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玲玲 《幼儿教育》2012,(10):16-19
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一个生态变迁的过程,他们会面临种种挑战。以往我们在帮助孩子应对这些挑战时,往往比较重视孩子的知识准备、习惯养成等,而比较忽视孩子面临这些挑战时的心理感受。通过对家长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孩子入小学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挑战与失败     
主持人语:“教育”并不意味着是一个绝对严肃的话题。开心一笑中也会得到启示。幽默有时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张纯颖编者旁白:教育孩子,有时置之不理,胜过千言万语。挑战与失败...  相似文献   

3.
傲雪 《家长》2012,(2):55-56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付出更大的耐心和爱心,切忌在孩子闹情绪时"针尖对麦芒"。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坎儿"。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情绪忽高忽低,逆反心理很强,不愿听从家长的劝解,有时还会故意犯错。  相似文献   

4.
傲雪 《家长》2012,(Z1):55-56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付出更大的耐心和爱心,切忌在孩子闹情绪时"针尖对麦芒"。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坎儿"。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情绪忽高忽低,逆反心理很强,不愿听从家长的劝解,有时还会故意犯错。  相似文献   

5.
教育过程中,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和家长常常会从孩子角度分析原因。事实上,如果我们从自身多一些反思,也许我们会发现,孩子的问题有时是我们教育不当造成的。我班冬冬小朋友,非常聪明、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动个不停,性格也非常独特,特别  相似文献   

6.
王晓芬 《幼儿教育》2008,(11):36-36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以自己的思考和方式处理着身边的事情。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和孩子不免有矛盾、冲突,而有时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没有读懂孩子。  相似文献   

7.
王晓芬 《幼儿教育》2008,(12):35-35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以自己的思考和方式处理着身边的事情。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和孩子不免有矛盾、冲突,而有时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没有读懂孩子。  相似文献   

8.
<正>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以自己的思考和方式处理着身边的事情。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和孩子不免有矛盾、冲突,而有时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没有读懂孩子。  相似文献   

9.
<正>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以自己的思考和方式处理着身边的事情。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和孩子不免有矛盾、冲突。而有时,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没有读懂孩子——  相似文献   

10.
<正>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以自己的思考和方式处理着身边的事情。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和孩子不免有矛盾、冲突。而有时,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没有读懂孩子——  相似文献   

11.
<正>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以自己的思考和方式处理着身边的事情。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和孩子不免有矛盾、冲突。有时,那只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没有读懂孩子——  相似文献   

12.
当爱情的结晶、幸福的渴盼,一个小生命诞生到家庭的时候,全家人兴奋、激动,为小家伙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惊叹,在日子一天天走过后,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甚至离您远行了,您在忙碌中惊呼时间的飞逝!有时您会时时回味着孩子成长过程中许多有趣、特别的事情,以及进入了一个又一个阶段的学习生活片段。这时,许多家长会回味,孩子是怎样成长的?我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相似文献   

13.
幼儿时期,发音器官也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保护声带,让孩子有清脆悦耳的嗓音,是幼儿园老师和幼儿家长不可忽视的问题。幼儿好动,好模仿,在集体生活中,有时一个孩子大声喊叫,别的幼儿也会跟着喊叫,如此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常常会有一些令教师感到意外的举动,使计划好的教学活动节外生枝。对于这些始料末及的问题,教师该怎样处理呢?是制止、敷衍,还是为孩子在智力和个性方面的良好表现而喜悦,并机智地随机施教,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中发现教育价值?实际上,这是一个教师的教育观和教育机智的具体表现。 有时,幼儿会离开教师的导向而突发奇想,向教师质疑。其实,孩子能提出问题正说明他在思考,说明他思维活跃。那么,这些来自孩子的问题也就最能调动他们学习的内趋力。因此,教师应及时捕捉幼儿在活动中不时迸发出的有意义的兴奋点,鼓励他们的求异思维,给予  相似文献   

15.
过招     
钟先扬 《幼儿教育》2014,(10):16-17
学龄前的孩子特别喜欢刨根问底,有时会一直问到家长“崩溃”为止。其实,问问题是孩子迫切地想认识世界的表现,家长不要为孩子的那些“为什么”而烦恼,而要把这些问题当成一个亲子共同探究的课题。让我们一起去探索那些属于童年的秘密,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初次当班主任,充满着挑战,面对着四十多个拥有着自己独特个性、兴趣、爱好的孩子,更深感责任重大。作为四十多位孩子的班主任,我努力关爱着每一个孩子,并尽我所能地了解他们,融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但有时,面对着个别孩子,也会感到有点不知所措。小方,正是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  相似文献   

17.
杨瑛 《家长》2022,(34):13-14
<正>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似乎都有一个“讨厌”的老师。孩子讨厌老师的理由千奇百怪,有时是因为不喜欢一门学科而讨厌一个老师,有时是因为教师过于严厉、作业留得多而对老师产生负面情绪。这些想法都是孩子成长中可以理解的正常现象,会随着家长的开导、学生思想的成熟自然化解。然而,一旦学生与老师产生矛盾,家长就不能坐视不管了,如果师生间的矛盾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孩子在学校很可能会觉得不快甚至非常痛苦,老师也有可能因为误解而对学生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儿童时期的心理烙印常常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在育儿中也有一个扬长避短的问题,需要引起家长们足够的重视。一、相貌心理。对于长相丑或美的孩子,家长有时会当着他们的面发表议论。在被父母提示后,有些孩子会对自己的相貌产生“与众不同”的自卑或自傲的异常心理。这种过早肤浅的关注是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发育的。因此,对于长相漂亮或丑的孩子,父母应努力淡化他们的“与众不同感”。二、“毛病”心理。孩子年幼,不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班主任工作,有时会遇到一个新的难题,即当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出现反复时,不是班主任失去耐心,也不是任课老师失去耐心,而是家长先失去耐心。我们来看一个家长发给我的一组短信:  相似文献   

20.
子都会从中受益。《形为习惯培养法(13):目标管理》是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对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做了具体指导。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使用激励的方法,但有时我们会发现这种方法失效了。作者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的激励水平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孩子在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