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泽厚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其美学哲学基础的转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细究李泽厚具体的美学文本,其美学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五十年代的反映论美学、六十年代的实践论美学和七八十年代的人类学本体论美学。李泽厚具有按照自己的理论设想整合中西文化.建构自己思想体系的能力和魅力,但在具体的理论话语和理论体系上,却缺少原创性。  相似文献   

2.
《美学四讲》一书是李泽厚先生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专著之一,通过对"积淀"、"文化心理结构"等理论的分析,阐释了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观,建立了人类学本体论美学思想,并对中外各派美学思想作了一些适当的回应。  相似文献   

3.
李泽厚作为我国当代重要的美学家之一,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创造性思维对美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体论"美学思想的构建和发展是李泽厚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成果,它主要集中体现了李泽厚对康德的先验哲学、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观以及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在借鉴和吸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性的"本体论"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高尔泰与李泽厚都可以称为自由美学的重要人物。主观派代表高尔泰的"美是自由的象征"与实践派代表李泽厚的"美是自由的形式"对当代美学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二者从马克思"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论断出发,分别论述了他们的自由观以及自由与美的关系。在高尔泰看来,实践的结果是自由,自由只有通过感性动力才可以转变为美;李泽厚则认为,自由是通过劳动实践所获得的伟大的行动力量,而美正是指实践活动和过程本身。  相似文献   

5.
从"自然人化"到"人自然化",人的主观形式感在内化、外化自身,这是审美活动的有效展开.简单性与可推演性是主观形式感的突出特点,实践美学的逻辑起点就是主观形式感.马克思牛产观念论与康德先天形式论的有机综合,是主观形式感作为实践美学逻辑起点的主要理论依据,这也构成李泽厚美学的伸展背景.  相似文献   

6.
李泽厚从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观出发,通过“积淀”、“文化心理结构”、“新感性”等理论阐释美学、美、美感与艺术,回应中外各派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后,李泽厚的美学研究出现了新的转向:由原来的"工具本体"逐渐转向"情感本体"。发生这一转向是有着深刻原因的,而在此转向之后李泽厚本人的学术兴趣也逐渐由美学转向人类学。  相似文献   

8.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庞杂,千头万绪。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这是李泽厚最常用的治学方法。李泽厚美学并非个人原创学说。他接受且运用了众多西方先哲和中国古代先贤的美学思想,但这些思想又不是原模原样地被他植入自己的思想体系,而是经历了有如李泽厚所言的"创造性转换",这种"转换器"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此即李泽厚美学理论的"移花接木效应"。在接受外来美学的过程中,李泽厚巧妙利用"误读"来满足建构自己理论的需要。借用外国美学时髦的名词术语,"克隆"出自己的美学体系,实现了外来美学理论的中国化,这应该是李泽厚美学的特色。李泽厚美学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独领风骚,与其理论的可读性、新颖性、前瞻性等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李泽厚先生最先根据马克思的有关语录提出并阐述了实践美学的核心精神,从而"创建"了"实践美学"。面对"实践美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他作了多次修补。在修补中,"实践美学"渐渐被他解构。  相似文献   

10.
李泽厚较早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从物质生产实践这个根本上来阐释美的本质,并提出美是客观的、社会的。李泽厚这一思想为实践美学学派的形成提供了唯物主义视野,具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但是由于他在具体论述中把美和审美对象,美的本质和美的根源等这样一些关键术语并没有严格地区分开来,所以他的实践美学也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马华作家黎紫书用不同的叙述视角与话语表达方式拉开了叙述者、读者与父辈人物的距离,同时为父辈设定的角色进一步暴露了父辈人物的罪恶形象,从而全面颠覆了马华文本中父辈一贯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的法制思想与中国近代的法制变革息息相关。李大钊的现代法制观念突出表现为争取法律主权、民族独立和平等。其法制思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专制时代尚人治,立宪时代重法治。第二,宪政制度是国家最重要的法律制度,保障人民自由权利是宪政的基本内容。第三,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1984年10月,在"文化大革命"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李大钊学术讨论会汇集了学界许多知名学者,开启了李大钊研究新的征程。从此,李大钊文献整理有了新进展,研究论文、专著大批涌现,推动了国际学术交流,对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成立起了促进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李新、彭明、张静如诸先辈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语篇连贯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篇衔接与语篇连贯是语篇分析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也是语篇分析的重要课题。国内外的研究基本上是语篇连贯的不同层次的、不同方面的研究,这些理论模式几乎涉及到了与语篇连贯有关的所有方面。按照时间顺序将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者的语篇连贯研究作一个综述,并明确阐释衔接与连贯的关系无疑有助于对语篇连贯性的全面系统理解。  相似文献   

15.
对红茶菌的微生物组成、发酵条件、代谢产物分析及发酵液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综述,并对红茶菌的产品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李白山水诗具有形态美、意象美和历史感,文章即从这三个审美层面深入论述其恒稳性、铸灵性和蕴藉性,以求得对李白山水诗审美价值的纵向把握.  相似文献   

17.
从明代时文文化繁荣的背景出发,对李贽时文为天下至文的观点,进行阐释,认为李贽从童心出发,寓创新于时文中,以时文格式讲说孔圣精蕴,阐发个人心得,探讨个人性命下落,故可称为天下之至文。同时,李贽的时文观也有同与传统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对于黎语的研究,目前主要是宏观上的共时平面的描写,很少进行历时的比较与分析,虽然有少数的专著或论文论及了微观问题,但是都觉不够深入和全面。文章在指出黎语量词研究成就与不足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了黎语量词研究的方向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过去学术界对李大钊的革命理论与对革命的贡献研究甚多,成果丰硕,而对其学术思想研究不够,成果较少,至于李大钊对太平天国的论述则基本无人提及。本文研究李大钊是如何论述太平天国起义的原因、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与经验教训的,以及李大钊论太平天国的历史背景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