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里说的王芳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电影演员刘尚娴。她步入影坛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那是值得她留恋的黄金岁月。她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刚一毕业,就赶上一个良好的机遇:长春电影制片厂为拍《英雄儿女》到北京选饰演王芳这一角色演员时,一眼就看中了刘尚娴。刘尚娴刚一到八一厂演员剧团时,被大伙称作“小田华”。长影导演决心一下说,演王芳就选定“小田华”了。  相似文献   

2.
最近,《深圳商报》上的一条消息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90后端起摄像机想表达什么?在深圳大学传播学院2016年广电专业毕业生毕业设计“不撒野独立短片展”上,主持人调倪:“不撒野”应该这样读:不,撒野! 这届毕业生的拍摄热地是湖汕地区,10部片子里有4部是湖汕题材,讲湖汕方言.内容则从工厂欠薪到留守儿童,从女性解放到校园暴力,从租赁女友到大学生村官……几乎囊括了当下社会中的各个热门话题,现实、接地气.  相似文献   

3.
一些热点问题该不该报道?如何报道?这无疑是新闻采编人员最感头痛的问题。前者涉及到采编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后者则关系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消息《就业竞争激烈择业观念变化武汉市一批大专毕业生自愿当上清洁工》(见1月13日《新华社新闻稿》),在主题和角度的选择上都不够妥当,笔者读后颇有感慨。这篇消息所述事实无疑是存在的。但笔者认为,对于一个国家花费大量  相似文献   

4.
回顾自己的写稿经历,主要是注重结合工作写报道,这样不仅稿源充足,而且有利于业务工作。宣传部每次提计划,作安排,或取得经验,发现问题,我都及时进行整理,把一些做法、体会等报道出去。比如今年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正面教育,加强干部马列主义理论学习,我都及时整理成稿件,在《洛阳日报》和《铁道工程报》发表。我时常下基层了解情况,每到一地,都留意报道线索。当得知石家庄铁道学院14名大学毕业生主动要求参加北疆铁路建设的信息后,便找他们开座谈会、个别了解,发了消息《边疆有他们的事业》,由中央人民广  相似文献   

5.
《台账压垮“小巷总理”》被评为第16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这篇仅有833字的消息看似批评报道,实则是为最基层组织——居委会减负的报道,是发现问题、反映问题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6.
深圳商报社会部记者王美华,负责跑医疗卫生战线。她较早投入深圳的抗非典报道,2月至3月份,就采集了一批这方面的报道。到了4月,随着抗击非典的深入展开,既要做好抗非典的采访报道,又要做好新闻单位的防护工作,深圳商报编委会指定她担任惟一的  相似文献   

7.
新闻阅评     
好报道的重要标准之一是针对性强衡量一篇或一组报道的优劣,固然有许多标准,但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准是它的针对性。刊登在北京日报2005年12月23日2版上题为《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六位基层就业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的一组报道,就是针对性强的好报道。目前,正值大学毕业生四处寻找工作的繁忙时期,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有不少大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大城市,不愿意到基层去,不愿意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这组报道,用曾毕业于清华、北航等六所大学的在基层就业的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向正在寻找工作的大学生们展示:基层是大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8.
今年8月12日至23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深圳举行,这是深圳有史以来承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体育赛事. 大运会之于深圳,如同奥运会之于北京,世博会之于卜海,亚运会之于广州,意义深远,影响广泛.办好大运会,是今年深圳全市上下的头等大事,报道好大运会,则是摆在深圳媒体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近读人民日报,发现对于普通劳动者的宣传及篇幅开始多了起来。例如:《居委会里的“老调解”——记武汉市武胜居委会调解主任柳腊梅》、《张家安20年前受过严重工伤,可他又把四个儿子送下煤海——一个老采煤工的情怀》、《清洁工世家——记王淑娟和她的亲属们》以及报道首都殡葬工的生活、工作、思想的报道。不少读者感到党报与老百姓亲近了,可读性增强了。一些新闻界人士则从中品味到人民日报在实现李瑞环同志关于“新闻报道的立足点真正转移到面向群众上来”这一点,已经迈出了可喜的  相似文献   

10.
自1990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分配到襄樊日报当记者以来,弹指已是五年。在这短暂的五年中,不知有多少平庸之作如过眼烟云,唯独一篇至今还写不完的报道,时时令我梦绕魂牵。 29岁读小学一年级 1991年初,刚到报社工作仅半年的我,主动申请到鄂西北贫困山区县保康去驻队扶贫。原因很简单,新入社会的大学生都得下基层锻炼,退去不如早去;听说保康山青水秀,何不就此去看看,启发点灵感?  相似文献   

11.
偶然看到一张《文汇报》,上面有篇消息《上海出现第一位“洋菜农”》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篇获得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消息。今天细读它,发现在写作上有颇多值得借鉴之处。一看到这篇消息的标题,就吸引读者去读它。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纷纷来中国,或投资建厂办企业,或投资经商搞贸易,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很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老外”来中国当“菜农”却还是第一次听到,应该说记者独具慧眼,抓到了一条题材新颖的好新闻。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在体现其新意时,并非是从猎奇的角度上来写,而是通过匠心独运的选材,在刻意求…  相似文献   

12.
报纸上发表消息,是给读者看的,要让人看得明了易懂,这是消息写作的最基本的要求.这一点,看起来似乎容易做到,实则并非如此.消息作者如果稍不注意,写出来的报道就可能含糊不清,叫人看不懂.我国古人对写文章也曾有言:“读之疑有阙焉,非简也,硫也.”因此,许多富有经验的中外记者,虽然工作多年,却都十分重视消息写作要明了易懂这一条,力求做到叙事清晰,文简而事明. 认真对待新闻五要素在消息的简短篇幅里,要把所报道的主要事实写得明了易懂,一般说来,最起码的是把新闻的五  相似文献   

13.
当我接到参加《中国黄金海岸巡礼》系列报道任务,赴深圳、珠海采访的通知时,连续几天寝食难安,心里着实紧张了一阵子。原因有三:首先,这次系列报道规模大,要求高,连续报道的对象是我国经济最活跃也是最发达的沿海地带,而对每个城市、特区又要求在几篇2000字以内的报道中,反映其本质和特色,难度的确是很大的;其次,深圳、珠海这两个我国最早的特区,过去国内外报刊已作了无数次报道,如何使文章尽量出点新意,这也是一个十分令人头疼的问题;第三,特区人生活节奏快,时间观念强,尤其是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的思想更是深入人心,这无疑也给采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解决矛盾的办法就是行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这包括采访线索的准备、背景材料的准备、报道思路的准备等,而做好这一切准备则需要勤思多想,将材料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各级新闻单位对党政机关干部下基层作了大量的报道,特别是反映干部们如何深入基层排忧解难、办实事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但对干部下乡工作中存在一些什么问题,下乡干部有些什么苦衷却很少有记者去反映。新华社6月6日播发的记者来信《谨防下基层干部变成“采购员”》,就对这些问题作了很好的反映和分析,入情入理,令人信服。稿子开篇点题:“下基层的机关干部不要变成当地的‘采购员’。”这是记者近日在湖北省城乡  相似文献   

15.
导语位于一篇消息的开头部分,它是新闻事件的提要和主旨,因此写好导语非常重要.写好导语方法很多,其中,从角度选择L求新是写好导语的重要方法之一.那么,如何选择角度,写出具有特色的的导语呢?以笔者之见,可以选择具有以下特点的角度:一是最有新意的角度.所谓"最有新意"即指时间上是新近的或内容卜的出新.你报道的内容绝大多数读者事先并不知晓,甚至连想都想不到的情况下才有新意;有些新闻信息尽管已被人知晓,但若能从中挖掘出极具诱惑力的东西,同样具有新意.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新闻写作“无米难为炊”.这强调的是必须深入采访,占有大量第一手材料,“用事实说话” 才能把新闻写好.从另一方面说,有了“米”则应巧为“炊”.编辑工作中,我发现有的同志好不容易抓到一些有新闻价值的事,却不知怎样来表达;有的不注意往深处挖掘材料的新意,不注意选择吸引人的角度,稿子难以采用.“医治”这类毛病,我以为:一是巧选“切入口”.开头开得巧,等于进入文章之“门”.进了春天的大门,还愁观赏不到万紫千红的迷人景色么!  相似文献   

17.
登载于今年5月18日《人民日报》上的消息《毕修勺同志逝世》,读罢令人潸然。分析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这则新闻的角度选择新颖,它突破陈旧模式的束缚,写出了新意。记者并没有以讣闻的传统写法来处理这则消息,而是从这位已逝翻译家生前的遗憾这一角度切入,从而来反映一个鲜明的主题,折射出了我国出版界存在的问题。消息的导语  相似文献   

18.
常见一些地方报纸在报道本地领导到各处调查研究或检查工作的消息中,有这样的句式,是夏天则称“冒着酷暑”或“冒着炎炎烈日”,是冬天则称“冒着严寒”或“冒着凛冽寒风”,让人看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按说,地方领导下乡、进厂搞调查研究或检查工作,都是职责范围内的事,次数也很有限,谈不上多么辛苦。广大工人、农民成年累月在生产第一线,整日与“酷暑”、“严寒”打交道。与他们相比,领导干部偶遇“严寒”、“酷暑”也算不得什么,何必一报道地方领导下基层调查研究或检查工作,就要来个“冒着”呢?我认为,这样的报道不利…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1996,(4)
避免简单重复上面这篇报道总体上说是很不错的。首先是题材有新意,作者抓住了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希望工程活动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新事物: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报道时机选择很好,恰逢“六一”儿童节,由此使这篇报道的影响更为增强。报道在形式上是规范的:导语简明...  相似文献   

20.
如今正是大学生就业的高峰期,很多媒体上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报道占据了相当的版面。然而,奇怪的是,媒体的报道一面是为大学生就业难深表同情,一面却是为大学生“另类”就业感到惊讶甚至不乏挖苦。比如,最近很多媒体报道了河南郑州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现场电梯被挤塌变形、玻璃门被挤倒的消息,报道主要是表达了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切同情,对目前社会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