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家族》是巴特勒十二部小说中的第三部,与众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场景是在过去,而不是未来。对于将这部小说归于科幻小说行列的做法,作者并不赞同,"《家族》并不是科幻小说,事实上,它只是一种单纯的幻想"她说。本文就此谈巴特勒和她的《家族》。  相似文献   

2.
《众生之道》是塞缪尔.巴特勒去世后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此书以他的两个进化论理论“遗传记忆”与“自由意志”为工具猛烈抨击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宗教、家庭以及教育体制,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巴特勒的进化论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庞德福家族,尤其是最后一代恩斯特的个性特征,探讨了巴特勒的进化论思想在这部小说中的表现,从而使读者对这部小说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玛丽·雪莱(1797-1851)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又名《科学怪人》)的作者。小说于1818年发表时,她只有21岁。玛丽·雪莱最初并没有打算写一部科幻小说,因为那时还没有这种小说类型。她只是想写一部恐怖故事,然而这个故事的主角不再是从前的吸血鬼之类的魔怪,而是一个由科学家制造出来的怪物。她的这一改动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小说类型,并使她获得了“科幻小说之母”的美誉。  相似文献   

4.
我,机器人     
《少年电脑世界》2015,(Z1):54-56
我的诞生我,机器人,英文名字是robot。我的名字来源于1921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出版的一部科幻小说《罗素姆万能机器人》。这部小说讲的是在未来世界里人造奴隶承担了人类所有的工作,这和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我的小伙伴瓦力看到的情形是多么的相似啊。我们机器人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我的家族历史说起来已经有好几千年了呢。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开始研究和制作机器人了。《列子》中记载,偃师是古代最神奇的机械工程师,他曾献给周穆王一个比起现代机械人还要出色的木制机关人。  相似文献   

5.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近年来风靡全球的一部神魔幻想小说。作者以为《哈利·波特》这部作品的成功得力于哥特式手法的成功运用。虽然这不是一部哥特式小说,罗琳却巧妙地借助哥特手法来服务于她的创作。从《哈利·波特》的哥特式场景、哥特式情节和主题出发,透析哥特手法在《哈利·波特》中展现出的无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正当很多小学生都在为如何写好一篇作文烦恼时,文海教育集团的一个小女生已经写出了科幻小说。她叫平行,10岁,是文海教育集团小学部四年级四班的学生。寒假里,她花了10天时间,写了一篇5000字的科幻小说《天上那颗蓝星星》。这部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小说讲述地球人受波非科特星球人大举进攻,遭遇毁灭性的打击,而平行是被波非科特星球派到地球的间  相似文献   

7.
乔纳森.勒瑟姆是著名的美国当代小说家,这部《枪,偶尔有音乐》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硬汉侦探小说加科幻小说写作模式的开端,使得他在美国文坛名声大噪。本文将从这一小说类型所包含的元素出发,分析勒瑟姆小说的主题及风格,并揭示其小说的独特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描写了一个未来的虚拟的极权世界,所以人们有时把它归为一部科幻小说。但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看,它更是一部政治小说,只是作者为了更好的达到警示的目的而借用了科幻小说的某些形式。这个虚拟并非凭空设想,而是基于现实的“虚拟”。《一九八四》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小说。  相似文献   

9.
大卫·米切尔是目前英国作家中的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作为一个年轻的小说家,他已经完成了五部成功的小说,并在严格的评论家和普通读者中都赢得了声誉。《云图》是他第三部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他将引人入胜的叙事技巧,生动的故事和发人深省的思想完美融合在一起。该小说"将科幻小说、惊悚小说和古典文学中的艺术感完美糅合起来,并辅以音乐般的韵味与生机勃勃的语言"(《卫报》),在这部小说中,米切尔巧妙地运用自己的天赋来编排叙事时间、叙事层次构出一个人类文明的云图。通过对这部小说的叙事研究,我们可以在这部小说中看出叙事技巧的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理解它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家教世界》2014,(10):6-7
当很多小学生都在为如何写好一篇作文烦恼时,文海教育集团的一个小女生已经写出了科幻小说。 她叫平行,10岁,是文海教育集团小学部四年级四班的学生。寒假里,她花了10天时间,写了一篇5000字的科幻小说《天上那颗蓝星星》。 这部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小说讲述地球人受波非科特星球人大举进攻,遭遇毁灭性的打击,而平行是被波非科特星球派到地球的间谍,因在地球生活了15年,对地球产生了感情,最后她帮助地球人战胜波非科特人,摆脱了危机。  相似文献   

11.
《文学教育(上)》2013,(21):157-158
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日前在太原揭晓,前女排国手赵蕊蕊凭借《彩羽侠》获得最佳长篇科幻小说银奖,这也是她进入文坛4年后获得的首个荣誉。此前,赵蕊蕊以大众票选第一名入围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赵蕊蕊2009年因伤退役后进入文坛,2010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奇幻小说《末世唤醒》。  相似文献   

12.
《文学教育(上)》2009,(13):159-159
笛安,是作家李锐和蒋韵的女儿,之前已经出版多部青春文学作品。日前,笛安的新作《西决》引起了热烈的阅读潮流,出版之后更是立刻成为排行榜上的热门畅销书。著名作家苏童在谈到《西决》时表示:我有意外,所有的意外都很美好。首先,我无法给这部小说归类,它当然不是我想象中的“80后”作品,也不是改头换面的“家族”小说,似乎也不是什么“成长”小说,它给我带来了一点程度上的迷惘,迷惘在于我自身的阅读感受,我一时无法判断我是怎么被这个年轻人的小说所吸引的,《西决》明显不是追求“好看”的小说,但我读得不忍放手,  相似文献   

13.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名作家马尔克斯的重要作品,1982年作因这部小说获得诺贝尔学奖。小说描写了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这是一个落后、愚昧、迷信的家族,家族里一代又一代人的眼神中,都飘荡着一种“绝对不会弄错的孤独神情”,因而,命中注定,它最终归于灭绝,这已成为读的解读共识。然而,我们在阅读中却无法忽视这个孤独世家中的一个异质存在——乌苏拉。正是因为她的存在,这个家族繁衍生息了七代而不是两代、三代,正是因为她的存在,这个家族生存了一百  相似文献   

14.
戴萦袅 《新读写》2008,(6):32-34
《被磕痛的心》是一部很有才情的少女小说.小说作者戴萦袅曾在本刊发表过多篇习作,这部长篇小说是她在高中时开始创作的。当她考取了复旦大学的时候,长篇小说《被磕痛的心》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真是双喜临门!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雷峰塔》与《易经》破例大量散布家族官衔,借此论述清朝遗民的行事准则。本文追究她这项思考的真正原因,发现她需要处理一个关于她父亲的家庭秘密。这两部小说帮她取得父女之间的理解和妥协。那是这两部小说非常亲切温暖的讯息。  相似文献   

16.
《邢台学院学报》2017,(3):133-136
闽籍女翻译家薛绍徽与其夫陈寿彭合译了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八十日环游记》,这部小说是我国翻译的第一部西方科幻小说,薛绍徽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翻译家。在20世纪初的翻译热潮中,薛绍徽作为女性能够史无前例地参与到翻译活动中,以女性译者的身份走进翻译的历史。尝试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以《八十日环游地球》为例,探讨薛绍徽在翻译过程中的女性性别意识是如何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成才之路》2013,(7):97
这是一部构思新颖,意蕴丰富,引人遐想,回味无穷的科幻小说。既是蕴涵着科学精神的幻想曲,也是富有幻想色彩的科学预言。这部科幻小说,将知识性、文学性和审美性、艺术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高尚的艺术追求,个性的艺术品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死亡谷》这部科幻小说,没有重复黑洞、时间隧道、小精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胸襟     
英国诗人雪莱的夫人玛丽·雪莱曾经写过一部小说,叫做《弗兰肯斯坦》,此书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小说中的弗兰肯  相似文献   

19.
在第一部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出版34年后,玛格丽特·杜拉斯于1984年发表了《情人》,而这部小说成为了她一生中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极为大胆地袒露了她青春时期的一些往事。在某种程度上,杜拉斯的这部作品其实就是在回忆中剖析自己的过去。那些零散的记忆片段拼凑成的画面在小说中一点一点地清晰起来。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很多象征意象的写作手法,本文主要分析其中两个:"呢帽"和"渡河",从而探讨它们在文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重温经典     
下面这篇小说曾被誉为“世界最佳短篇科幻小说”。文无第一,这个最佳也不是哪个评委会评出来的,但它至少说明这篇小说的价值。《终极问题》诠释了科幻小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