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莱蒙托夫短短的一生中,他对三位女性产生了较为热烈的爱情,并且为之留下了爱情组诗,她们是:苏什科娃、伊万诺娃和洛普欣娜。不过,“对于莱蒙托夫的生平有重要意义的只是他对瓦尔瓦拉·洛普欣娜的爱情,这爱情一直保持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天,  相似文献   

2.
曾思艺 《世界文化》2010,(11):20-22
《矛盾而迷恋的爱——莱蒙托夫少年时期的爱情及苏什科娃组诗》一文(见《世界文化》2010年9月刊)所说诗人对苏什科娃的爱,主要还是一个少年对一个美丽的青年女性自然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天才的少年诗人对理解自己的知音的寻觅,这种爱尽管热情,但不炽烈,更由于女方不理解自己而深感失望,因此即使失恋也不会痛彻心扉,但他随后对伊万诺娃的爱,却是激情满怀,发自心底的。  相似文献   

3.
1820年,青年普希金由于《自由颂》等反专制暴政的诗歌,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流放南方.1823年,他从基什尼奥夫转到敖德萨,受南俄总督沃龙佐夫伯爵监管。在敖德萨,普希金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诗人气质与严谨古板的沃龙佐夫的官僚习气经常冲突,于是,他的唐璜习性便更加突出,爱上了一批年轻妇女和姑娘,  相似文献   

4.
弗朗西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诗人、人文主义先驱、文艺复兴运动的元勋。作为一个教会人员,他却公开宣称:“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他的诗讴歌爱情,渴求现世幸福  相似文献   

5.
曾思艺 《世界文化》2005,(11):15-17
费特(1820-1892)是俄国19世纪一位名的天才诗人,是纯艺术派(又称唯美派)的代表人物.费特的创作生涯长达五十年左右,留下了颇为丰富的学遗产,光是抒情诗就多达八百余首.  相似文献   

6.
1827年,普希金结束流放生活,徊到彼得堡。1828年初,他爱上了美女奥列宁娜。 安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奥列宁娜(1808—1888),出身贵族家庭,父亲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奥列宁当过公共图书馆的馆长、艺术科学院院长,此时是三等文官、国会议员,  相似文献   

7.
哈代(1840--1928)是英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兼诗人,出身于贫寒的劳苦之家,父亲是石匠,后来当了乡村包工头,母亲当过侍女、厨娘。哈代靠刻苦努力,自学成才,在小说和诗歌方面都取得了极其出色的成就,成为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并且像劳伦斯一样,是难得的在小说和诗歌方面都有很高成就的大作家。  相似文献   

8.
但丁·阿利吉耶利(一译“阿利盖里”)(1265-1329),是意大利中世纪伟大的诗人,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最早代表。但丁一生,深深爱恋着一位女性。这位女性就是贝亚特丽齐(一译“贝亚德”、“贝雅特丽齐”、“贝娅特丽丝”、“俾德丽采”等)。贝亚特丽齐(1266-1290),出生于佛洛伦萨的一个高贵家庭(父亲名叫福尔柯·波尔蒂那利),原名贝齐。但丁对她又敬又爱,称她为“贝亚特丽齐”,意即“降福的女人”。但丁9岁那年(1274年)第一次遇见她,便对她一见钟情,18岁时开始写诗歌颂她。尽管后来贝亚特丽齐嫁给一位比但丁更富有、更具声望的男子希蒙内·代·巴…  相似文献   

9.
曾思艺 《世界文化》2009,(9):10-11,14
玛丽安娜·尤恩克是奥地利林茨人,从小跟着贫寒的母亲在一个剧团里过着吉普赛式的演出生活。玛丽安娜作为一个小演员,在这个剧团里,常常“唱歌、跳舞,表演小舞蹈,扮演嬉笑调皮的丫头角色。她还能在马上表演特技:从花中钻出,或者戴着小丑的面具从蛋里爬出”(艾米尔一路德维希《歌德传》)。1798年,年近15岁的玛丽安娜被歌德法兰克福的老朋友——枢密颐问、  相似文献   

10.
亨利希·海涅(1797—1856)是德国19世纪伟大的抒情诗人,他集德国民歌、后期浪漫主义诗人缪勒和歌德、席勒魏玛古典主义之大成,其抒情诗既有考究的韵律、天籁般的神韵,又有高度纯净、完整、精练的形式,还有人格化的自然,独创的较为现代的艺术手法,精致凝练而又自然清新生动的语言,尼采曾宣称:“是海涅使我懂得了抒情诗人的最高意境。我上溯几千年,在所有的古老帝国里,都无法找到像他的那种悦耳而热情奔放的音乐。……总有一天,人们会宣称海涅和我是德语世界里最伟大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1.
1775年元旦,26岁的歌德回到家乡法兰克福,在大银行家薛纳曼家中,遇见了其17岁的独生女丽莉·薛纳曼。丽莉满头金发,眼睛晶蓝,身材苗条,文雅漂亮,极有诱惑力。歌德对她一见钟情,深深迷恋,不能自拔,称她为“迷人精”。艾米尔·路德维希在其(锨德传》中写道:“在他眼里,她简直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啊,终于出现了!这就是他在女人身上所梦寐以求的东西——忠贞不渝、美丽迷人、夺人心魂,  相似文献   

12.
卡图卢斯(约公元前84—约前54年),生于意大利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16岁开始写诗,青年时代成为罗马“新派诗人”的领袖,传留至今的诗歌有116首。他是古罗马地位相当重要的一位大诗人:“不仅是罗马第一个有完整诗集保留下来的诗人,也是第一个让世人了解罗马上层社会内心感情的诗人,更是第一个让世人了解一个人内心的罗曼史的诗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可以列入世界诗人之林的罗马诗人”(刘文孝主编(《罗马文学史》)。在世界诗歌史上,卡图卢斯不愧为一位具有开创意义的抒情诗人,是近代爱情诗人的祖师:他“继承发扬了萨福的个人化抒情诗传统,  相似文献   

13.
哈代(1840--1928)是英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兼诗人,出身于贫寒的劳苦之家,父亲是石匠,后来当了乡村包工头,母亲当过侍女、厨娘。哈代靠刻苦努力,自学成才,在小说和诗歌方面都取得了极其出色的成就,成为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并且像劳伦斯一样,是难得的在小说和诗歌方面都有很高成就的大作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5.
爱情神秘莫测,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时候降临,带给恋爱者渴想的幸福;爱情法力无边,能够创造人间奇迹,让恋爱者千古不朽。朱丽叶对雨果的爱情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1850年,俄国诗人丘特切夫(1803—1873)与年轻美貌的姑娘叶莲娜·阿列克山德罗芙娜·杰尼西耶娃(1826—1864)陷入深深的热恋,产生了“最后的爱情”。杰尼西耶娃是丘特切夫两个女儿就学的俄国斯莫尔尼学院副院长的侄女,也是诗人两个女儿的同学。丘特切夫经常到学院去看望两个女儿,得以认识杰尼西耶娃。从大约1846年认识,到1850年两人产生热恋,两人经过较长时间的相互了解,因此,这一爱情显得相当执著和悲壮。这是一种极其甜蜜又相当痛苦的爱情,如此幸福又如此绝望:“啊,在我们迟暮残年的时候,/我们会爱得多痴迷,多温柔……/行将告别的光辉,亮吧…  相似文献   

17.
1776年,歌德在魏玛认识了34岁的夏绿蒂·冯·施太因(一译封·施泰因)夫人。她长得小巧玲珑、别有风致,有一张美丽而轮廓分明的嘴,一副薄嘴唇和一双意大利式的大眼睛,椭圆形的笑脸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甚至,“她身上的一切都具有吸引力——那开朗的天性、那温柔而悲哀的声音,那从痛苦中脱颖出来的善良。  相似文献   

18.
曾思艺 《世界文化》2006,(11):20-22
生命是十分宝贵的,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自身,也没有这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文化社会。爱情是生命最娇美艳丽的花朵,无论东西方,人们普遍陶醉于爱情。西方更由于古希腊重视个体、蛮族(中世纪以哥特人为代表的非罗马民族)尊重妇女、基督教崇拜圣母玛利亚等等的影响而形成一种重视个人生命,崇拜妇女,珍视爱情的传统。他们称爱人(女性)为“我那最好的一半”,力求在恋爱中实现人生,甚至试图在爱情中把握永恒,使爱情上升为人生的永恒境界:“一千年一万年/也难以/诉说尽/这瞬间的永恒/你吻了我/我吻了你/在冬日朦胧的清晨/清晨在蒙苏利公园/公园在…  相似文献   

19.
法国19世纪两位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缪塞(1810-1857)与乔治·桑(1804—1876)的相识和相爱,是文坛一个富有传奇性的曲折爱情故事。只是这个曲折的爱情故事,对于风华正茂、热情似火而又深爱甚至痴爱着乔冶·桑的缪塞来说,太过痛苦甚至有点残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埃德蒙·斯宾塞(1552?—1599),英国文学史上与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比肩的大诗人,创作了《牧人月历》、《爱情小诗》(亦译《小爱神》)、《祝婚曲》、《仙后》等诗歌,李赋宁先生指出,斯宾塞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他继承并发展了英国的叙事、抒情和讽刺传统,在乔叟和弥尔顿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赢得了‘诗人的诗人’这一美誉”,他“所建立的英诗传统是一种富于音乐性和图画性的诗歌语言,诗歌的背景是一种脱离现实的梦幻世界,叙述方式是讽喻性的,写作目的是道德的和严肃的”,“对他同时代和后世的英国诗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