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典英文电影”作为大学英语高级阶段的人文素质选修课,是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以《阿甘正传》为例,利用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包含的六大基本要素,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设计原则和课堂教学过程,提出了整体设计“经典英文电影”课堂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葛云锋 《文教资料》2008,(8):193-195
人文选修课担负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学生品德、学习、生活、社会适应、就业和择业等问题,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是否需要开设人文选修课、开哪些人文选修课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职学生应该具备人文素养、文化素养、职业素养等综合文化素质。语文对培养高职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选修课、系列讲座等方式均是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国内高校开设的众多人文类公共选修课中,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意义值得引起关注。对高校国学经典诵读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也应加以思考,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与延伸,其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舒展和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对于选修课,我们既不能当成必修课来对待,也不能当成课外读物来处理。那么,如何进行选修课教学与评价呢?  相似文献   

6.
针对广西理工科高校人文类选修课存在总量偏少、比例过低、结构不合理,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与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及学生选课权不大、选课指导不足等问题,通过分析人文类选修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广西理工科院校人文类公共选修课设置应转变理念、确立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构建人文类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建立健全人文类公共选修课课程的管理制度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的是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文素质的教育,高校人文社科类选修课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选修课教学的实际出发,围绕人文类选修课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其原因,探讨在卓越计划背景下改革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的课堂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重庆市各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各校正在大力整合、完善人文素质选修课的课程体系,人文素质选修课也出现一些亟待思考的问题.笔者以重庆市高职院校人文素质选修课问卷调查为依托,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维度进行了思考.主要分析了学校应该开设什么课程、学校应该怎样管理课程、教师应该教什么内容、教师应该采用什么形式教学、教师应该使用什么评价方式、学生应该学什么知识、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学习态度以及学生应该怎样把人文素质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高职院校,如何开设,甚至是否开设选修课尤其是人文素质选修课,一直争议不断.本文认为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仍是应有之义,应继续从全面育人的高度构筑高质量的选修课体系.在此过程中,选课应尽量体现学生主体性,设课应放手让教师各显其能,另应把有限的选修课教学与经常性的学生活动、固定的学生社团组织相结合,积极参与建设校园文化,以氛围育人.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人文素质的内涵、广西理工类独立学院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设置现状的基础上,从增加普识性人文公共必修课、丰富人文公共选修课的种类、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加人文素质类课程、不定期举办人文素质类知识专题讲座等方面探析了理工类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改进思路,以促进理工类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贫乏,综合素质较差。。因此,需要提高对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开设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选修课。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以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12.
开设公共选修课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针对目前选修课存在课程数量不足、设置不合理、教学管理不完善,认识不足等问题,笔者对选修课教学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理工科学生普遍存在"重科技轻人文"的现状.音乐选修课是大学公共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着重针对如何更有效的在音乐选修课教学环境中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百家讲坛》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教学形式。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开设了很多的人文选修课,其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式都可以向《百家讲坛》栏目学习:改变专业式的备课和讲课方式;老师的语言可以更加通俗易懂,风趣幽默一些;多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的智慧;穿插经典故事,融高深的哲理于故事中。  相似文献   

15.
选修课是当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普通高中选修课的课程目标、设置模式和比例关系等三个基本问题,认为普通高中选修课不仅要引导学生“分流”,还要为学生发展初步“定向”;不仅要增强课程弹性,还要促进办学模式多样化:并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为此,选修课的设置应采取“定向选修”模式,并处理好选修课的两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学经典阅读在当代大学生中备受冷落,人文素质教育日渐萎顿。当前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要强化经典意识,首先要明确文学经典的意义与价值,重建大学生经典阅读的兴趣;其次应该改变教育理念,知识与素质并重;学校可以采取具体的措施重建文学经典阅读,如以必修课或选修课形式将文学经典阅读加以制度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建设经典阅读书目,回归原典,强调文本细读。  相似文献   

17.
分析当前独立建制医学院校人文社科选修课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优化人文社科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从而进一步强化独立建制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自从高中语文开设选修课以来,探究选修课的课堂模式从未间断,因此如何选择选修课的模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高中选修课的教材处理应有别于必修课,选修课应在必修课的基础上深化拓展,我认为研究性学习是选修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探究,以理解教材,加强文化积累,使学生体验“博学”“审问”“滇思”“明辨”“笃行”的经典阅读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探究问题的思维习惯,形成探究能力,实现选修课程的目标。下面以选修课解读苏轼为例,探寻在选修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欠缺的现状,以公共选修课为平台,通过合理设置符合职业学生特点的公共选修课课程,并充分依据学院特色、品牌专业,对学生进行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使职业院校学生既具有科学之"器",又拥有人文之"道"。  相似文献   

20.
韦鹰 《广西教育》2012,(24):43-44
从2006年开始,百色市田阳县实验小学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A类)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的“双文”素养》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学生的人文素养日渐丰厚,教师的素质得以提升,该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中华经典诵读优秀学校”、全国“中华经典诵读优秀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