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驱车去凭吊颜真卿,出发时,只知道墓地的大致方向。出了河南洛阳市偃师城区,走走问问,临近北窑一带,街头的群众用手一指说: 去吧,前边有个村子叫汤泉,颜真卿就在那个村。这里的群众提到颜真卿,就像提到他们多  相似文献   

2.
我院金学智教授的《中国园林美学》,完稿于1987年,1990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问世以来,好评良多。《人民日报》、《文艺报》、《文汇报》、《文艺研究》、《中国图书评论》、《学术月刊》、《江海学刊》等十余家报刊先后发表评论,认为弘扬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填补了门类艺术美学研究的空白。又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华东地区优秀文艺图书一等奖。并入选《20世纪中外文史哲名著精义》一书。经过十二年之后,作者又对原书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改、更新、增补,将以增订本形式再版。现本刊特辟专栏,先选最富新意的数节连续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文人的书房     
书房、书斋、书室从来都带着布尔乔亚高档的情味,万一再起一个典丽的斋名,就算是建在一枚古旧的寿山、青田石章上,也是华美的颓废了。文人们大都会为本来普通的书斋起个"典丽的斋名",有了斋名似乎什么都雅致起来了。为书  相似文献   

4.
拿刀的文人     
田将 《高中生》2012,(34):44
当一支笔和一把刀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选择了前者。许多年以后,他成了明朝著名的文官,只因为他手中的笔。岁月的流逝洗刷掉了大明的血性,北京的圣殿里徒自瘫坐着一个疲惫的王朝。山海关外,强劲的长风中喧腾着清军八旗的铁骑。偌大的明朝,竟找不出一个武官去做守将。守军士气低迷,虽有坚固的城墙,却挡不住清军的咆哮。一切似已成定局,他却不甘。他毅然放下他钟爱的笔,脱下他飘逸的长袍,用漆黑沉重的盔甲裹住几根瘦骨,迈步边防,  相似文献   

5.
文人的骨气     
恩格斯说,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自古至今,中国的不少文人总脱离不了崇高与卑下的两重性。他们既有批评社会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又存在着奴颜婢膝、攀龙附凤的媚态。大文豪郭沫若以一部《女神》震动文坛。晚年却编大跃进歌谣,写无聊的应景诗,看领袖的好恶写学术论著,甚至写诗颂江青。  相似文献   

6.
文人的家风     
<正>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一副令人费解的家教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  相似文献   

7.
纵观占今中外,有不少诗人、作家、学者死于非命。兹列若干如下: 一、溺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名诗的作者,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诗人雪莱,一八二二年七月八日,在海上航行时遇到暴风雨,覆舟身死,年仅二十九岁。我国唐代排在“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上元二年(公元六七五年)往交趾(今海南)省父,渡南海,因遇风暴,不幸坠水,受惊而死,年仅二十七岁。  相似文献   

8.
一、快乐的引诱快乐的引诱,不仅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这样说来,人生虽然痛苦,却并不悲观,因为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现在的账,我们预支了将来支付。为了快活,我们甚至于愿意慢死。(钱钟书)二、“出入”人生人的一生,只用“出入”两个字,就可以包括了。譬如,吃喝是入,拉撒是出。死是入,生是出。娶是入,嫁是出。受是入,施是出。一出一入,循环不停,直到人生为止。因为人的来源,也是由入而起的,所以一生就办出  相似文献   

9.
尴尬的文人     
古代会动脑筋的文人,都有宣传自身本领",广告词"也用得十分谦虚,说自己社会身份不那么高,社会形象不那么好:"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汉书·王充论衡超奇》、"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相似文献   

10.
文人的居所     
关于苏家花园,我早些年就听说了,一直没去。这次去了,催动我双脚的,不是因为苏家花园,是因为那位拥有五个儿子的母亲。不是因为那位拥有五个儿子的母亲,是因为那位拥有五个能干儿子的母亲。那日,我去了苏家花园三四个小时。回来后一直想写,一直又没写。一直想写,是因为我在苏家花园看到了别的发达之家少有的东西;一直没写,是因为面对这样一个书香飘溢、学富  相似文献   

11.
文人的幽默     
幽默一词是英语humor的音译,它是一种语言的智慧和艺术,常常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谬和有悖情理之处。德国教育家海因兹·雷曼麦曾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清代画家徐文长到(?)舅舅家作客,半晌  相似文献   

12.
文人的雅号     
历代文人都有一些雅号流传,品味它们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还可以赏识文人们的才学,可谓“一石二鸟”。兹辑录以下文人雅号。1.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在受宫刑的情况下,发愤著《史记》,名垂千古,因此世人称其雅号为“史迁”。2.曹植三国魏诗人,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称为“三曹”,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曾有七步成诗的故事,其诗为:“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由此世人称为“曹七步”。3.谢道韫东晋著名女诗人。因一首…  相似文献   

13.
文人的血性     
7月14日 晴 我每次翻阅历史书时见到邓世昌的照片总是会注目沉默半晌。 那是一张一寸的照片,黑白的,照片上的邓世昌大约30岁左右,他头戴花翎帽,脖子里戴着朝珠,华贵雍容,他目光温和,表情略微有些腼腆,看着他的照片我突然想起中国的传统文人,温和谦逊彬彬有礼的书生儒士。  相似文献   

14.
文人的踏春     
<正>立春后,虽还春寒料峭,可阻止不了人们尉春的盼望与喜爱。这时走出书斋,到大自然中踏春,感受春天的气息,是人们,更是文人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历代文人墨客与踏春结下了不解之缘,吟诗作赋,为春游大抒雅怀。踏春之俗早在汉代已经形成,到了唐代更为盛行。人们会聚亲约友,沐浴大好春光到郊外游玩,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杜甫的江边踏表罢,回首见旌旗即是当时踏春盛况的真实写照。人们踏春归来,个个簪杨戴柳,家家杨柳满檐,故有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的诗句。  相似文献   

15.
夜读文人     
宋涛 《山东教育》2007,(3):57-58
文人,读书能文者也。观天地之造化面抒万物,记日月之斗转而发忧思。旷古泊今,看飞流直下波澜的是文人,看沧海横流而独怆然的是文人。  相似文献   

16.
戏说文人     
所谓文人,广义地讲,文人大抵是一些靠"写字"为生进化的猴子;狭义地讲,文人则是用形象或抽象思维去生产文化产品的一群人。  相似文献   

17.
文人趣事     
俞平伯在大学教书时,非常注重文人气的体现。有一次,他在墙上贴出告示:本周没有心得,停课一次。邹韬奋在中华职业学校教英文课时,学生第一次答不出问题,被罚在原位站。第二次答不出,罚上台上去站。第三次答不出,罚上放在台上的那  相似文献   

18.
文人教书     
蒲松龄觉得做老师很窝囊,坐馆30年,每年最多能挣八两银子,勉强能维持一个三口之家半年的生活,所以他曾写过一首打油诗:"墨染一身黑,风吹胡子黄,但有一线路,不当孩子王。"  相似文献   

19.
闲话文人     
近现代文学史上,喜欢动武的文人很多。 诗人、古文名家林庚白四岁能作文,七岁能写诗,被称为“神童”。柳亚子和他结识之后.非常欣赏他的旧体诗.认为他的诗“入木三分骂亦佳”。  相似文献   

20.
文人怪癖     
天才离疯子只一步之遥,这是很早就有的一种说法。但要把每一个天才都称作疯子,也缺少些情理。然而,文明世界中许多声名显赫的文人有自己不少鲜为人知的怪癖和习惯却是事实。福楼拜写书的时候别有一番情趣,他会同他塑造的主人翁一道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