的爱称,它的全名叫"莫辛——纳甘1891/1930"式狙击步枪.  相似文献   

15.
东海县白塔镇,是一块富于传奇色彩的土地。这里,是惠裕宇等老一辈革命家早期活动的场所,是陈毅将军当年消灭郝鹏举的主战场,是舍己救人英雄吕祥璧烈士的牺牲地……白塔镇素有“江苏交通第一镇”的美称:陇海铁路从这里经过,连云港民航机场在这里落成,东海县航运公司在这里设立。就在这个颇有名气的小镇东端,三十七年前诞生了白塔中学。三十七年过去,历史如波,几多回漩。然而,白塔中学却以其特有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其中,“重走长征路”成了最流行的纪念形式之一,当年红军长征所走过的雪山、草地,所经过的乡村、山寨,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新“长征战士”。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我党最初建立起来的一支工农武装,它无论在革命战争中还是在军队的建设上,皆为红军的楷模,享有崇高的威望.这支英雄部队,是在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等同志的直接领导下成长起来的,同时也深受党中央的关怀和重视.因此,研究中共“六大”后党中央在红四军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于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加强我军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同志赞扬陈毅同志说:“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陈毅同志是一位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革命人民景仰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士。他于万里征战之余,所写下的大量气势磅礴,激情横溢的诗词,记录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实,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彻底革命精神和高贵思想品质。的确,将军而诗人,诗人而将军,在陈毅同志身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陈毅同志曾为启东县烈士纪念堂题词:“立德立功,永垂不朽”。把这光彩耀目的八个大字借来评价陈毅同志自己的诗词,也是非常恰切的。我们读陈毅同志的诗词,难禁对他深切怀念的心潮,难平对“四人帮”恶毒地、疯狂地诬蔑、打击和陷害他的仇恨。  相似文献   

19.
陈毅同志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士、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导者与组织者之一,而且是我党办高等教育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原大学的开拓者。他和他主持创办的中原大学,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那是一所普通的房子,房子的正门上悬挂着一块匾(biǎn),上面刻了一个红红的大字:家。厅堂的墙上挂了许多照片,照片中的人都是当年的抗联战士,背景都是这所房子。据墙上的文字介绍,这里先后躲藏过近300名抗联战士。当年房子的主人是一个极普通的中年人,姓李,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包括那些在这里藏身过的人,他们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