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议论的写作十分重要,而议论语言的重要性却没有引起写作应有的重视。语言是检验章写得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议论也是如此。从初次学习到高中毕业,议论语言应该有一个质的飞跃,但学生中普遍存在议论语言色彩不鲜明的问题。或在论述过程中该概括时不概括,或在论述前后该议论时没有议论,或通篇章语言都十分平淡,缺少应有的采。  相似文献   

2.
论的特点是以理服人,作要表明自己的观点是什么,证明为什么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这都要靠语言来表达和阐发。笔认为,在指导学生写作,抒发议论时,要学会一定的议论技巧。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写议论文往往会空洞说教或空泛说理,让人读来觉得很枯燥,很板滞;如果能扮靓议论语言,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不仅会增强论述的力度,而且会使议论更具灵动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晚清小说处于从古典小说向现代小说嬗变的过程之中,小说文体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这体现在篇幅中短篇化、叙述语言通俗化、描写语言骈文化、议论语言评点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议论的写作中,许多学生只是抽象地说理,概念化论述,使得章单调、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章的表达效果。如何以生动形象的说理和具体可感的阐述说服人、感染人,如何使议论的语言亮起来,可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经军 《中学文科》2007,(10):114-114
纵览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优秀试卷,议论性散文占了很大的比重。什么是议论性散文?顾名思义,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是用散文的笔法写成的以说理为目的的文章。议论性散文联想丰富,内容充实,思想深刻,结构灵活,以“形象”说理,以情动人,语言生动,文采飞扬,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学生的写作才华,因而,得到了阅卷老师的青睐。议论性散文与一般汶论文相比,文学色彩更浓厚,情感更强烈,整体的文学性、情感性高于一般的议论义,往往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观点,议论牛动、形象,很有感染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王宗炎先生曾说过:“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思想不合逻辑,语言就不可理解,思想有逻辑性,语言就顺理成章。”要想写出一篇条理清晰、论证严谨而又有说服力的议论文,就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议论主体部分是可以公式化的,一是皮亚杰等结构主义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形式化与公式化的,尤其是语言;二是议论就是扩大了的推理过程,推理已是公式化了的:三是明清时代的八股开了它的先河,只不过不像八股那样呆板,机械和唯一。  相似文献   

9.
议论文的阅读1.议论文的知识要点:论点———论据———论证2.阅读议论文,应结合文体知识及文章内容这样去体会:①整体感知议论文。确定议论方式,是立论还是驳论,分清议论的话题和论点,准确把握中心论点(可以从题目入手,可以分析论据,可以分析文章内容)。②理解议论文。明确为了证明论点运用了哪些论据,是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同时理清议论的层次。③领悟议论文。辨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分析议论文的语言,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鲜明性。(一)宽容是美德①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  相似文献   

10.
诙谐幽默,趣味横生,就是议论有风趣,引人发笑,意味深长,使读者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从而给人以新鲜之感,获得较好的议论效果。这种方法,主要是体现在语言上,内容上较少体现,结构上更不体现。但它又是为内容服务的,能产生更好的议论意义。运用中,可以灵活掌握,随时操作,讲究的是独立行动,是个别的参与,是一种语言运用技巧,甚至一个词语也能完成,因而运用频率高而难度不大。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灵活多变,在具体运用中,大致有两种情况:一、喜怒哀乐成文章。这是从整体上来说的,是从感情角度来说的。这种情况,主要是指…  相似文献   

11.
两种手语观     
手语是否称得上“一门真正的语言”,在中国大陆一直未有定论。本文在梳理半个世纪以来对手语语言性质种种议论的基础上.将这些议论所反映的手语观归纳为“两类六型”。作者认同“手语是一门语言”的手语观。  相似文献   

12.
话题作文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限制,给考生提供较大的自由创造的空间。因此,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应该能够充分展示个人才情,充分发挥作者个性。那么,好的语言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的呢?首先,语言的魅力来自思想的魅力。“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言为心声。”对自己议论的问题有见解,有看法,有体验,简言之,“我有话要说!”那么,写出来的文章自会有一种思想的力量,一种逻辑的力量,一种“理直气壮”的感觉!反之,一个人思想贫乏,情感枯燥,对自己议论的话题没有新鲜见解,没有切身的感触和体验,没有一种“不吐不快、欲罢不能”的…  相似文献   

13.
诗歌语言区别于一般的记叙描写性的语言,也区别于一般的议论说明性的语言。诗歌语言是诗人独创的高度锤练的个性化的语言,是最富有文学性的语言。教学上除了重视诗歌语言通常意义上所言的新鲜、活泼、生动的特点外,还应充分重视诗歌语言自身独有的几个特点。现以高四册诗歌单元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4.
议论中摆事实和讲道理两个方面,仿佛一只鸟的两只翅膀。两只翅膀都丰满有力,鸟才可以升空、自由翱翔。而其中有力的事实,可将作要阐述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更深刻。可见,在议论写作中,例证是一种有力的论证方法。但是,如果中叙例过详,就会使语言失于罗嗦,章缺少厚重感与深透力。因此,如何使字简洁而内容充实,这是写好议论的基础。本就议论事实论据的繁简处理、引导学生用好点例方面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立论性议论文中的立论是指运用确凿的事实、充分的理由,从正面阐明作者见解、主张,以确立在议论中所持论点的一种具体的议论方式。它经常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以明朗的态度,直截的方法,简明的语言,提出肯定性的论点,从而达到宣传教育目的的一种表述形态。  相似文献   

16.
在文学语言中,叙述语言是描写、抒情、议论语言和人物语言的基础。如果一个作者的叙述语言是干瘪、呆板或繁冗拉杂的,那么他的其它语言也是不会好的。能够作娴熟的叙述,才可望描写的生动、抒情的真切,议论的精粹、人物语言的合宜和活脱。在小说里,叙述语言又是主体,是作品成败的关键。鲁迅小说的叙述语言十分精采,它是那么干净利落,新鲜  相似文献   

17.
一些同学认为,议论是说理的章,应该使用具有思辨色彩的严肃语言。其实不然。有时,用幽默的语言阐述严肃的道理比板起脸来说理更容易被人接受。议论也可以涉笔成趣。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18.
本结构其实十分简单,先根据话题“希望”展开想像,进行议论,点明题旨。然后以“还记得”领起,一连举4个相关事实作为论据,说服力强。最后议论进一步深化题旨,画龙点晴。这个结构容易学习使用,有助于一些考生尽快掌握议论的写法。 本开头的三个排比段落有气势,语言也十分精炼,一开始就抓住了评卷教师的眼睛。这个特点基本上贯穿全篇。不足之处在于,结尾段的议论不太流畅,可能是考场时间紧张所致,因此要学习合理安排考场作的时间。当然,还要注意在众多可选作论据的事例中,选择最切题、最典型的材料,紧紧扣住题目的要求展开,显示出思维的严密性,这也是议论的一般要求。[编按]  相似文献   

19.
乔明 《现代语文》2002,(7):41-43
从语法角度看,主语是句子的发端,主语一致,容易保持叙述、议论角度的一致,加强语言的连贯感。如果任意改变主语,往往会中断气,导致句子不连贯。  相似文献   

20.
《赤壁赋》笔优美,采飞扬,骈散结合。写景部分精警凝练。形象鲜明。议论部分自由豪放,恣肆雄健。许多句子都是流传千古的名句。特别便于学生诵读。因此。我准备从读入手。把欣赏品味语言作为重点,与学生进行赏析性交流.让学生走进本,与作对话,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在全写景、抒情、议论的巧妙融合中体会到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