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科学课中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拓宽思维空间和认知路径,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使他们在探究中获得满足,同时通过发散思维,使学生创新意识得以发挥,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并使原有的认知得到合理的深化和延伸。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是以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基础的.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是:首先,语文教师要科学地制订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与计划;其次,要创设适当的情境,努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失衡,进而激发认知冲突;再次,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最后,结合所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反思,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阅读课程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根据新课标下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学生在进行课堂阅读教学的活动过程中,只有把学生的思维充分激发起来,才能使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得到提升。如何在新课标下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合作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呢?总体说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阅读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实现阅读课程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英语课程标准(2013年版)中指出,运用正确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在实践体验和主动认知的过程中发现和探究问题,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在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下更好地深化理解感知和丰富思维情感。以认知策略为指导,引导学生在主动阅读和积极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更能够使他们在阅读感知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认知思维方法,帮助他们增强体验和促进知识技能的内化生成。  相似文献   

5.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以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实验阶段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可以让学生获取感性认知,从而使学生的探究精神与观察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但在当前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积极采取改革措施,组织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实验,使小学高年级科学实验教学更具实效性、针对性和操作性,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创新探究精神与科学思维态度。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相关课程目标,针对教材数学知识展开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主要教学目标。教师应当运用多维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在认知建构过程中培养思维直觉性,在认知冲突过程中培养思维求异性,在多角度观察过程中培养思维发散性,在交流探究过程中培养思维条理性,从而切实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于物理学科而言思维就是学生探究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的关键,尤其在核心素养下,对学生不同维度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就变得非常的重要,尤其是挖掘物理现象和探究物理实验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尤为关键,需要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认知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品质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正>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设置疑问可以创新问题情景,能启发诱导学生勤于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活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培养学生独特的学习地理的思维习惯,良好的创新意识,灵活多样的发展能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创设疑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创设疑问使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知、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能力。1.在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自学与合作探究、学习与点拨、教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逆向思维、质疑问难,依靠问题,推动探究.随着问题探究的逐步展开,学生越来越接近知识的前沿.在探究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严谨性、深刻性,而且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和宽容,使求知欲得到了极大满足.  相似文献   

10.
思维活动源于问题的提出,创设问题情景的实质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求知欲,启发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训练其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其探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思维活动源于问题的提出,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求知欲,启发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训练其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探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唐黎明 《小学生》2013,(1):54-54
问题意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思维和认知活动中占重要地位。在课改的今天,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就是要学生大胆地怀疑,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的能力,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意识。因此,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动机,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使学生保持探究的心态,把"思"与"练"有机结合,以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探究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教学模式是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造个性、创新精神,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一、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问题教学模式能为学生创设平等的交流氛围,诱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得到了满足的同时,探究意识、创新精神也得到发展。在此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在《食品营…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97):19-20
"思维可视化"是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有效认知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前概念思维可视化、学生思维可视化、板书设计可视化、学习效果可视化等方法,能够找准科学探究的开端,把握科学课堂的节奏,了解科学探究的效果,促进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开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修正学生的错误,构建全面完善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5.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避免过于依赖单纯“授一受”式教与学的方式,主张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具体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发展?笔者以为,认知冲突是数学思维培养的必然之选,应让学生的思维在认知冲突中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16.
在探究实验现象中揭示化学知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质疑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交流中进一步优化认知结构,整个教学过程都贯穿了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冲突"不断产生、化解和发展的过程,如何围绕认知冲突展开教学,让认知冲突成为课堂火种,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促使学生在疑惑中探究,在探究中思辨,在思辨中纠错、明理,使课堂呈现教者动情学者入迷、精  相似文献   

18.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高质量的教学问题对学生起着启其心扉、促其思维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提高问题意识,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有意义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活动,启迪思维,在探究、研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欣 《中国教师》2020,(2):105-106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思维品质的培养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本文借助阅读英语原版小说的实践,探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思维品质。一、思维培养与阅读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为布鲁姆的认知发展模型。布鲁姆将认知领域分为六层级思维技能,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并且界定了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的概念范畴,阐述低阶思维与高阶思维的辩证关系—高阶思维以低阶思维活动为基础,高阶思维活动(分析、评价、创新)带动和促进低阶认知活动(记忆、理解、应用)。高阶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后,可以产生巨大的思维能量。阅读课是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等高阶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交流,既可营造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充分发挥认知能动性,又可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从而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和全面。笔者作为一名在一线教学的数学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