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接言语行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什么是间接言语行为及其产生的语用基础,并详细介绍了间接言语行为应用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坦直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修辞手段含蓄而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语言的间接性是造成英语听力理解的最大障碍。学习者往往对话语的"意义"和"所指"不能建立一种有效的良好关系。因此,如何辨析话语中的间接言语行为,正确解码说话人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是理解话语含意的重要技能之一。文章试图借助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从语用学的角度对2009年12月四级短对话试题中的言外之意进行分析,探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听力理解的关系,以期对英语听力教学和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行事语力在翻译中的体现,并说明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言语行为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为分析源语文本的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翻译过程的分析更合理化;也使译语文本形成过程中,译者将言语行为本身,以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的意向性,并社会现象之间合理地相结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所谓“言外之意”就是话里暗含着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在口语交际中一些话往往含有言外之意,理解言外之意也就成为口语交际考查的一个重点,它可以考查学生的提炼信息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那么如何解答这类题目呢?  相似文献   

5.
关联理论与言外之意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言语交际中,发话者有时候将自己的真实意图隐含在字面意义里,以言外之意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受话者常常又不能准确理解言外之意。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发话者没有提供恰当的明示信息,另一方面在于受话者没有联系到最佳语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尝试从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解释蒙城方言歇后语的语义构成,并根据言外之意体现的不同对蒙城方言歇后语进行了分类。同时从交际语境的角度重点分析了蒙城方言词汇意义和民俗文化对歇后语言外之意解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言外之意”是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本文就“言外之意”的构成方式;基本功能;言外之意与民族传统思维、文化心理的渊源关系及内涵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8.
言外之意是借助一种言语形式传递另一种意义的言语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言语交际中。礼貌原则的提出是对合作原则的补充,礼貌原则的运用是生成言外之意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探讨礼貌原则怎样生成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9.
“言外之意”现象在汉语及其他语言运用中的广泛存在,与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关。具体来说,哲学上对“言”与“意”间“不尽之尽”关系的探讨,文化中的委婉心理、意象思维及“言外之意”所激发的想象美,都体现了其存在的必然性。而语言学中语言符号的离合性、模糊性、开放性及相关心理因素的作用,为其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言外之意”便成为人们喜闻乐用的一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人们有时会使用“半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巧妙地使用“半句话”,能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的角度对“半句话”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万滢安 《海外英语》2012,(10):261-263
该文在合作原则的指导下记录并分析了热门喜剧《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的各种言语行为,谢尔顿这一智商颇高情商偏低的呆子科学家形象在他独特的语言行为包装下栩栩如生。该文从他的语言行为出发探讨了对合作原则四条准则的违背而产生的独特喜剧效果,引发了对会话原则本身以及人际交往中语言表达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译者作为翻译活动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和信息发送者的双重身份,探讨译者主体性在传递原文信息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研究表明,译者主体性可体现主、客观因素上,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有利于译者进一步明确主体的构成要素,从而达到传递信息、有效进行翻译活动、传播异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是要解释说话人是如何通过"言"而达到"行"的目的,合作原则在于揭示说话人是如何表达隐含的意义,从而产生特定的会话含义。英文影视对白中人们对于会话原则的违反,往往使得语言情景逼真自然,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基于言语行为理论及合作原则分析美剧《越狱》中人物对白,挖掘影视对白背后所表达的会话含义和言外之意,以上两个理论在英语会话中的重要作用也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言外之意"的"余味"美,源于"言外之意"所激发的审美想象。"言外之意"辞面与辞里联系的间接性,需要接受者在理解时发挥想象来寻找其联系,并进行加工、改造。在此过程中,接受者在辞面及语境限定的范围内,体会到思维自由驰骋的快感;同时通过想象,超越了语言的局限,体会到与表达者精神交流的满足和自我思考的肯定。这种一定范围内精神自由驰骋的快感和自我思考的满足,便带来了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5.
现代作家叶圣陶曾说:“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关重要的一部分。”这“极关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看一篇文章或学一篇文章所需要把握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和懂得一句话、一篇文章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6.
“言外之意”是指语言中所含的或未能由语完全表达出来的意义,也指在一定的语境下不便明确表达的语言意义。这种把真正含义隐含在词语后边的言此而意彼的语言形式是学中极具魅力的艺术表现手法。戏剧语言的潜台词戏剧中的台词是戏剧学中表现主题、展开情节、揭示人物性格的最主要的手段。高尔基说:“剧中人物之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即纯粹的口语,而不是叙述的语言”(《论剧本》)。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言外之意"同样存在于当今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从传播活动受众的角度去关照文学中的"言外之意",可以考察"言外之意"的独特魅力,同时又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言外之意"提供可贵的对比参照系。在中国古典文学创造中大行其道的"言外之意"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应谨慎使用,要在规避消极影响的同时将其置于适当的语境之中。  相似文献   

18.
焦爱梅 《天中学刊》1998,13(1):72-73
在日常活动中,人们要想使言语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就需要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其中,最丛中的原则就是合作原则(Coorperatiyeprinceple)。合作原则要求交际双方在交际活动中必须持合作态度;否则,该项活动就被认为是无意义的,也就无法进行下去。例如:(1)A:Excuseme,butcouldyoutellmethenearbypostoffice?(打搅一下,您能告诉我附近的邮局在哪儿吗?)B:Lookatmyshirt,howdoyoulikeit?(看我这件上衣,你觉得怎么样?)这是两个陌生人之间的谈话,A只是向B问路,但B的答语却风马牛不相及,这项交际活动由于B的不合作而告…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信息学、交际语言学和文化语用学理论从言语交往的角度阐述了言外之意的生成和破译,第一部分剖析了“言”与“意”的五种离合关系,第二部分提出了意在言外源于语言符号的客观无奈和人类交往的主观有意的观点,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破译言外之意的三条途径,即:考察语境,捕捉生命意向信息,智力参与。  相似文献   

20.
语用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中一个最富有生机的领域,但它在初级英语教学方面的应用还不广泛.语用学所指的言语行为指不是简单地根据句子的形式研究句子本身,而是根据句子的功能把它看作是说话人实施某种行为的手段.常规性的间接言语行为有时已失去它字面上的施为用意,而是用间接的方式提出请求或发出指令,而人们舍弃直接的表达方法,主要是出于礼貌的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