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提出了在医药新政频出、医药行业快速洗牌的背景下,医药企业新产品研发需抓住的重点领域,指出新产品的顶层设计要瞄准尖端科技和国际化,争取成为唯一或者第一,并且需要制订创新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发外包是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整合外部技术资源、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速度的一种新型研发模式.本文从战略角度划分效率型和创新型研发外包模式,探讨研发外包的知识密集性、控制复杂性和系统集成性三大特征,提出“方案分析、架构设计、模块分包、分包研发、调试检测、跟踪完善”六阶段的外包流程模型,并结合X集团汽车制造案例,进行了详细的验证和分析,为研发外包理论框架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回顾经典团队效率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修正相关假定,将技术异质性、成本异质性引入研发团队效率模型。在引入技术异质性的效率模型中,探讨了报酬决定模式的选择对研发效率的影响;在引入成本异质性的效率模型中,探讨了成本异质性对研发效率的影响,并证明权变的报酬结构模式能够提升研发效率。  相似文献   

4.
我国研发转化体系构建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研发转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研发转化的四种模式及其特点,影响研发转化的环境因素,从组织体系、创新体系、制度体系、融资体系、服务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研发转化体系的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5.
结合大量案例,分析了跨国公司绿色产品的研发模式,并总结出跨国公司进行绿色产品研发的三种模式:一是"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模式;二是"市场+生态"双重竞争模式;三是"消费者+非政府"模式。最后,提出了对中国企业研发绿色产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企业间研发合作组织模式选择的知识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春  刘奕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5):58-63,68
知识因素对企业间研发合作组织模式的选择起着重要作用,恰当的组织安排可以降低研发合作的交易成本,减小交易中的道德风险并遏制机会主义行为.从知识四个方面的持性,即可编码性、交互作用、生命周期以及范围出发,论述了知识与企业间研发合作的两种类型即股权式合作形式以及契约式合作形式之间的匹配关系.当研发合作的知识具有可编码性、互补性、范围较窄情况下,研发合作组织倾向于采用契约式形式;当研发合作的知识具有不可编码性、协同性、范围较宽情况下,研发合作的组织倾向于采用股权式形式.对于知识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用股权式合作形式的概率大致不变,而采用契约式合作形式的变化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吴勇  陈通 《软科学》2011,25(6):25-27
针对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合作与非合作研发并行的情形,构建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政府补贴方式对并行研发模式下均衡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政府仅对合作研发补贴和仅对非合作研发补贴时研发投入、产量、利润、补贴率和社会福利,发现政府对非合作研发补贴情形下的产量、利润和社会福利更高,而相应的补贴率则更低,表明政府对非合作研发补贴的绩效更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企业内部与外部研发的六种典型研发模式以及各模式优缺点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规模、研发目标、资源状态、企业吸收与研发能力、战略性保护机制等内部因素以及技术、市场、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对典型研发模式选择产生的影响。构建不同因素状态下对应的研发模式表,提出因素状态确定方法,以及基于因素权重与因素-模式矩阵计算规则函数值以确定研发模式的方法,并选择北京一家全球规模最大的非电空调制造企业新一代空调产品研发项目开展实证研究,确定其开展研发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9.
研发组织模式对于高科技品牌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要从管理控制维度,更要从供应链伙伴参与及合作的维度进行分析。选择研发组织模式时不仅要考虑公司战略、企业规模、研发类型、产品特点、资源需求、产品组合的宽度和关联度、管理能力等因素,而且应当遵循战略导向、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贴近客户、并行活动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科学学研究》2021,39(3):471-480
本文通过高技术产业1995-2016年13个细分行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技术引进和合作研发两种不同模式的研发国际化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和滞后效应,并分析先验知识水平和人力资本两个吸收能力维度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合作研发型研发国际化长期来看对技术创新绩效促进作用更显著;而技术引进型研发国际化短期内对产品创新绩效提升作用明显,但是存在阻碍技术创新的可能性,说明直接的技术引进尽管将新产品引入了市场,但对产业技术水平难以有显著推动作用。在吸收能力中介作用过程中,先验知识水平在外部知识内化阶段作用更强,并且对技术引进型和产品创新的中介效应更显著。此外,基于先验知识与人力资本的吸收能力在合作研发型和产品创新绩效之间都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说明学习和知识的有效积累、高素质的研发人员是合作研发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企业内外部知识共享与创新的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企业充分利用外部的知识共享平台,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内部的创新水平。本文以此为视角,构建企业外部知识共享与内部知识创新的协同发展模式,以期发挥二者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群体发展(GroupDevelopment)变量引入群体思维(Groupthink)理论模型中,重点研究了在群体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中,群体凝聚力、领导风格以及决策程序三种群体思维的前提条件各有什么变化,从而对群体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中群体思维的演变规律和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防范群体思维的新建议。  相似文献   

13.
毕新华  温池洪 《情报科学》2007,25(12):1897-1901
信息化推动着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不断向前发展,深入到企业的各个职能领域和每个角落。但是,纵观企业信息化的历史,失败的项目多于成功的项目,有些项目从决策阶段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企业信息化的决策理论、模式和方法的研究是有着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的课题,要不断对其创新。  相似文献   

14.
种群学习环境下的企业变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必须跟随企业种群演化的步伐,这就需要企业适时对适当的要素进行变革,所以确定企业变革时点和要素非常关键.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指导自身行为的"基因",即惯例,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改善自身惯例库,即发生变革.企业通过对自身适应能力的实时监控,确定变革时点;将自身惯例与种群中优秀的惯例对比,通过基于遗传算法的种群学习,确定变革的惯例要素,用种群中优秀的惯例替代不适惯例,为变革指明方向,从而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受制于融资困难、管理方式粗放、人才不足等因素,中小企业抗冲击和风险能力差,普遍存在创新发展瓶颈。政府采购已成为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梳理北京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模式,分析遇到政策举措未形成合力、创新环节落实不足、宣传不到位和监管机制缺失等问题,并提出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与管理科学的发展,需构造自适应效益型的组织理论体系来指导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实践,本文通过搭建企业集团自适应模型与企业集团组织模式的宏观模型系统,分析了企业集团这一特定组织的方法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概念、必要性、目标以及制度选择出发,结合后危机时代的经济特征,对国内学者自2008年至今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述,试图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经济发展阶段及形态的发展方式,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实施绿色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重点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和解决国内资源环境问题的三重挑战,根据国内外有关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及今后10年应以绿色发展为统领,以绿色创新为手段,以资源环境绩效、结构调整和发挥协同效应为重点目标,构建综合发展框架,整合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相关发展理念,发挥多种手段的组合效益,创造出新的绿色发展模式,实现建设绿色中国的构想,为自身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的学科群建设同地方特色产业相互脱节的发展现状,提出嵌入地方产业特色的优势学科群的概念划分.按其与地方特色产业的协同发展关系,将优势学科群的成长周期划分为孕育期、萌芽期、发展期以及进化期四个阶段,并按照每个阶段的不同发展特点,论述包括人才培养层次、社会服务对象以及人才输出规格等在内的各不同阶段优势学科群应选择的具体发展模式和政府层面应给予不同的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20.
云计算经济是伴随云计算的产生和发展而兴起的,对其发展模式的研究目前还是一个新的领域。从商业生态的视角对云计算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首先借鉴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设计出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根据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提出云计算经济商业生态系统发展动力机制;最后根据商业生态系统结构特征和逻辑斯蒂增长模型设计商业生态下云计算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