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经典课例] 设计、执教:邵丽琴课前活动:量出100米的路段并走一走有多少步。从陆家镇政府走到南粮路口的华联超市。沿200米操场走一圈,看看用了多长时间?了解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步行的同学数一数从家到学校大约走多少步。  相似文献   

2.
贝贝走一步的平均距离是0.64米。照这样的步子,他从家走到学校走了550步。已知贝贝家、学校和少年宫在同一条笔直的马路上,他从家到学校与从学校到少年宫相差250步。贝贝从家直接去少年宫要走多少米?  相似文献   

3.
教师可将例1分解为两个小题,分步进行.第一步:小黑板出示分解出的第一个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张华从家走向学校,每分钟走65米,经过4分钟到达,他家距学校多少米?"要求学生回答"求距离,怎么列式?"第二步:出示第二个一步应用题"李诚从家走向学校,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钟到达,他家距学校多少米?"同样要求学生回答"求距离,怎么列式?"  相似文献   

4.
1千米有多长     
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我在教学时开展了如下活动。课前准备:让学生走10米长的一段路,并数出自己大约走了多少步。  相似文献   

5.
一教师教学——“一列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65公里,一列慢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60公里。两列车在离甲乙两站中点10公里处相遇。求甲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公里?”——这道应用题时,采用以下的安排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复习速度、时间和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出示以下两道应用题让学生口算:①甲乙两绳长相等,若乙绳截10米接在甲绳上,那么甲绳比乙绳长多少米?②李伟每分钟比小红多走5米,两人同时从某地出发,要几分钟李伟才比小红多走20米?通过练习,学生明白了两数相等,若一数增加10,男一数减少10,则两数相差为10×2;1分钟多走5米,2分钟才多走10米,如果要求多走20米的时间,就要用20÷4。  相似文献   

6.
片断一:创设情境,探 究千米 师:课前我们一起体验了- 下100米,下面我们来回顾- 下。(播放百米体验录像)你们能 根据走100米的经验来估一估 走1千米需要多长时间、多少步 吗?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完成,填 好记录单。 组:我们走100米用了1分 43秒,走了160步左右,走1千 米大概要用十几分钟,1600步。 师:那1千米究竟有多远 呢?请同学们和张老师一起坐车 体验一下。(课件演示)这是哪 儿?谁来猜一猜,沿着迎泽大街 走,走到哪儿是1千米?那么我 们究竟猜得准不准呢?一会儿就 知道了。…  相似文献   

7.
贵刊2004年第12期“言论”栏目发表了一篇《这道例题有必要改一改》的文章,文中姚华星教师认为,人教社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七册第115页的例题:“沈强走50米的距离,第一次走79步,第二次走81步,第三次走80步。他平均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题目的结果、问名与答句均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浙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步测”一课有这样一道例题:“王宁走40米的距离,第一次走了62步,第二次走了64步,第三次走了63步。他平均一步的长度是多少?”教材的解题步骤是:(62 64 63)÷3=189÷3=63(步),40÷63≈0.63(米)。一位教师执教时先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然后全班交流。汇报时,有学生提出了如下两种不同的解法:解法1:40÷62≈0.65(米),40÷64≈0.63(米),40÷63≈0.63,(0.65 0.63 0.63)÷3≈0.64(米)。解题思路是:先分别求出三次走的平均步长,再求出三个步长的平均数。解法2:62 63 64=189(步),40×3=120(米),120÷1…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今天放学回家,爷爷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我从家走到学校,要走多少步?要用多长时间?我想了想,对爷爷说:"那您得先告诉我从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第四单元中有这样一道例题:“例1、沈强走50米的距离.第一次走了81步,第二次走了79步,第三次走了80步.平均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书中这道例题的解答过程是这样的:(81 79 80)÷3=240÷3=80(步)50÷80≈0.63(米)答:平均走一步的长度大约是0.63米.对这道题的条件与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可发现,其实这是一道平均数应用题.根据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应该是“行走的总距离÷行走的总步数=平均每步的长度”,根据这个数量关系,这道题的解答过程是:  相似文献   

11.
“1千米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千米”是学生在认识了米、分米、厘米、毫米及其进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长度单位。教材通过三个步骤帮助学生体会1千米有多长。第一步:通过学生手拉手站成一排,体会10米大约有多长:第二步:通过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和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体会100米有多长;第三...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4~46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1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3.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情感。课前准备:学生走100米大约要多少步、走200米大约要多少分钟和从哪里到哪里是1000米的实际拍摄录像。教学过程:一、概念引入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你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吗?(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2.这些长度…  相似文献   

13.
最近"观察与测量"这一节的教学,我花费的时间较多.练习的最后一道题是:"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步?"我把它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课下去完成,以便在第二天上课时能省点儿力.  相似文献   

14.
最近“观察与测量”这一节的教学,我花费的时间较多。练习的最后一道题是:“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步?”我把它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课下去完成,以便在第二天上课时能省点儿力。  相似文献   

15.
从我家步行到离家最近的9路公交车站,大约需要15分钟的时间。一天,我与女儿在这个车站下车后,心想:要走这么长的一段路,怎样才不会让女儿感觉到累呢?于是,我想了一会儿,对她说:“好女儿,我们来数一数,从这里到咱们家大约要走多少步好不好?”“好啊!好啊!”女儿高兴得直拍手。  相似文献   

16.
趣题14答案: 男孩走5步,女孩走7步的时候,再次同时迈出左脚。 趣题15 一位商人有一个40磅的砝码,由于跌落在地而碎成4块。后来,称得每块碎片的重量都是整磅数,而且可以用这4块来称从1至40磅之间的任意整数磅的重物。问这4块砝码碎片各重多少?  相似文献   

17.
贵刊2004年第12期“言论”栏目发表了一篇《这道例题有必要改一改》的文章,文中姚华星老师认为,人教社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七册第115页的例题:沈强走50米的距离,第一次走79步,第二次走81步,第三次走80步。他平均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题目的结果、问句与答句均有问题。结果的问题是“学生到目前为止只学了有余数的除法,还没有学过小数的除法,因此不可能得出准确值62.5厘米,再从准确值62.5厘米得出近似值63厘米。”笔者认为,教材编写的意图就是为了估算。不管是从估算的角度来讲,还是从有余数除法知识的角度来说,学生对于5000÷80=62……40应该…  相似文献   

18.
成长的足迹     
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日出日落,伴随着我成长的足迹,一步一步,深深浅浅。从跌倒中爬起来,接着走下去。在岁月中告别稚气,从岁月中懂得如何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波折。独自一个人,走在那风雨归途的日子里,回忆往事,仿佛如昨日重现,沉醉在那充满回忆的旧时光里。  相似文献   

19.
1983年,美国青年伯森·汉姆徒手攀壁,竟登上了高耸的纽约帝国大厦,创造了吉尼斯记录。他的94岁的曾祖母特意从100千米以外赶来祝贺,无意间又创造了一项近百岁老人徒步100千米的记录。《纽约时报》的记者问她:“当你打算徒步走来时,你是否动摇过?”老太太平静地说:“打算一气跑100千米也许需要勇气,但是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只要你走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一步一  相似文献   

20.
一、由“实际问题”引入 ,巧妙复习铺垫师 :同学们 ,想知道张老师家离学校有多远吗 ?(想 )说说看你们有什么办法 ?生 :可以问老师。 (笑 )生 :可以用卷尺去量。生 :这样太麻烦了。我们可以先设法弄清自己每分钟能走多少米 ,然后再从学校匀速步行到张老师家 ,并用每分走的米数乘以走的分钟数 ,这样就能很快求出这段距离了。师 :真会动脑筋 !现在 ,如果告诉同学们张老师每分钟能走 70米 ,并且从家步行到学校正好要用 12分钟 ,你知道我家离学校多少米吗 ?生 :知道。 70× 12 =84 0 (米 )。师 :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呢 ?生 :因为这里是要求 12个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