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张企业报,进入千万职工家庭,这在全国也属少见。 《大庆油田报》走进家庭4年来,始终坚持贴近油田企业生产和职工群众生活的原则,积极发挥先进文化传播队、改革发展稳定促进队、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服务队“三个作用”,共开辟《路在脚下》等栏目72个。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报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鼓舞士气,培养职工高尚的道德情操、审美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是办好一张企业报的先决条件。联系我们办企业报的具体实际和经验体会,我觉得应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企业经济运行,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企业报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宣传企业重大决策,激励职工为企业发展奋力拼搏无私奉献,树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良好形象。而今企业要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企业报更需要及时大力宣传国家出台的各项改革方案、政策和措施,引导职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实力鼓劲呐喊,从而使职工逐步理解、支持、主动投身改革,提高他们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对市场经济的深层次认识,树立竞争观念,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3.
怎样办好企业报的副刊,使其独具特色,一直是企业界新闻同行们关注、探讨的课题。笔者拟就此问题略谈粗浅之见。企业报的副刊应该有企业味,否则将失去了企业报副刊的特色及意义。因为作为企业报,它是企业办的报纸,理所当然地应该为企业服务;而作为企业报的副刊,它是企业报的一部分,与其它各版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的整体,当然也不应背离为企业服务这个宗旨。它应以培育企业精神,弘扬企业文化,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素质,建设企业精神文明为己任。但是,现在有些企业报的副刊离企业的生产、生活相去甚远,有的办  相似文献   

4.
如何把握企业报的舆论导向元金生企业报作为一张直接为企业职工服务的报纸,它的生命力和活力深深根植于职工群众之中,为职工服务、为企业服务必然是其办报基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实施,企业被推向了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靠...  相似文献   

5.
企业报一般以企业的名称或以企业的特色为报纸取名。因而,人们往往把企业报看作“生产报”,忽视了企业报与社会的联系,忽视了它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效果。企业报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企业的职工和家属,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作为企  相似文献   

6.
如何办好办活一张企业报,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只有使报纸具备“多功能”,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多功能”,就是把报纸宣传的触角,伸向企业的各个方面,这是办好企业报至关重要的一条。创办合山工人报之初,由于我们思想上认识片面,认为合山工人报是企业报,它的任务就是促进生产,全力为生产服务,它所刊登的新闻、文章、图片都应反映生产。因此当时整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界,有一条公认的“真理”,即: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或灵魂)。由此可见,言论在报纸宣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条“真理”不仅适用公开发行的报纸适用,同时也适用企业报。由于企业报是企业内部报纸(只有极少数企业报公开发行),它的性质就决定了其言论既有与大报一样的共性,也有其自己鲜明的个性,即特色。十余年从事企业报编采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企业报的言论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贴近性。即贴近企业,贴近职工。企业报的宣传都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职工生活、思想动态等进行的。企业报的言论首要的是密切联系工厂实际和职工思想动态,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前两年,我厂部分职工眼热社会上的“暴发户”,不安心于工作和生产,上班“磨洋工”,发牢骚,认为在工厂干活没出息,等等。针对这些,我  相似文献   

8.
企业报作为企业的舆论工具、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结合部”,在企业中负有联系职工、宣传职工、教育职工、动员职工、组织职工的重要任务。它从产生、成长到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可循。与党报、都市报等社会性报纸相比,尽管它在稿件质量、编排质量以及新闻性、趣味性等方面都有某些差距,但它在效力企业的实践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它贴近企业。企业报由企业主办,依托企业,植根于企业的沃土,这就决定了企业报有得天独厚的贴近企业的条件。企业报最熟悉企业的情况,最了解企业上下所需要报道的内容,最能结合企业的实际,把报道开展的生…  相似文献   

9.
企业报有没有可读性?如何提高可读性?历来是人们的热门话题,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新的课题。企业报的报道范围窄,这是众所周知的客观事实。综合性报纸虽然报道面很宽,可是它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报道各大企业的状况,这个空档只能由企业报来弥补。企业报由于能充分地报道企业发展的状况,直接传达企业领导的工作意图和反映职工的呼声,因此在企业系统的读者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企业这种优势,并不能说明企业报的可读性已经解决了。如何解决企业报的可读性? 首先,办报人员要珍视企业领导人积极参与办报的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企业领导越来越感到综合性报纸在信息交流和教育职工方面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想办一张围绕自己企业特点,较集中地反映企业情况的报纸,在企业内交流信息和教育职工,在企业外向社会显示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谋求社会的支持和合作。企业领导基于这种办报的目的,往往把企业报看成是企业的机关报,看作是企业党政  相似文献   

10.
《汉中铁合金报》(以下简称《汉铁报》),创刊于1985年5月,当时是一张油印小报,自1991年3月改版胶印。 企业报是企业的舆论前哨,是企业党委和行政的重要喉舌与耳目,读者对象和服务对象是企业全体职工,有无生命的关键在于能否受到职工的欢迎。因此,必须树立群众观点,使报纸贴近职工。企业报也只有增强贴近性才能办出自己的个性,受到职工的喜爱,真正扎根于职工之中。近年来,我们对报纸版面作了一些改革,在宣传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报姓“企”,它的特点就是要及时反映本企业跳动的脉博。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要把企业报办成职工喜欢的报纸,抓住企业中的重大问题,在职工中开展讨论,是一个好的作法。1980年到1981年,正是我国国民经济调整阶段,我厂的生产也受到影响,国家下达我厂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企业报研讨会上,很多办报人员针对目前企业报“正面宣传多,开展批评少”的情况,提出:“企业报也要开展舆论监督”。这种观点是很正确的,它涉及了目前企业报的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企业报虽是企业内部报纸,但与社会上的报纸有同样的功能。因此,也应当进行舆论监督。特别是在当前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开放搞活的形势下,开展舆论监督就显得更为重要。一、开展舆论监督,可以增强企业干部和职工的民主意识,提高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当家作主的自觉性。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是一切工作围绕生产经营来进行。作为企业职工自己的报纸,理应替他们说话,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报是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党委机关报。企业报要通过唱响主旋律,搭建企业管理层与职工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间的交流的平台,提高报纸质量,达到上情下传。下情上达的目的,才能得到领导认可、职工认知、业内认同,体现企业报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报姓“企”,它的特点就是要及时反映本企业跳动的脉博。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要把企业报办成职工喜欢的报纸,抓住企业中的重大问题,在职工中开展讨论,是一个好的作法。 1980年到1981年,正是我国国民经济调整阶段,我厂的生产也受到影响,国家下达我厂的生产计划仅占全年生产任务的百分之三左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厂报编辑部决定开辟《如何把总厂建设好》的讨论,发动全厂职工为企业出主意。这次讨论从1980年的8月开始,到1981年1月结束,前后共收到八十余篇稿件。来稿有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等,他  相似文献   

15.
这些年主编《南口厂报》的实践,越发使我感到新闻意识强弱,对于办好一张企业报是至关重要的. 新闻意识至少可归纳为“三个较强”。即,决断能力较强;贴近能力较强;竞争能力较强。决断能力较强是对企业报总编辑第一位要求。这种能力可视为善于观察事物、善于评价事物、善于表现事物。30前,我参与办南口工厂前三张厂报时,厂报均是以党委机关报的面目出现。这次厂报复刊又是党委主办。但,《南口厂报》却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历年厂报上发表的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稿件均在81%以上。30年前办厂报只懂得让党委满意就行,今天的《南口厂报》却时刻想着赢得7000名职工欢迎。总编辑的新闻贴近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服务企业、宣传群众是企业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两个基本点。《内蒙古铁道》报作为呼和浩特铁路局党委主管的一张企业报,其根本使命,就是以新闻传播的方式,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于职工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近年来,按照这一原则我们在办报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努力寻求一种既贴近企业生动的发展实践,又贴近职工群众日益提高的阅读口味的方式。服务企业,就是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作为企业的“喉舌”,企业报是“企业领导组织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指挥台”,是“鼓舞职工完成各项工作的号角和战鼓”。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铁…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报如何发挥好它的功能,引导职工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说,主要取决于它的整体编辑水平。一方面,编辑水平高,报纸的水平就高,编辑水平低,报纸的水平就低;另一方面,根据“水桶理论”,一张报纸的整体水平不是取决于最高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板,企业报编辑工作亦如此。如何做好一名企业报编辑,笔就多年来从事编辑工作的感受,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本钢报注意突出企业报的特点,充分地发挥它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赢得了领导的重视和广大职工的欢迎。该报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读者对象出发,充分发挥小报贴近企业生产、贴近11万职工这个优势,用主要版面报道本企业生产建设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做好报纸宣传。去年,本钢由于生产设备大修任务比较集中,预计生铁产量将减少,利润计划亦将下降。本钢党委在前年就认真研  相似文献   

19.
一、树立职工是企业报主人的观念邓小平同志说过:领导就是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企业党委机关的喉舌——企业报,理应牢牢树立为职工服务的观念,更好地发挥它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0.
祁阿辉  丁晨 《今传媒》2006,(11):39-40
企业报由于受众群有限,信息量、影响力、知名度都同社会媒体有较大差异。企业报如何发挥好它的功能,引导职工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说,主要取决于它的编辑水平。笔者认为应深刻认识企业报编辑的职责,不能因为一些人对企业报持“报微言轻”的偏见,就对编辑工作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